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2507雙相不鏽鋼兼有鐵素體不鏽鋼的較高強度和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以及奧氏體不鏽鋼的優良韌性和焊接性等優點,泛應用於石油、化工、食品、能源、船舶、建材、軍工等領域。大量研究結果表明,雙相不鏽鋼中兩相比例對其力學性能、耐腐蝕性能和加工性能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精確測定其兩相比例至關重要。那麼雙相鋼的檢測方法有哪些呢?
一、化學分析-圖譜法
使用化學分析 -圖譜法 , 只要測出奧氏體及雙相不鏽鋼的化學成分就能很快判定鐵素體含量。生產實際中 , 如果使用可攜式光譜分析儀 , 就能實現奧氏體及雙相不鏽鋼產品鐵素體含量的現場無損快速判斷 , 該法目前較為實用 。而這些圖譜用於半定量地預測不鏽鋼中鐵素體含量也是比較有效的。大量的試驗和調查表明 , 由於熱工藝因素、成分化學分析誤差以及組織圖本身的誤差與局限性等綜合因素的影響 , 將會在計算值與實測值之間造成較大的偏差。
總結:圖譜法在奧氏體及雙相不鏽鋼焊縫鐵素體含量的預估中應用廣泛 , 在鑄、鍛、軋材中也有一定參考作用。該法快速、實用、有效且可實現鐵素體含量測定的無損檢測 , 但其測量精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金相法
金相法可分為比較金相法和定量金相法 , 在實際測定奧氏體及雙相不鏽鋼鐵素體含量中應用廣泛。定量金相法可分為手工定量金相法及圖像分析儀定量金相法。
1.比較金相法
不鏽鋼鐵素體含量的測定通常採用與標準圖片對照的比較法。此法簡單、 方便、準確性也可滿足一般要求。但實際試樣中鐵素體形態不一定與標準圖片吻合良好 , 尤其在不鏽鋼焊縫及雙相鋼中, 鐵素體形態常與標準圖片不符 , 難以根據標準圖片來定鐵素體含量 , 再加上人為因素的影響 , 比較金相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 在鐵素體含量測定的很多場合已經不再採用。
2.手工定量金相法
手工定量金相法操作簡單 , 僅依靠金相工作者用目視評定 , 但其準確性、 一致性和重現性差 ,而且速度慢、 效率低 , 有的因工作量太大而無法進行, 生產實際中一般不採用手工定量金相法。
3.圖像分析儀定量金相法。
用圖像分析儀法測定奧氏體及雙相不鏽鋼中鐵素體的含量 , 可以克服常規金相法 (比較法及手工金相法 )的不足, 具有快速、高效、準確的特點, 值得推廣 , 但是由於檢測過程中不同檢驗人員所選閥值的差別 , 檢測結果也同樣存在一定的誤差。
(還有一些非標準的檢測方法也有可能成標準的檢測方法之一,但是在其方法實施的過程中還需標準化、誤差明確化等進一步完善,所以在這裡就先不詳細介紹了。)
總結:傳統的金相法應用最為廣泛 , 涵蓋鑄、鍛、軋及焊等各類奧氏體及雙相不鏽鋼中鐵素體含量的檢測。其中比較金相法簡單實用 , 但精度較低 , 適用於鐵素體視場與標準圖譜相似性較好的試樣 ; 定量金相法對鐵素體形態及熱加工過程不予考慮 , 測量範圍廣 , 測定精度較高 , 但操作費時費力 , 檢測成本高。
三、磁性法
磁性法按檢測量 (指標 )可分為磁飽和法、 磁導率法及磁吸引力法三類。磁性法只能測定與鐵素體含量相關的某一磁性物理量 (如 鐵素 體數FN), 而不能直接獲得其體積分數。
磁性法在奧氏體及雙相不鏽鋼焊縫中的應用最為廣泛且檢測最為便捷 , 但各種儀器測試原理差異大 , 測定結果的可比性、 重現性及精確度都不高 , 必須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有資料顯示其使用範圍也可覆蓋除焊縫以外所有奧氏體及雙相不鏽鋼鑄鍛軋材鐵素體含量的檢測 , 且與金相法具有較好的吻合性。
總結:磁性法測量範圍寬, 操作簡單, 人為影響因素小, 測量精度能滿足工程要求 ,同時還可以實現鐵素體含量的現場無損檢測 , 是比較理想的檢測方法之一。
奧氏體及雙相不鏽鋼鐵素體含量的檢測法各有優劣及適用範圍 , 實際檢測中應根據檢測對象的化學成分、 所經歷的熱加工過程、 鐵素體的大小、形態與分布及檢測所需要達到的精度要求等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幾乎所有的測定方法都只能給出一個近似的平均值 ,尤其當鐵素體粒子的大小、 形態及分布極不均勻時, 檢測誤差可能會較大。 以上就是我們比較常用的2205/2507雙相不鏽鋼的檢測方法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