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好是處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處暑,也叫「出暑」,意為炎熱終止,在氣象上意味著秋天的到來。關於處暑,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勞作實踐中也總結出了很多朗朗上口的諺語,其中有一些還具有非常好的實際指導意義。下面就跟大家說一下這些有趣的處暑諺語吧。
1、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即使已經處暑了,炎熱的天氣就如「秋老虎」一般還在持續並不會馬上變涼,防曬防暑的工作還不能鬆懈。不過處暑後,北方的一些地區雖說中午太陽依舊猛烈,仍有高溫,但早晚已經開始有涼意。
2、處暑栽白菜,有利沒有害
處暑之後,氣溫開始轉涼,正是種植大白菜的好時候。因為大白菜在18-20度的溫度生長比較好,夏季溫度過高,大白菜易得病蟲害,並且口感差,不好吃,而秋冬白菜口感最好。
3、處暑雨,粒粒皆是米
這句話的意思是:處暑這天下雨的話,栽種的農作物會有一個好的收成。這個是對於特定地區來說的,處暑之後,玉米、小麥、小麥等農作物開始進入乳熟期,雨水充足的話,可以保證顆粒飽滿, 取得大豐收。
與這句話相對的諺語還有「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這是山東、安徽、湖北等地的諺語,意思就是:立秋下雨的話,對莊稼生長有利,但是要是處暑下雨的話,那麼接下來的雨水就會增多,對農作物的採收會造成影響,所以說萬人愁。
4、處暑不出頭,割了喂老牛
處暑不出頭,意思是說像玉米、高粱、黍米等農作物到了處暑時節還沒有開花的話,那麼就可以將這些農作物割來喂牛了。為什麼呢?因為由於各種原因影響,農作物到了處暑還不長穗,那麼就不會再長穗了,即使長了,也會被霜凍破壞掉了。
5、處暑魚速長,管理要加強,餌料要增加,疾病早預防
處暑處在夏秋之交,處暑後氣溫有所下降,早晚溫差變大,魚類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迅速,需要吃的東西也逐漸增加,所以要加強管理,增加餌料投喂。
另外,處暑時節,溫差較大,氣候變化大,也是魚病高發的一個時期,所以要儘早做好預防工作。
6、處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處暑氣溫開始發生變化,一些蔬菜要及時的進行播種栽種,越往後,天氣會越來越冷,就會趕不上採收了。像北方處暑後就會開始種植大白菜,秋冬季節的白菜經過低溫的氣候作用,口感會比其他季節更好。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關於處暑的諺語。譬如「處暑見紅棗,秋分打凈了」,「處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處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處暑收黍,白露收谷」等等。
諺語,其實也有一些局限性。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大,很多的諺語就會帶有地域的局限性,到了別的地方可能就不靈了。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些諺語都是生活經驗的概括總結,能夠長期的流傳下來,也證明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