《新聞女王》:張家妍甩掉高富帥未婚夫,才是她的最優解

2023-12-07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新聞女王》:張家妍甩掉高富帥未婚夫,才是她的最優解

張家妍和男友分手正常,不分才反常。

因為張家妍的價值觀是,事業大於家庭。

男友對張家妍的期許是婚後張家妍放棄事業,回歸家庭。

第20集,小邵已經打明牌了。

「我到時候給你安排份工作,這份工作很多人搶,要求很高的,而且只有一個名額,很珍貴的。不過勝在福利好,包食宿,購物和交通也會有津貼。這份工作就是做邵太太。」

聽上去很誘人,其實只有四個字,家庭主婦。

或許對某些人來說,嫁給帥氣專一潛力股是成功人生,但這不是張家妍想要的人生。

因為張家妍這種要學歷有學歷,要能力有能力的當代女性,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精神獨立是她的人生標配。而世界上大多數人,沒有張家妍這樣的牌,於是,大多數人會希望利用婚姻來完成階層跨越。

張家妍確實少年意氣,為人固執,不懂變通。但是,張家妍和男友分手,肯定是她個人的最優解。

對張家妍來說,記者不僅是餬口的手段,而且能為她提供極高的情緒價值。這份情緒價值是做邵太,生兒育女得不到的。

你可以說張家妍有個性,但你不能說張家妍和男友分手有毛病。

因為,事業是張家妍的荷爾蒙,用新聞改變世界是她的內啡肽。小邵想用婚姻套牢張家妍,讓她放棄事業,離開新聞圈。

那麼,小邵之前對張家妍的愛,更像是一種交易。

愛是最常用的詞彙,但懂得愛的人,卻很少。

我覺得對愛最好的定義是這個。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也有分析,「給予是愛的最高表達」。

「愛是一種行動,是人的某種能力的實踐,它只能在自由的情況下實踐,從來都不是強迫的後果。」

在結婚之前,小邵確實懂得向張家妍表達自己的愛。

但是,他也在結婚前強調,回應他愛的方式是為他放棄工作,成為家庭主婦。

換而言之,小邵讓張家妍感到不適,他在用愛做交易。

我身邊的異性朋友總有個疑惑,為什麼結婚後,男人就變臉了呢?

我總有個簡單粗暴的回答,因為婚前,無論男女都有求偶策略的,雙方表現的自我,皆有作秀的成分。對女性百依百順,是男性常見的求偶策略。婚姻代表著求偶的完成,自然不需要太多策略了。

小邵對張家妍的好,大機率也是一種求偶策略。

小邵對婚姻的設想是,婚後他來賺錢養家,張家妍負責生兒育女,當賢內助。

張家妍對婚姻的設想是,有個愛我包容我的另一半,我依舊在職場上乘風破浪。

兩人對婚姻的期許不一樣,兩人婚姻無法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關係,談崩很正常。

在此,我要強調互利共贏的重要性。

傳統婚姻中講究門當戶對,男才女貌,並且流傳幾千年,至今依舊是很多人的婚姻觀。因為這種模式就是在強調互利共贏。

古代女性沒有工作機會,嫁人就承擔改變命運的重任,除了門當戶對的政治聯姻,也有顏值能打的女子給有錢人當妾,從而實現階層跨越。這套打法叫男才女貌。

美貌在婚配市場上吃得開,因為顏值表明基因好,生出健康聰明孩子的機率更大。男有才華,擁有變現手段,物質基礎好,下一代能住學區房,能衣食無憂,雙方都成為這種婚配模式的受益者。

網上還有個觀點,就是說《新聞女王》是內地還拍不出的職場劇。

對此,我是比較認同的。

內地職場劇的標配是事業愛情雙豐收,對男女權力關係沒有反思,對傳統婚姻制度沒有任何質疑。

《新聞女王》用張家妍的故事線討論男性往往是婚姻制度的最大受益者。而女性為了家庭,必須要承擔犧牲事業的風險。

張家妍的選擇會引起爭議,她撕掉了傳統男女關係的劇本。

這種女性野心就是即便是因愛而婚 ,也沒有男人值得我放棄事業。

她的選擇和《新聞女王》堅持的論調是一樣的,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其實我們都知道,愛會消失,承諾會失效」,愛人會變心,但只有自己能對自己好。

明白這個道理,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b63dabecd74b1151c64463f0485c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