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訂閱收聽音頻
不應該對提前還款設置排隊等期限。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報復性買房沒有來,報復性「提前還貸」來了。
最近,關於提前還房貸的話題頻頻被推上熱搜。
為何大家都想提前還貸?事出有因。
首先,從去年至今,房貸利率一降再降。
2023年以來,多地銀行紛紛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最低降至3.7%。這意味著,房貸利率迎來「3時代」。
相比之下,前幾年買房的那波人則心裡很苦,不僅買在了房價高點,房貸利率方面也屬於「高位站崗」,由於銀行加點,利率普遍在5%以上,甚至超過6%。
與此同時,他們還要天天接聽來自資金中介的電話,不斷被告知「可以用經營貸、消費貸來置換房貸,利率僅需3%—4%」。
再加上理財、存款的收益率都在下降,於是大夥都想著提前還貸。
面對提前還貸申請數量猛增,銀行不樂意了,開始「花式」出招。
有媒體記者走訪多地多家銀行發現,提前還款排長隊的情況普遍存在。有的銀行修改還款規則,原本一年三次申請機會改為一次。有部分銀行關閉了線上預約通道,只能線下協商辦理。
不少業主一邊面臨「高位站崗」,一邊還要排隊等提前還款。於是,關於「存量房貸利率加點部分能否下調」的呼聲越來越多。
而就在前幾天,國務院主管的《經濟日報》第五版發表了題為《提前還房貸利大於弊嗎》的文章,引起了人們的猜測——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有希望?
那麼,問題來了:
存量房貸利率加點部分可能下調嗎?
提前還貸,為何銀行方面卡得緊?
要不要提前還貸?有什麼注意點?
下面,就來看看大頭的分析。
問題一存量房貸利率加點部分可能下調嗎?
劉曉博
「劉曉博說財經」新媒體創始人
知名財經評論員
「存量房貸打折仍存在可能,但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性在下降」
存量房貸利率額外打折,曾在2008年末、2009年初就有過一次。當時全球金融風暴突然爆發,市場幾乎猝死,大家信心嚴重不足。央行在2008年10月22日宣布:自27日開始,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
這個重大利好隨後也被存量房貸享受,當時一大批只享受了利率85折優惠的購房人,在到銀行辦理一個簡單手續之後,就可以利率7折。
2022年至今,樓市出現的情況遠比2008年更危險、更緊急,所以我多次撰文呼籲給存量房貸打折。
截至2022年末,全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大約39萬億,涉及超過1億家庭。如果能給偏高的存量房貸打折,對於降低大家供樓壓力、刺激消費,將產生積極的作用。39萬億的房貸,利率降低1個百分點,銀行業將每年減少3900億元的收入。如果減少1.5個百分點,銀行業將每年減少5850億元的收入。
根據銀保監會數據,全國銀行業2021年一共實現凈利潤21841億元。3900—5850億元,大約占銀行業總利潤的18%到27%左右,這的確會給銀行業帶來不利影響。
但並非所有存量房貸都需要打折,只有過去幾年高利率時代「入局」的才有必要性。另外,還可以根據是首套房還是二套房來給予不同力度的優惠,並適度降低存款利率,對沖影響。
對於存量房貸打折中利潤損失較大的銀行,央行可以優先給予低利率資金的扶持(比如MLF和逆回購)。所以給存量房貸打折,技術上問題不大。
我認為,存量房貸打折仍存在可能。
但《經濟日報》那篇文章未必傳遞了什麼特別的信號。文章作者給出的方案仍然是「可加快引導5年期以上LPR下降,繼續降低新增和存量住房貸款利率,減輕居民住房消費負擔」。他建議調整的是LPR,而不是「加點」;存貸房貸額外折扣,特指把貸款合同約定的比較高的「加點」降低,這需要國務院批准、央行宣布。
5年期LPR是房貸利率的重要參考,2022年降息了35個基點,2023年尚未降息。未來有降息空間,但2023年很難超過15個基點,目前央行採用的是定向降息,允許樓市比較冷的城市降息。這種臨時性的定向降息,很難讓有存量房貸的人享受到。
此外,2022年的三四季度,顯然比目前更寒冷,更需要給存量房貸打折。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存量房貸打折的可能性是在下降的。也有一種可能:存量房貸打折,被當作政策儲備留給了「換屆之後」。
如果4月末還沒有,那大機率就是沒有了。
薛洪言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可能性不大」
基於購房時間的不同,購房人的存量房貸利率差異較大,若一刀切地等額下調房貸利率,容易帶來各種套利空間;若制定差異化下調政策,又容易帶來新的不公平,易在執行層面引發種種問題。
當前,國內銀行業息差已處於較低位置,下調存量房貸利率會直接壓低銀行息差水平,影響銀行經營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侵害銀行業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得不償失。
同時,從中長期角度看,隨意下調存量貸款利率,會影響市場對銀行息差穩定性的預期,導致銀行凈息差水平的穩定性下降,影響銀行業估值水平的穩定性。
張波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
「存量房貸利率統一下調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來看,銀行對存量房貸利率進行統一下調的可能性很小。絕大部分的存量房貸利率水平,是根據LPR加減基點來調節的(少量存量房是採取固定利率方式),這本身已經是兼顧到市場動態變化層面,並且房貸利率的調整本身也是寫入合同之中的,貸款方在簽訂時也知曉利率設定。
理論上,存量房貸利率的調整,貸款人可和銀行進行協商,協商一致就可進行變更。但從目前實際情況看,銀行並不會單就利率和貸款人進行協商,只接受提前還貸的申請。
問題二提前還貸,為何銀行方面卡得緊?
