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魯迅的文章,只是就這件事看這件事,並沒有真正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真正思想。
後來看了《孔乙己》,又看了《祝福》,慢慢地明白,魯迅先生的筆就像一把刀,深深地扎在國人的心窩上,對當時的社會有很強的批判性。他描寫的人物,表面上看起來荒唐可笑,仔細看卻有很強的諷刺意味。
魯迅越是客觀冷靜的筆調,越是能讓讀者產生強烈震撼效果。
在趙太爺身上前後表現出兩種不同的嘴臉,形象生動,細緻入微表現了趙太爺的勢力,刻薄的本性,眼中只有利益,根本沒有半點人情味。
封建時期是男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下。封建思想對當時女人的毒害非常深刻,很多女人都想立貞潔牌坊,吳媽雖然是寡婦,但是也想立貞潔牌坊,對於她來說名節大於一切。在思想上壓迫了她們的情感,不能得到釋放。
這是由於當時封建時期,對女性的思想禁錮,特定的社會背景所決定的。
假洋鬼子是地主資產階級出身的投機分子形象,以錢太爺的兒子為代表。
他之前上過是洋學堂,去東洋呆過半年,自認為喝過洋墨水,有知識,有文化,走路昂首闊步,裝出紳士派頭,覺得高人一等。
明明是中國人,卻穿著洋人的衣服,還偏偏要裝上假辮子,一幅不倫不類的樣子。
後來白舉人聽說要革命,連夜將五箱財物送到趙太爺家保管。說明了趙太爺和白舉人是同一階級的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這句口號果然有用,趙太爺他們都開始對他有敬畏之心,那一刻他開始覺得洋洋得意,所以他認為喊口號還不夠,還要再做點其他的事情。
1. 經濟上的局限性
2.政治上的局限性
3.思想上的局限性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