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信車服——保障品質,堅守誠信。
提到車輛的異響,很多車主應該都深有感觸,這種情況很像我們說的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的確很多車輛的異響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響起來確實很煩人,不僅影響自己的開車心情,有時還會讓坐車的朋友誤會,以為這車是不是有什麼大問題,會不會影響駕乘安全等等。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看一個異響的案例,這是一輛別克凱越,其實自從第一次到店裡進行保養時就能很明顯的聽到吱呀吱呀的響聲,特別是在轉向或是上下小斜坡時格外明顯。因為當時客戶是第一次來,而且這麼明顯的響聲客戶肯定知道,既然人家沒有反應所以我也沒有主動去問這個異響是怎麼回事。不過在對底盤例行檢查時我還特別注意了一下,除了元寶樑上的一個內嵌式膠套有點開膠,其它懸掛件並沒有什麼明顯異常。同時還發現2個前輪輪胎也有點吃胎的跡象,不過當時還不是很明顯,因為發現了新的問題必須讓客戶知道,處不處理再另說。所以最後就借輪胎吃胎的問題順便把膠套開膠和異響以及這三者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跟客戶說了一下,同時強調了開膠和吃胎最好是儘快處理,而且處理完這2個問題後異響就有很大可能順帶解決了,客戶表示過一陣不忙了就過來處理。就在大概一個多月之後,估計是客戶實在忍受不了了,來店裡更換雨刮片時說起了這個異響,讓我看看好不好處理,我就讓客戶先說說這個異響是怎麼出現的。他說應該是之前車輛有一次托底,報了保險公司後就把車拖到修理廠檢查,發現只是把左側三角臂撞壞了,其它的部件外表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在更換了三角臂並做了四輪定位後就交車了,自己開著也沒有感覺到什麼問題,不過在幾天之後就出現了現在的這個異響,詢問修理廠說是新配件的橡膠有點硬跑一陣就好了,結果跑了一個月之後異響還是沒有減弱,詢問修理廠時他們就各種推諉,而且修理廠距離還比較遠,跑一趟也不容易,一來二去就拖了這麼久。通過客戶的敘述,這個異響應該就是那次托底事故的後遺症,只是當時沒有發現明顯的外傷,而且還是交車幾天後才發現的。加之修理廠對類似這種吱呀吱呀的異響不是很重視,覺得只是對舒適性有影響,不會牽扯駕乘安全,所以也就沒那麼上心了。其實像這種情況完全可以在發現問題後找保險公司和修理廠,要求他們進行追加維修,如果確認是那次事故引起的,保險公司是會給予理賠的,不過具體到這輛車上,因為時間較長已經過了追訴期限,也只能自己解決了。
在了解了這些情況之後,我就開始檢查異響產生的部位了。雖然元寶梁的膠套開膠有很大嫌疑,但還是要遵循先易後難,逐步排除的檢測方法。首先根據異響的聲音感覺很像是前減震器上的壓力軸承或是減震器上座(內部有橡膠成分)產生的,不過在車外隨車移動中又再次聽了聽,異響聲音的發出位置是在車輛底部,而壓力軸承是位於車輛的上部,所以暫時排除掉壓力軸承和減震器上座。之後又借用了一個賣輪胎的朋友的四輪定位儀(大型剪式舉升機),把車開上去後就可以在輪胎和懸掛都受到正常壓力的情況下進行測試,如果只是把車輛升起,輪胎處於懸空狀態,懸掛部件也受不到車身自重的壓力,很多底盤異響是無法檢測出來的。讓朋友在車內來回打方向,我在車下去聽異響產生的位置,因為之前就已經檢測過懸掛部件,只發現了元寶梁的內嵌膠套有問題,所以到了車下後首先去查看之前那個開膠的膠套,此時的膠套已經出現了內部開裂的橡膠被擠壓露出了一部分。
同時由於來回打方向時輪胎和舉升機托板的摩擦也會產生異響,對聽診有較大的影響,所以也是費了一番周折後,才基本確定就是元寶梁的2個嵌入式膠套附近產生的異響。雖然已經基本確認了是元寶梁膠套附近產生的異響,那麼應該就是元寶梁、膠套以及車身固定點這三者之間產生了干涉造成的。為了進一步確認,只有先把元寶梁膠套的固定螺絲拆下後再檢查,當拆下螺絲後用撬棍把元寶梁和車身撬開一個縫隙,發現元寶梁左側膠套外圈圓柱與車身之間有2個接觸點,右側有1個接觸點,而且現在還呈現比較明亮的狀態,說明這3個接觸點之間應該是在車輛轉向或是輕微扭動時有互相摩擦或擠壓的情況,這才產生了異響。同時根據這種內嵌式膠套固定的原理,除了膠套內圈螺栓孔要與車身緊密相連外,其它部位不應該再與車身有任何接觸,不然就失去了安裝膠套進行緩衝和減震的意義了,所以應該是因為膠套內的橡膠開裂變形而造成這3個接觸點的產生,最終導致異響的產生。當然這也只是目前的推斷,為了最終確認,我們找了4個內外直徑與膠套螺絲孔差不多的厚墊片,一邊2個墊到膠套和車身之間然後再把螺絲緊固,此時觀察膠套周圍,除了墊片之外已經沒有任何與車身接觸的地方了。落下車輛進行試車,發現基本沒有之前那種異響了,然後又讓客戶到外面跑了一段距離仍然沒有,這樣就可以確定是車輛在托底時的衝擊讓元寶梁膠套開裂鬆動造成與車身發生摩擦,導致異響產生了。
雖然現在墊了墊片後異響解決了,但是考慮到元寶梁膠套已經開裂變形了,如果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隨著開裂和變形的程度加大,很難保證元寶梁本身不會與車身再發生接觸,到時異響還會發生,這只是其一。其二就是文章開頭提到過,2個前輪輪胎出現吃胎現象,這應該與元寶梁膠套開裂變形使定位數據發生變化有關,所以如果不解決吃胎現象會越來越嚴重。其三膠套開裂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對行車安全產生影響,這也是最關鍵的。不過在詢問了3家別克配件銷售商後,都沒有單獨的元寶梁內嵌膠套,而且廠家的配件拆分圖上也同樣沒有設定單獨的膠套,都是和元寶梁一體的,所以跟客戶解釋清楚這些情況後,客戶同意更換新的元寶梁。
新的元寶梁到貨後安裝完畢,同時又做了四輪定位,再次試車沒有問題,客戶開了幾天後也反饋也沒有問題,至此這輛車的異響問題解決完畢。
最後也提醒廣大車主朋友們,通過這個案例需要注意以下2點:
1、在遇到這輛車的類似碰撞故障時,維修結束後務必要多跑一跑,看看車輛還有沒有其它問題,如果有的話要及時向保險公司和維修點反饋,要求他們進行追加維修確認,避免自己不必要的損失。
2、很多時候並不是維修人員非要讓客戶更換配件總成去賺錢,而是廠家根本就沒有生產和供應這種拆分件,所以在遇到類似情況時可以多諮詢幾家再下結論。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評論/點贊/轉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