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不出便便,腫瘤患者應如何預防和處理?

2023-12-08   PSM藥盾公益

原標題:拉不出便便,腫瘤患者應如何預防和處理?

便秘,一種以排便次數減少,排便費力,可伴有排便不凈感覺的臨床症狀。腫瘤患者發生便秘後如不及時糾正,會出現食慾減退、腹脹、腹痛;嚴重的可出現糞便嵌頓、脫肛、心腦血管意外。

便秘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基礎上,亦會增加其他系統疾病的發生率,加重原有疾病病情,重者還會導致腸梗阻、腸穿孔,危及患者的生命。

便秘的成因

使用化療藥物、阿片類止痛藥、止吐藥物及患者自身病程都是腫瘤患者出現便秘的常見誘因。阿片類止痛藥物,比如美施康定、奧施康定等,口服後出現便秘發生率高,經常需要預防性通便治療。化療中經常要使用多種類型止吐藥,其中有一類幾乎每位患者化療都會使用的,即5-HT3受體拮抗劑:比如昂丹司瓊、托烷司瓊、帕洛諾司瓊,可以抑制腸道蠕動,導致便秘風險增加。此外晚期腫瘤患者也容易出現便秘。因為腫瘤越晚期,患者進食較差,攝入液體少,活動量也越少,就更容易出現便秘症狀。

如何預防並處理

(1) 多喝水和多食用高纖維的食物,進行運動鍛鍊:多喝水,多食用水果、新鮮蔬菜和果汁、堅果等,尤其是在早上,但是,少吃產氣的食物,比如牛奶和豌豆。儘可能進行運動鍛鍊,促進腸道運動。

(2) 口服瀉藥治療:瀉藥種類繁多,臨床上常用的瀉藥有刺激性瀉藥、滲透性瀉藥、容積性瀉藥和潤滑性瀉藥。指南推薦:腫瘤患者便秘症狀通常推薦的是以刺激性瀉藥為主,滲透性瀉藥為輔。刺激性瀉藥因為副反應不建議長期使用。通常使用起效快的刺激性瀉藥:比沙可啶或番瀉葉臨時緩解便秘,後續用一種或兩種滲透性瀉藥規律口服預防,如乳果糖。

表1:常見刺激性瀉藥及滲透性瀉藥

類型

藥品

特點

刺激性瀉藥

比沙可啶、酚酞、大黃、番瀉葉、麻仁丸等含蒽醌類中藥

起效快、效果好,但長期使用可導致產生藥物依賴、營養吸收不良

滲透性瀉藥

聚乙二醇、乳果糖

使糞便吸收水分,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腸道蠕動,適用於輕度和中度便秘患者

有些患者口服瀉藥無效,是因為選擇的瀉藥種類和體質差異。便秘時選擇滲透性瀉藥,經常就起效較慢,而且每個人對於瀉藥的反應差別很大。需要依據不同患者對瀉藥的反應,個體化地調整用量。建議患者不要自行購買藥品,還是應該就醫,讓醫生判斷選擇適宜品種。

(3) 灌腸治療或手動通便:開塞露、甘油灌腸劑、溫鹽水都可以用於灌腸。但應儘量減少灌腸和手動通便,通過生活習慣的調整和口服藥物,讓患者可以達到每1-2天可以順利自主排便一次。

總結

1、腫瘤患者應做好預防和自我護理

(1) 確保如廁隱私和舒適,正常排便

(2) 體位輔助(例如小腳凳可以幫助患者穩固重心,更容易施加壓力)

(3) 增加液體攝入量

(4) 在能力範圍內增加活動(即便是從床挪到椅子上)

(5) 不要使用可能影響治療的家庭療法、「非處方藥」或網絡產品

2、藥物治療過程中

(1) 本身就排便不規律或者既往有輕度便秘的患者,在準備開始化療或口服容易引起便秘的阿片類止痛藥時,需要考慮預防性使用瀉藥。

(2) 在使用化療或阿片類止痛藥之前或當天,就開始預防性服用通便藥物,因為刺激性瀉藥的副作用偏大,更傾向於使用滲透性瀉藥,一般1-2種。

請牢記 —— 出現便秘時,別持續用力排便。當排不出大便時,可以暫停排便,暫時忍受不適,及時口服藥物或灌腸來協助排便,而不是強行繼續。調整飲食、多飲水和適量的運動鍛鍊很重要。

附錄:

1. 脫肛:當糞便刺激直腸,便意很嚴重時,患者想強行用力排出大便,就容易造成脫肛。

2. 糞便嵌頓:指長時間便秘,糞便大量淤積在直腸,逐漸變成較大的硬塊,堵塞直腸,嚴重的可以引起腸道損傷和腸梗阻。這種情況難以自行用藥好轉,相當於便秘最嚴重的階段,需要醫生手動處理。

3. 心腦血管意外:便秘嚴重時患者想用力排便,有時需要反覆用力且持續時間長,結果導致心率增快、血液加速和血壓升高,就可能誘發腦出血和心絞痛,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心梗。

審稿專家:上海市同仁醫院 主任藥師 李玲

作者:上海市同仁醫院藥學部 主管藥師 陳皓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