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獻祭自己的歐洲國家,偷襲世仇沙俄,熱情告知:快來,在這裡

2022-08-13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主動獻祭自己的歐洲國家,偷襲世仇沙俄,熱情告知:快來,在這裡

在戰爭中,通訊安全是尤為重要的,一旦情報發生泄露,對於整個軍隊來說,無疑是極度危險的,有全軍覆沒的風險。所以不論是現在,還是歷史上的一些戰爭,都把通訊機密看作是取得勝利的關鍵。

在20世紀的歷史上,隨著無線電技術的發展,使竊取通訊機密變得異常容易,足不出戶就能一切盡在掌握中。這就對保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遇戰敗、乃至滅國的風險。在這一方面,土耳其是個典型的反例。

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句話「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哈士奇呆呆傻傻的,因而有了「二哈」這個稱號。那麼,土耳其是做了什麼,能夠在世界範圍內被如此羞辱呢?這還要從一次大戰說起。

一戰爆發後不久,土耳其和沙皇俄國掐了起來,原因就是為了爭奪在黑海的控制權。這兩個國家是世仇,打了幾百年仗,一次大戰更是讓他們找到了更好的開戰理由。

在戰爭剛開始不久,土耳其還是很聰明的,為了搶占先機,他們從德國購入了大批戰艦,以便於海上作戰。不僅如此,土耳其不惜花大價錢聘請了當時德軍精英,到土耳其海軍內部幫忙。所以在剛開始的幾次戰爭中,土耳其都大獲全勝,打得沙俄落花流水。

1915年,土耳其軍方截獲情報,得知沙俄在敖德薩軍事基地部署了大規模的運輸船隻。能夠截獲一次敵軍的戰報十分不易,土耳其當然要好好地利用這次機會,當即派出巡洋艦和驅逐艦各四艘,準備摧毀這些沙俄船隻,最後卻把自家的軍隊獻祭了出去。

土耳其的這八艘戰艦從博斯普魯斯海峽起航,長途跋涉了將近三天才到達敖德薩軍事基地。可土耳其艦隊的航行水平不高,發現航向偏離了目的地,為此他們不得不重新調整方向。沒想到這一調,卻出了大問題。

艦隊的主力艦之一「美奇提哀」號,不慎碰到了水雷,船底瞬間被炸出一個大洞,緊接著灌進了大量海水,船體很快出現了傾斜。眼看整個船身都搖搖欲墜,很快就沉下去了。

「美奇提哀」號的艦長眼見無法挽救,只好決定棄艦。於是所有人迅速摧毀了艦上的武器和電台等設備,然後轉移到其他軍艦上。隨後一艘驅逐艦從遠處向沉沒中的「美奇提哀」號發射了一枚魚雷,將其徹底擊沉。

讓土耳其人鬱悶的是,儘管損失了一艘軍艦,整個行動仍然不盡人意,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種失敗行動如果換在別的國家,應該保持低調,不讓人知道才對,可別忘了二哈的本性。

土耳其軍方不僅沒有保持沉默,反而第二天就向外界媒體宣布了「美奇提哀」號沉沒的大約位置,直接就把自家軍隊的位置告知給了沙俄。沙俄本來是不知道此事的,誰叫土耳其兄弟這麼熱情,不派人過去看看怎麼都說不過去。

於是,沙俄派出了船隊,沒幾天便找到了「美奇提哀」號。俄軍派遣潛水員到海底,對軍艦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搜索。兩個月後,俄軍終於找到了一件寶貝——密碼本。

按照各國軍隊的規定,密碼本是死也不能落到敵人手裡的。如果要棄艦,密碼本是必須帶走或銷毀的。「美奇提哀」號上的要害部門都掌握在德國官兵手裡,他們忠實地履行了職責,毀壞了火炮、無線電等設施。但是密碼本是土耳其軍人掌管的,跟德國人無關。

不知道是土耳其人怕死,來不及銷毀,還是以為船沉即意味著銷毀,反正他們把完整的密碼本給留了下來,然後又落到了俄軍的手裡。很快,沙俄方面便成功破譯了土耳其的軍用密碼。

掌握了撬開土耳其國家機密的鑰匙後,沙俄對於土耳其所有的軍事行動幾乎都了如指掌。以至於土耳其在爭奪黑海掌控權的戰爭中節節敗退,最終以失敗告終。

沙俄也沒有浪費「美奇提哀」號,將其打撈上岸,悉心的修復後,編入了黑海艦隊,並被沙皇賜名為「普魯特」號。這艘戰艦的傳奇並沒有結束,俄國發生革命後,與德國簽訂停戰協定,「普魯特」號成為了德國人的戰利品。

更有趣的是,德國人又將它送給了土耳其。兜兜轉轉,這艘命運多舛的軍艦,最終又回到了原來主人的手裡。只是不知道土耳其人有沒有從中吸取過什麼教訓。不過似乎是沒有,直到今天,土耳其依然是個充滿二哈精神的國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e0023b9b5243d4b82f1256103ab36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