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稱這個縣為「老丈人縣」,你知道是為何嗎?

2023-10-06   陳冠任

原標題:解放軍稱這個縣為「老丈人縣」,你知道是為何嗎?

打仗,就是拼消耗。這話一點兒也不錯。現在是如此,以前也是如此。在解放戰爭中仗越打越大,兵力越來越多,單單糧食問題,就是一件大事。那麼,解放軍的糧食是如何解決的呢?

它就是由老百姓供應的。

1947年3月,由於胡宗南大軍進攻延安,彭德懷率領3萬多西北野戰軍離開延安和大本營,開始了輾轉作戰,3萬人的吃飯是一個大問題,它就由陝北的老百姓進行支援。其中,陝北的米脂縣功勞最大。

米脂縣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適合種粟,這裡種植的粟的米汁潔白如脂,於是有米脂之名。米脂縣不僅川秀麗,物產富庶,還人傑地靈,歷史上的李自成,現在的楊虎城、杜聿明等都是米脂人。陝北還有這樣的傳說:

「清澗的石板,

瓦窯堡的炭,

米脂的婆姨,

綏德的漢。」

米脂縣的女人,長得水靈、秀氣,與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煤炭和綏德男人一樣在陝北赫赫有名。這大概就是物華天寶吧。解放軍戰士們因此也戲稱米脂縣是「老丈人縣」。

戰士們稱米脂縣為「老丈人縣」,並不是娶了米脂的婆姨,而是因為米脂老百姓對革命和戰爭的巨大貢獻。

西北野戰軍在轉戰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沒有糧食,餓肚子。有資料記載,西北野戰軍從三邊北上榆林時,因為沒糧沒水,彭德懷下令花大洋買下三十垧包穀地,戰士們撲進地里,連葉帶杆一起嚼咽,吃下去。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戰士們實在是餓得不行了。

很快,著名的沙家店戰役在傾盆大雨中打響了。但是,彭德懷最大的難題不是殲滅不了敵人,而是戰士們打仗還得餓著肚子。於是,有關部門找到了米脂這個著名的「老丈人縣」請他們解決糧食問題,說:「實在是沒辦法,只能再次來找老丈人出手幫忙了。」

於是,7月29日,當地政府向老鄉們發出了緊急通知:「往糧草供應站運送米糧草」,要求「如期完成,違者以誤軍糧論。」

8月2日,當地政府又連下兩道命令:「軍事時期需糧急切」,各區儘快送交公糧入倉數,上報支出數、實有數及收購數。

8月3日,縣政府府下達向群眾借糧的通知。

8月7日 ,縣政府又發出通知,給過往傷病員設茶水站供給開水,米湯,並以雞蛋、掛麵、水果慰勞。

8月9日,縣政府又發出關於在五天以內「將糧草料準備就緒」的緊急通知,通知「準備乾糧五萬斤」。

8月5日—8月9日,縣政府發出關於發動婦女為傷兵縫製兩千套單衣的通知。

這些需求的數字,是巨大的。

時任米脂縣委書記白治民說,當時老鄉們的糧食也很困難,一個餅子值一塊錢。肉根本沒有,但是群眾哪怕自己餓肚子,或者吃酸菜,也要節省糧食給部隊。事實上也是如此,米脂人寧肯自己餓肚,寧肯自己吃苦菜,吃樹葉,也要罄其所有,支援戰爭。終於,西北野戰軍取得了沙家店的勝利!戰後,彭德懷感動地說:「沙家店大捷,就是米脂這個『老丈人縣』的貢獻!」

暢銷書作家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解放軍十大統帥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書記述了彭德懷指揮沙家店大捷的經過及米脂縣對解放軍的支援,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曾經名列中國軍事圖書熱賣榜第一名(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