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女幹部指導村民種香菇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所有人猝不及防。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恢復生產生活的關鍵時刻,南陽市婦聯及時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女性同胞立足崗位,積極投身戰「疫」和復工復產。40多天來,近百萬白衣戰士、美麗警花、駐村書記、媒體記者、社區幹部等各行各業的南陽女性,用她們的熱忱和無畏,融化寒「疫」冰霜,抓防疫促生產,以行動詮釋了「她擔當」。
宣傳引導凝聚合力
疫情暴發後,市婦聯第一時間轉發《全國婦聯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半邊天力量》的倡議,印發相關文件,指導各級婦聯幹部立足崗位,投身一線,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強化榜樣帶動力量。市婦聯從大年初三起,不間斷在市婦聯公眾號、龍騰南陽、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台上刊發疫情一線典型,述說抗疫一線南陽女性醫務工作者逆行馳援的感人事跡,講好全市各行業「三八紅旗手」「最美家庭」「巾幗文明崗」「巧媳婦」等奮戰「疫」線、無私奉獻的動人故事500餘篇。
臥龍區梅溪街道西關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書愛,每天行走兩萬多步,深入社區宣傳政策、排查摸底;宛城區漢冶街道北關社區組長50多歲的劉尚娥,手腕骨折仍投身抗疫一線,併火線入黨……在疫情防控一線,女書記、70歲社區大媽、最美代理媽媽、夫妻兵、母女花等鮮活典型事跡不斷被發現被傳頌。其中,在市婦聯公眾號上刊發的原創作品「南陽音協創作抗疫歌曲《我們一定贏》」等近50篇信息,被央廣網、中國婦女報、中原女性之聲、香港文匯報等媒體轉發,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
鏗鏘玫瑰綻放「疫」線
除夕夜,一份份摁著紅手印的請戰書,遞交至鄧州市婦幼保健院防控辦公室,鄧州市婦幼保健院的巾幗女傑們主動請纓,分赴湍河街道、桑莊鎮等地與疫情奮戰。
「母親,你養我長大,我卻不能送你終老。」2月7日,鎮平縣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郭菲剛忙完消毒工作,就接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沒能見上母親最後一面,雖然心中充滿痛苦與愧疚,但郭菲仍堅定地說:「我不能讓媽媽失望,要堅持打贏這場戰『疫』,以告慰母親。」
「用我及腰長發,換你健康平安!」因跪地搶救暈倒在街頭的老人,被大家稱為「最美護士」的楊苗娟剪去長發,與市中心醫院的姐妹們共同奮戰在抗疫一線。
63歲的新野縣沙堰鎮堤鋪村黨支部「奶奶書記」趙書煥,骨折未愈仍堅守「疫」線;河南師範大學00後大學生方培瑤與村幹部、村醫一起走村入戶;穿著紅馬甲,戴著口罩,拿著大喇叭走街串巷的宛城區溧河鄉巾幗宣傳隊……全市廣大婦女幹部,特別是遍布城鄉的巾幗志願者、四組一隊、最美家庭等女性群體,積極主動投身抗疫一線,值守卡點,入戶排查,勸返人員,愛心導購,用實際行動畫出疫情防控的最大「同心圓」。
巾幗志願者在社區卡點值班
匯愛成河共克時艱
「你們在前線戰鬥,我們在後方做好保障。」
市婦聯發揮「聯」字優勢,聯合慈善協會、公益團體、愛心企業及各界愛心人士等,捐款捐物獻愛心,為一線抗疫人員加油。
在市婦聯協調下,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為我市定點醫院捐贈血液分析儀15台;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為南陽抗疫一線人員捐贈340套防護服、第一批口罩800個;兩天時間,在河南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發起的「豫愛共行,防抗疫情」公益眾籌項目中籌款54830元。
當獲知中醫藥對疫情防治有益後,「巧媳婦」基地、出彩「巧媳婦」們盡己所能,紛紛捐款捐物。
河南省巾幗建功標兵、省鄉村出彩「巧媳婦」李紅文創辦的南陽藥益寶艾草製品有限公司,率先向臥龍區紅十字會和七里園鄉捐助價值6萬元的艾條、艾柱產品30餘箱;內鄉縣「巧媳婦」基地天隆茶業負責人苗俊亞、天曼服飾有限公司為縣醫務人員贈送防護服上千件及口罩和頭套1萬件;臥龍區艾草產業協會21家會員企業向臥龍區紅十字會捐贈艾條、艾柱、艾灸器具及艾草牙膏等產品207件(箱),價值41.6萬元……
聚沙成塔,匯愛成河。在婦聯組織發起下,全市已捐款200餘萬元,為一線抗疫人員捐贈口罩、防護服、艾產品、藥品、食品等各類物資合計價值2000餘萬元,協調保險行業捐贈保額為1億多元的保險,惠及40餘萬抗疫一線人員。
搶抓時機復工復產
冬去春來,復工復產只爭朝夕。
農事不等人。這兩天,南召縣板山坪鎮板山村駐村書記張之秋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動員村民儘快種植香菇、羊肚菌。
一堆小山一樣的香菇原料旁,6個村民戴著口罩,圍著一台小型裝袋機器在裝香菇袋料,上料、套袋、裝料、封袋、扎口、補袋……幾個人分工合作,有條不紊。食用菌是當地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張之秋表示,不能因疫情耽誤生產,必須讓香菇種植搭上「末班快車」!
疫情防護關乎生命和健康,復工復產關乎生計和發展。市婦聯強化政策宣傳,利用網站、微信公眾平台等新媒體,廣泛宣傳中央和省、市關於復工復產的決策部署及政策措施,開通「普法課堂」「心理熱線」等,及時了解掌握復工復產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推動科學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同時,依託各級婦聯網絡平台,組織婦女參與「居家防疫網上學技」培訓活動,鼓勵引導廣大婦女居家學習就業,為投身復工復產提升技能。
聯合金融部門開展「巾幗創業貸」活動,對「巧媳婦」工程示範基地及創新創業婦女,建立疫情期間金融服務綠色通道,通過調整還款計劃、貸款展期、網上審貸等方式,全力支持其恢復生產經營。西峽農商銀行注入1.2億元巾幗創業貸款,扶持56家「婦」字號涉農企業5000餘名婦女創新創業,培育「三八」綠色基地、巾幗科技示範場49個,帶動4000餘名農村婦女發家致富。
南陽報業傳媒記者 宋歌 冉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