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自然條件惡劣,資源貧乏,為什麼還會引起世界強國的覬覦?

2022-03-07     樂點科學視角

原標題:阿富汗自然條件惡劣,資源貧乏,為什麼還會引起世界強國的覬覦?

從近代以來,阿富汗幾乎就沒有經歷過多少和平歲月,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一再引起世界強國的入侵,包括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的大英帝國,國土面積空前的前蘇聯,以及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這三個國家都不是普通的世界強國,而是處於金字塔頂端的國家。

大英帝國首次入侵阿富汗是在1839年,也就是中國鴉片戰爭的前夕,這時正是英國國立空前鼎盛的時期。前蘇聯進入阿富汗是在1979年,此時的蘇聯以華沙條約組織為工具,與西方國家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而美國在本世紀初,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在蘇聯解體後的十年後,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更加穩固。

那麼歷史上三大帝國相繼發動對阿富汗的戰爭,到底為了什麼?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國家,面積65萬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是山地,年均降水量只有240mm,自然條件惡劣。從資源的角度來看,雖然距離中東地區較近,但是阿富汗並沒有多少石油,天然氣資源,其它礦產資源雖然不少,但是顯然還不至於讓三大帝國勞師動眾。

關鍵還是阿富汗的戰略位置。自古以來,阿富汗就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處,阿富汗以西,是西方文明的世界,古希臘人,古波斯人,拜占庭帝國,鄂圖曼帝國先後在這裡發揮過重要影響,基督教,伊斯蘭教兩大宗教的勢力基本止於阿富汗,因為再往東,基本就是東方文明的世界,歷史活躍的王朝先後有漢,匈奴,唐,蒙古等,從宗教的角度來看,佛教在東方占據主導地位。事實上,在公元八世紀之前,阿富汗的佛教一直比較興盛,至今阿富汗還有不少佛教遺址,在此之後,阿富汗才逐漸伊斯蘭化。

阿富汗雖然地處內陸,不過作為戰略要塞,其價值不亞於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等海上通道。阿富汗南面是南亞次大陸,阿富汗地處高原,而南亞次大陸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阿富汗居高臨下,穿過狹窄的開伯爾山口,就可以進入印度河平原,歷史上來自古希臘的亞歷山大帝國,莫臥兒帝國,貴霜帝國等均通過此山口進入印度。

而阿富汗的東面與中國接壤,這裡便是著名的瓦罕走廊,瓦罕走廊長400多公里,是一條狹長的天然通道,誰掌握了這裡,就等於擁有進入東方的門戶。英國曾經三次入侵阿富汗,也正是看中了阿富汗對於印度的價值(當時印度是英國殖民地),同時通過阿富汗,可以伺機進入中國內陸,威懾俄羅斯。

阿富汗以西與伊朗相連,而伊朗所處的位置就是世界石油寶庫-波斯灣,而石油作為戰略資源,歷來是世界各大強國爭奪的目標。阿富汗北面,是中亞國家土庫曼,塔吉克等國,是俄羅斯傳統的勢力範圍。在蘇聯時期,更是直接和蘇聯毗鄰,這麼重要的位置,又近在咫尺,因此引起蘇聯的覬覦一點也不奇怪。

對於美國來說,占據阿富汗意味著中東石油的安全多了一層保證,另一方面,阿富汗就像插進伊朗,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一個楔子,擁有重要的戰略價值。不過阿富汗雖然有吸引力,但是卻是一個難啃的骨頭,加上中東石油對美國的重要性日趨下降,美國撤出也是早晚的事情,只不過沒有想到局勢會發展得如此之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d84d6593a739b51790daf5f148466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