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躍林:學校管理不必太「精緻」

2023-10-08     校長傳媒

原標題:姚躍林:學校管理不必太「精緻」

【姚躍林專欄】

學校管理不必太「精緻」

作者|姚躍林(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語文特級教師)

不求「太精緻」,本質上是讓管理更好地服務教育教學工作。

「精緻」是精細化管理要達成的目標之一,但如果只見管理「不見人」,管住而未理順,「精緻」就成了作秀。在學校管理中,有時不求太精緻,反而能達到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的效果。

其一,學校管理應避免喧賓奪主式的「精緻」,真正以學生為中心。

曾經我們在學校食堂門口牆壁設置了一塊布告欄,供學生粘貼信息。隨著學生社團增多,海報更新越來越頻繁,有的學生將海報貼到旁邊的落地窗戶上。

第一次看到窗戶的海報,我愣了一下,但也覺得並無不可。一方面,總得有處粘貼;另一方面,粘貼在玻璃上便於清理。當落地窗戶上海報橫七豎八越貼越亂,有同事建議做個大點的布告欄。我考慮再三:餐廳外面是學生經常經過的地方,門口並不開闊,如果就地立個公告欄會妨礙通行,立遠一點又不方便觀看。

最後,我還是相信學生的選擇。教育就是服務,真心服務學生成長,辦學生喜歡的學校,成就唯美的師生關係。這樣的學校,自有一種高貴的樣子。

其二,不求太精緻,是讓管理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教學。

裝修陶藝教室時,原來的方案是地磚或水磨石地面、塗料牆壁。僅從乾淨的角度看,似乎並無不可。但想到陶藝教室的功能,就知道這裡面是泥水的世界,註定不會精緻。

後來的裝修方案改為紅磚地面、磚砌毛坯牆壁,倒也別具一格。更重要的是,學生到這裡不會縮手縮腳,無所顧忌地投入藝術活動中,滿手泥巴,甚至臉上也有泥點子。這才是陶藝教室應有的樣子,學生任其「糟蹋」,也不必頻繁清掃。

「教育無非服務,服務是一種信仰」,這是我們的一種辦學主張。如果將服務好學生作為堅定的教育信仰,我們就會選擇有利於學生的辦法,否則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選擇便於自己管理的辦法。所以,教育精細化管理的關鍵在於教育。一所學校對學生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往往取決於學校的管理高度。

其三,不求太精緻,也是避免牽扯太多精力。

多年前,廈門大學致函漳州開發區管委會同意附中冠名為「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後,我就著手印刷便簽、信封、信紙、銘牌,但讓誰題寫校名成為難題。

其時,「廈門大學」的常用字體是魯迅的。基於延續廈門大學文化的考慮,我在《魯迅手跡珍品展圖錄》中找到附、屬、實、驗、中的手寫體,但因為風格雜亂不太協調,便放棄了。由於急用,最後折中地混用魯體「廈門大學」和宋體「附屬實驗中學」。

管理,只有切中必要性才有意義,只有找到阻礙發展的癥結,使得問題迎刃而解才有價值。學校管理必須管好關鍵事,盯住關鍵人,做實關鍵處,大處著眼,小處入手。而校長要學會「斷、舍、離」,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必拘泥於小節,尤其不可陷入事務堆中。為精細化而精細化,就是折騰。

其四,不求太精緻,也是避免過度追求「質量」。

在很多問題上,我是實用主義者,不將太多精力放在註定搞不好的事情上。

比如,有人患有秩序強迫症,要求所有員工停車時每排車的車尾成一條直線。能將車子一點不差地停到規定位置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可不必耗費巨大的管理資源。

學校無小事,事事皆育人,但對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也應當遵循「綠色環保」的原則。在這類問題上,我是無為而治。因為過度的精緻和管理都會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造成管理過度而教育不足。

學校的長遠,要用一種「只種樹,不摘果」的大胸懷,去種下美麗的靈魂,種下優雅的行為,種下美好的夢想。這種長遠發展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精細化管理,才會收穫教育的春華秋實。

其五,不求太精緻,還有成本上的考慮。

圖書館建成投入使用一年後,有部分牆皮脫落,通道玻璃幕牆、裝飾條有污跡出現。一方面單獨維修很不方便,另一方面校園內外在大興土木,很難徹底解決問題。如果不計成本的確可以做到精緻再精緻,但是沒什麼必要,不但消耗了學校的資源,還浪費了教師的工作激情。

校園綠化管理也是這樣。廈大附中有喬木近2000棵,維護量遠超一般學校,但綠化工只有三位,只能保重點、保關鍵。今天學校綠樹成蔭,也許正是功在不管,植物們得以自由成長,頗有「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之功效。學校變成一座森林校園,一處真實的自然。

總之,精細化的管理在於精細化教書育人的內涵,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實際效果。這背後是學問,也是技術,但核心是人,要實做,還要善做。而不求太精緻,則是一種順乎人性的簡約化管理。把握大方向,將主要精力投入到關鍵事情上,自然事半而功倍。

學校管理不用「搞得很精細、做得很管理」,而是把更好地教育引導學生和耐心培育教師作為一種常態化的工作,學校一定有生命力、有感召力、有靈魂和溫度。

來源|福建教育

姚躍林校長簡介:

姚躍林,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語文特級教師。2007年9月到漳州招商局開發區,參與創辦廈大附中。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福建日報》《人民教育》《福建教育》《教師月刊》《德育報》《教育時報》《安徽教育》《遼寧教育》《雲南教育》《教育家》《當代教育家》《中小學校長》等20餘種報刊上發表文章200餘篇,出版專著《讓教育帶著溫度落地》(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1月第一版)、《安靜做真實的教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6月第一版)、《讓教育更加尊重生命》(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5月第一版)、《教育無非服務》(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主編《家庭教育熱點疑難答問》(安徽文藝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編著《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指南》(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等。曾榮獲上海鐵路局「十佳青年教師」、上海鐵路局「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全國優秀教師、漳州市五一勞動獎章、漳州市勞動模範等稱號。2017年12月,被招商局集團授予「有突出貢獻的高層次管理人才棟樑獎」,被漳州開發區先後授予開發區建設「金鼎獎章」和開發區建設「功勳獎」。

延伸閱讀:

姚躍林|校園故事傳真:「你不要生氣」讓我真的有點生氣

姚躍林:請尊重學校——校園故事傳真

姚躍林:手機問題——校園故事傳真

姚躍林:好的家校關係就是好的教育

姚躍林:我何以被騙——兼談家校關係

姚躍林:品德是人的第一智慧

姚躍林:體育,學生動起來是根本

姚躍林:不要被「標準答案」搞壞了腦子

姚躍林:假如我們都成為魏書生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聯繫我們加QQ:2636915649

閱讀原文」,進入「查看歷史消息」輕鬆閱讀更多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8da68143318b6ba41c6ed21b21c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