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帶一路」國際科學教育創新與實踐成果交流會在重慶舉行
來自中國、巴基斯坦、澳大利亞
肯亞等14國的60餘位科學組織
教育界代表參會
縣教委有關負責人作了題為
《勇於科技創新 厚植人民幸福之本》的交流發言
雲陽科學教育經驗做法
得到與會國際國內領導專家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雲陽科學教育撬動課程建設、科技競賽、科技活動、特色學校、師資建設五大支點,營造出人人重視科技知識和大力弘揚科學精神的良好氛圍。
01
立足素養提升,高規格開發科學課程。
依託自然地理優勢,組建課程開發團隊,先後開發印製《雲陽恐龍考》課後服務地方教材3萬冊,《「龍」在雲陽》學生讀本實現全覆蓋,充分發揮科學課程育人功能。
02
立足拓展視野,高水平參加科技競賽。
鼓勵中小學生,積極參加國家、市、縣三級科技競賽活動,近幾年,學生在各類比賽中,榮獲全國金獎66項次,銀獎89項次,銅獎116項次,獲科技創新市長獎2項。
03
立足普及提高,高效率舉辦科技活動。
組織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日」活動,堅持「恐龍科普知識宣講」「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科學教育鄉村行」「高校科學營」入校進班,打通科學教育「最後一公里」。青龍小學被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評選為「『科創築夢』助力『雙減』科普行動」試點單位。
04
立足示範引領,高質量打造特色學校。
近年來,全縣著力培養打造特色學校,有針對性、系統性地開展科普示範校和特色學校創建活動。近兩年,共創市級科學教育特色學校2所,重慶市農村中小學科技活動室1個,重慶市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學校2個,全國未來科學家培養教育基地2個。
05
立足長遠發展,高標準建設師資隊伍。
加強中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將科學教育作為師培師訓重要內容,構建教師全程研訓、全員練兵、全面提升的「三全」培訓模式,完善校、縣、市、國家「四級」培訓體系,不斷提高教師科教能力。
記者:劉婷
編輯:熊美玲
責編:劉太興
終審:鍾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