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寶日龍梅被翻牌子,為何康熙卻又說不合規矩,拒絕其美意?何為真不行?何為假不行?真不行是因為考慮很多事情,假不行是為了照顧她的感受?聽我慢慢分析
寶日龍梅並非真實歷史人物
《康熙王朝》當年也是火爆大街小巷的電視劇。居中康熙的大皇子胤禔喜歡喀爾喀公主寶日龍梅。然而,公主卻成了康熙皇帝的妃子,最後還生下了十三皇子胤祥。
其實真實的歷史上,十三皇子的母親是庶妃章佳氏,而寶日龍梅只是電視劇里虛構的人物。
電視劇中,喀爾喀被準噶爾吞併,大漢土謝圖汗被殺,而喀爾喀公主寶日龍梅走投無路復仇無望,無奈下想到拉攏皇室。
然而準噶爾不肯放過她,窮追不捨,一路追殺到京城。寶日龍梅可是有主角光環的人,於是在路上被大皇子胤禔救下。
這位蒙古公主充滿了野性美,這是胤禔所沒有見過的,這使胤禔為之傾心,可謂一見鍾情,暗戀的種子悄然埋下。
為了復仇,蒙古公主勾引康熙
然而此時的蒙古公主心中只有復仇。胤禔只是一位皇子,沒有能力幫助寶日龍梅完成復國大業。
康熙也沒有戰爭的打算,並且為了拖延住不斷侵略的準噶爾,採取了綏靖政策——進貢美女給準噶爾。寶日龍梅眼看復仇無望,選擇獻身給了康熙。
寶日龍梅讓李公公(李德全)將自己的頭簪放入侍寢的托盤之中,剛好就被康熙選中。可是為何康熙卻又說不合規矩,拒絕其美意?
我認為,原因有四:
其一,康熙自身身體不適。瘧疾被古印度人稱為「疾病之王」,其傳染性和致死率極高,令人聞風喪膽。大清的御醫腹中空空,治不好康熙的瘧疾還不願讓他使用西藥。
平民當然不如皇帝,一眾御醫找了一個瘧疾病人試藥,待病人痊癒後才給康熙用藥。果不其然,不久,康熙痊癒了。
其二,皇帝心憂天下,心思縝密,愛美人更愛江山。康熙清楚蒙古公主費盡心機接近他的目的就是復仇,平定蒙古。
然而此時的他並不想出兵攻打準噶爾,康熙甚至想討好準噶爾。況且寶日龍梅雖然落魄了,卻也是個公主,不能玩弄她的感情。
其三,康熙的大兒子胤禔對寶日龍梅情根深種。最是薄情帝王家,可是搶兒子女人的事康熙還不願意做。不可置否,她的確很有魅力,不過這一次,康熙選擇了親情。
其四,寶日龍梅彈奏《蕉窗夜雨》,令康熙一時感慨良深。蒙古公主獨在異鄉為異客,一首《蕉窗夜雨》,抒發著鄉愁。
可是卻勾起了康熙無盡的悲傷。在他重病之際,兒子已經做好龍冠皇袍等待登基,歡呼雀躍,毫無親情可言。這名女子能懂他的心意,使康熙有惺惺相惜之感。
此時的康熙拒絕了寶日龍梅的美意,原因眾多。不過康熙平定內蒙後,居然直接在大草原上與寶日龍梅……
彼時的康熙明知大兒子胤禔喜歡她,卻還讓胤禔幫他看守著,自己好與寶日龍梅雲雨。
這個時候可以說是康熙與寶日龍梅兩情相悅了。寶日龍梅被康熙英姿勃勃所吸引,而此時的康熙平定蒙古後也是興致高昂。
於是,一來二去,二人成了美事,康熙無需考慮國家安慰,親情冷暖,從心所欲。
其實在封建社會,皇帝本就是一手遮天,隨心所欲的。
有時候皇帝的指令很可能就是心情問題,不用考慮決策的負面影響。
我們不由感慨還是現在的社會好,決策公平公正公開,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