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學途中「崩潰」大哭,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

2021-03-20     兩口育兒

原標題:學生上學途中「崩潰」大哭,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小區其他媽媽的眼裡,小寧是個十分特立獨行的存在,因為在其他父母都爭搶著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時,她卻什麼也沒給孩子報。

某次小區的媽媽們合計著組織了一次親子活動,讓每個孩子都上去表演才藝,小寧帶著孩子也參加了。才藝表演上,其他孩子不是彈鋼琴、跳舞就是書法、相聲,才藝多種多樣,表現也十分亮眼。

在這些孩子的襯托下,小寧的孩子就顯得十分平平無奇了,因為他只背了一篇課文。但小寧卻並不生氣,在兒子表演完之後給了他十分熱烈的掌聲。

旁邊有一位寶媽看不下去,指責她:不應該這麼不負責任,把孩子教得什麼都不會,將來他長大了會怪你的。

但小寧卻搖搖頭說道:「我寧願他沒出息,也不要他活得累。」

她沒告訴別人的是,曾經她也是對孩子要求嚴苛的母親,但由於她的嚴厲和各種高要求,讓原本活潑的孩子越來越沉默,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心理問題。

看到孩子逼迫自己弄出來的傷,那一刻小寧才明白相比能帶給她榮耀的孩子,她更想要的是一個健健康康的孩子。

我們不斷推著孩子往前走的時候,總會忘記他的肩膀有多麼稚嫩和弱小。

是,成績很重要。

對於家境普通的孩子來說,認真讀書是他能夠改變人生最公平的方式,但跟心理健康比起來,成績實在不值一提。

前段時間刷到這樣一幕:一位十幾歲的少年在上學路上突然崩潰大哭,哭訴父母只想要更好的生活,哭訴自己壓力太大。

突然間,心一抽一抽地疼。

父母總說:學習有什麼累的?還能比他們天天暴曬在太陽底下更辛苦?別不知好歹了!

可是他們不知道,校園裡的競爭環境同樣激烈。

一個小小的數字,都有可能讓他突然崩潰。

每天除了要吸收消化新知識以外,他們還要不斷地刷題、考試。

寒窗苦讀十幾載,有多少時間能抬著頭看看窗外的風景?又有多少時間埋於書堆里,幾個小時的絞盡腦汁就為了解出一道數學題?

早上五點起,晚上十二點睡,還要擔心沒考好試辜負了父母考試的期待。

身心俱疲,不過如此。

孩子的壓力,比成年人想像地更大,畢竟他們背負的是自己的未來和父母的期待,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當然,並不是說因為讀書壓力大,就可以對孩子完全實行放養模式,只是家長實在沒必要如此「雞娃」。

報興趣班本應該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他多受薰陶,而不是讓家長出去對比我家孩子都報了什麼什麼班。

如果你把這些興趣愛好當成競爭力來培養,那不得不說方法更是大錯特錯,畢竟仔細去想想,學了這麼多,又能有幾樣是專精的?

父母可以起到督促作用,讓他在學業上更加努力。但不應該把教育的焦慮統統放在孩子身上,讓他去承擔不該在這個年齡承擔的責任。如果連向上的勇氣和興趣都沒有了,學得再多、再好,又有什麼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vFDUHgB9wjdwRpvxC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