薛洪言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提前還貸會打亂銀行的資金配置節奏」
提前還貸會打亂銀行的資金配置節奏,也會直接影響銀行當期收入水平。尤其是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一邊是購房需求弱,新增房貸增長緩慢,另一邊,存量房貸又被大量提前償還,會導致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縮水,打亂其正常的資金配置節奏。
再加上被提前償還的房貸多半是利率比較高的那一部分,所以,綜合下來就是量價齊跌的影響。
張大偉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
「不應該對提前還款設置排隊等期限」
銀行不希望居民提前還房貸,一方面是基於銀行房貸工作指標要求考慮;另一方面是因為按揭存款在銀行屬於重要的優質資產,風險小,利潤大。
銀行要賺錢,一旦借款人選擇提前還貸,銀行會損失利潤,為了彌補這部分利潤損失,銀行會收取一定的違約金,如果提前還款多了,銀行的運營成本相對會出現增加,也打亂了銀行的資金計劃。
從樓市調控角度看,過去幾年銀行針對剛需提高利率,屬於「趁火打劫」。調控政策是抑制投資與投機,但銀行明顯在抑制剛需。
目前,對於提前還房貸要「排隊」的情況,不應對提前還款設置排隊等期限,對提前還款設置約束是違規的,對於自有資金閒置的借款人應該鼓勵提前還貸。
如果是想懲罰投資投機者,可以對「短期內提前還貸款並進行抵押的客戶」有一定的懲罰,而不是「提前部分還款,也有罰息」。
張波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
「對於新老房貸利差,市場推動優化的動力並不足」
銀行目前卡提前還貸受兩方面因素影響:
一是房貸申請量一直處於低位,一二手房成交量減少導致近一年來的房貸申請量減少,房貸發放減少但提前還貸增多,這導致銀行在房貸業務層面呈現指標未達成。
二是居民存款不斷增多,2022年居民存款又創新高,這代表銀行的負債在增加,放貸意願度會明顯提升。
實際上,對於新老房貸利差,市場推動優化的動力並不足。對銀行來說,降低老房貸的利率水平只能讓自身利潤受損,同時降低之後也未必帶來新貸款量的增加。
而各地方政府目前的重要任務是穩定房地產市場,存量房本身的利率變動並不會對房地產市場形成直接影響,相反只有新增房貸利率的大力降低才能吸引新購房需求,帶動市場熱度回升,提升市場信心。
問題三要不要提前還貸?有什麼注意點?
張波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
「若有大量閒置資金,可選擇提前還貸縮額」
如果本身符合經營貸的條件,的確是在經營公司,所貸資金也是用於公司經營,採取經營貸置換的方式並無不可,也是符合相關規定的。
用消費貸來置換並不可取,一般來說消費貸的應用範圍都會排除和房地產消費相關的,這一操作本身存在違規性。
如果手頭有大量閒置資金,並且也不準備投資資本市場,選擇提前還貸縮額是個減少利息支出的方案,尤其是房貸利率高的群體,更是可以考慮合理做好資金布局,在兼顧家庭支出、資產投資的同時適當減少房貸總額度。
對於年輕群體來說,提前還貸縮期並不可取,這本身並不會降低當下的還貸壓力,償貸周期更長壓力更為分散。
薛洪言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如果未來幾年有大額資金需求,提前還貸未必是最佳選擇」
提前還貸既是一個短期的資金選擇,也涉及長期資金規劃。提前還房貸會大量消耗流動性,購房人還要考慮未來幾年的資金規劃。
對很多人來說,房貸是唯一一個具備較低的成本、較長的期限、較大的額度的貸款,如果未來幾年內有大額資金需求,那麼提前還房貸也未必是最佳選擇。
張大偉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
「3年內沒能力還清,不建議用經營貸消費貸提前還款」
整體看,提前還款才是開始,只要存量房貸不降低,6%—7%的利率和新增房貸3%的利差巨大,社會各種投資收益率持續降低,定期存款3.1%的大額存單都需要排隊搶,這種情況下,未來幾個月提前還款會繼續明顯增加。
當下存在大量的經營貸與消費貸挪用提前還款,但如果沒有3年內還清的能力,不建議使用。畢竟你很難知道政策當前非常寬鬆,會不會過段時間又開始收緊。
如果你已經預留了3個月以上的月供,而且有穩定的工作,建議余錢可以提前還款。
本篇作者 | 李夢清| 當值編輯 | 武新月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主編 |鄭媛眉| 圖源 | VCG
從投資者+企業家雙重身份出發
與3000名同學一起解讀巴菲特
點擊下圖立即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