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中關村街道:接訴即辦,由我來辦

2020-03-29     樂活中關村

「您好,請問是張先生嗎?我是中關村街道工作人員。……」自2月以來,這句開場白,街道社區建設辦公室副科長趙鵬飛說了200多次。疫情防控攻堅戰打響以來,趙鵬飛一個人承擔了街道超過40%的接訴即辦件的受理和回復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居民外出減少,生活中遇到問題,心理上有了情緒,都比平時更需要及時回應解決,12345「接訴即辦」工作任務並平時更加繁重。為了給社區在疫情防控期間減負,自2月3日起,中關村街道全部接訴即辦件不再下派社區,全部由相關科室負責,能由科室直接回復的、直接辦理的、直接修修補補的,全部在科室層面直接解決。各科室直接負責接訴即辦工作的人員,展現出了滿滿的擔當。


趙鵬飛:社區的件,我來

為了切實給社區「減負」,從2月3日開始,趙鵬飛就主動提出由自己統一負責社區層面疫情相關的「接訴即辦」案件,一來是自己對各類政策文件比社工們更了解,統一對外口徑可以減少政策解讀帶來的誤會;二來是有些案件是情緒發泄類,居民主要是想吐槽吐槽、發泄發泄。持續高強度工作狀態下的社區工作者們面對居民的不理解甚至埋怨,難免會打擊積極性、輸入負能量。他說:「我們不能再讓社工們累身又累心了。」為了這一句話,趙鵬飛不在社區一線值守,就在回復案件。作為一個三歲半、一個一歲半孩子的父親,趙鵬飛已經很久沒有好好跟孩子們一起吃上一頓熱飯了。


孫妍:疫情政策的件,我來

疫情防控期間,疫情相關案件數量激增,這對負責這項工作的民生保障辦公室副科長孫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與挑戰,街道涉及政策解讀類一級響應案件,全部由孫妍來負責。一級響應案件要求必須在兩個小時內回復,接到派件,還要和相關單位核實了解情況,再聯繫反映人,所以,對孫妍來說,每一個一級響應案件都是在與時間賽跑。十一二點已經是家常便飯,最晚的一次,凌晨兩點多接到派件。因為小學還沒復學,家中沒有人幫忙帶孩子,孫妍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每天都和媽媽一起來「上班」,已經習慣了在媽媽去社區值守、去商務樓宇推進復工復產工作時獨自在辦公室學習,也早已習慣了媽媽在家裡做飯時、輔導功課時、睡夢中隨時去回復各類訴求。


康靜:復工復產案件,我們來

復工復產類疫情防控案件由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負責。復工復產工作啟動後,接單量較上個周期增加了3倍以上,樓宇企業、員工的擔心、焦慮和五花八門的訴求紛至沓來。如何在第一時間將案件分派給管片班組,及時跟進解決情況,在規定時限內上報案件辦理情況,90後的康靜就成了調度運轉的「中樞」。執法隊員們在肩負著巡查轄區內樓宇、商超及400餘家餐館防疫工作落實情況的同時堅持做到和疫情相關的訴求立即辦、優先辦,確保群眾訴求得到及時有效回應和解決。同時,為從源頭入手解決實際問題,執法隊向前一步,根據市民訴求數量的增長趨勢,提前向商務樓宇辦公單位發出預警,及時跟進整改情況,把可控訴求前置解決,全力以赴把百姓的煩心事變成省心事、放心事、舒心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HDJJ3EBrZ4kL1ViS1-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