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漫畫:年輕女孩拍完藝術照9天後自殺,請小心「攝影陷阱

2019-12-27     嘉琪小姐的漫畫屋

來源 爆漫畫













​本篇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20歲的年輕女孩在拍完藝術照9天後,疑似因影樓的套路消費而自殺。她一直患有抑鬱症,而影樓2000元的套餐變成1萬多元,成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相信我們大多數人在生活中也一定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一開始目標明確,只想辦理最基礎的一套項目,然而抵不過銷售人員的遊說,稀里糊塗點了頭,當恍悟過來自己其實並不需要這些額外項目時,已經為時過晚。

落座臨窗位前不告知有最低消費的餐廳、吃完才知道一碗面要100元的火車站小吃店、被帶到購物中心才發現還是要替導遊刷業績的『純玩不購物』旅行團……

沒有道德底線的無良商家為了賺錢,會使勁渾身解數,誘惑你跌入陷阱。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曾對201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73.8%的受訪者遇到過「消費潛規則」。

其中,裝修(46.3%)、家居產品(40.2%)和電子產品(35.2%)領域被認為最容易出現「消費潛規則」。

除此之外還有:網購(31.5%)、餐飲(28.0%)、旅遊(34.8%)、影樓(18.2%)等。

走過最遠的路,就是這些無良商家的套路,真的防不勝防!所以提高識別能力十分重要。

1、提高識別能力和警惕意識

問清楚再消費!遇到疑惑的問題寧可多問一句,也不要擔心被說「不爽快」。

發生糾紛後,記得要保留證據,消費記錄(收轉帳信息)和聊天記錄等都要截圖保存起來,作為日後維權的依據。

2、擁有維權意識

現在投訴的渠道有很多,市場監管部門、消費者之家等都可以接受消費者的信息反饋。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負責部門。

例如醫藥衛生行政系統、金融管理系統、工商管理部門和民航總局。

在必要情況下,也可以使用法律訴訟的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

3、堅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忍一時風平浪靜」並不適用在發生消費糾紛時。

對於這些無良商家的仁慈,就是對自己和其他受害者的殘忍。

無良商家見你態度軟和,很好拿捏,只會得寸進尺。恰當的強硬態度反而讓他們不敢小瞧你,更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你不是第一個受害者,但只要將商家的「消費潛規則」舉報給相關部門,就有可能是最後一個受害者。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如流水,不義之財為禍害。

唯利是圖,終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VtndW8BMH2_cNUgzeM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