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日報「雲上見寶」系列原創新媒體作品,用視頻、圖片、文字等形式,展現南陽文物風采,讓更多人領略南陽豐富文化,厚重歷史。歡迎關注~
提起隸書書法
大家 首先 可能想到的是
《曹全碑》
而在南陽
有一方漢隸碑刻
與其齊名
這就是我們今天介紹的
《張景碑》
1958年在河南南陽市南城門裡路東出土
現存南陽市臥龍崗漢碑亭內
國家一級文物
該碑呈長形,四周殘損
長125厘米,寬54厘米,厚12厘米
碑文為隸書
殘存12行,滿行23字,共229字
東漢延熹二年(159年)刻立
《張景碑》的碑文為漢代公文體裁
其內容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段記述的是
南陽郡太守公告百姓
鄉民張景願意拿錢「贊助」郡府
在立春時節舉行的迎春儀式
*以(yǐ)家銭義㑅(zuò)看不懂?
就是拿自家錢來贊助
並承包製作儀式時所需要的
土牛、瓦屋等一切用具
為此請求免其本家世代徭役
郡府同意並表彰獎勵他這件事
*這就是《張景造土牛碑》名稱的由來
第二段意思是宛令右丞指示
官員擬寫和發布文件
並且派遣張景建造瓦屋兩間和其他什物
第三段因為文字殘缺過多
從現存的文字來看
大概意思是「告宛人 」 的文告
*相當於現在政府的公告~
《張景碑》的出土之地
屬於東漢時宛縣城南門外
也就是當時舉行立春儀式之處
張景,史書上沒有記載
當是本地一名鄉紳
*找個劇照來表示一下
文中「右丞」「追鼓賊曹椽」
以及「列長」等官名
漢書中都沒有記載
*「右丞」「列長」還好理解,這「追鼓賊曹椽」......真的是個官名
這些都為研究南陽漢代歷史以及
東漢徭役的情況
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張景碑》更為人們重視的是
極其豐富的書法藝術
《張景碑》雖出自民間無名書手
但是字法端嚴工細
筆勢波磔分明
體勢橫扁平整
碑中有一「府」字曳腳特長
呈刀幣形
雋永秀勁
端莊自然
與著名漢碑
《曹全碑》、《史晨碑》、《乙瑛碑》等
碑刻相比不分伯仲
是上承古篆,下開楷則
的漢代隸書碑群代表之一
漢隸是以漢碑為典範的,漢代隸書原本出自庶民化書風,在東漢時期取得了官方正體地位,一躍而成為官方文體。
1973年《張景碑》拓片在日本展出
引起轟動並受到了一致推崇
《張景碑》的發現
是解放後金石學上的一大收穫
是漢代書法藝術的精品
今天我們帶來的《張景碑》
你可喜歡?
接下來
還有一大波珍貴文物將一一亮相
敬請期待!
全媒體記者/祿遠鵬 周陽 李賀
視頻 / 周陽
編輯/ 周陽 陳琢
初審/ 黃星 楊東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iMIlHMBpJjknVhJnl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