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否學佛,這3種話都要三思,不可亂說!

2023-06-16     愛你三年

原標題:無論你是否學佛,這3種話都要三思,不可亂說!

因此,學佛人首要注重因果循環,需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嚴守「身口意」三業,使其儘量不造或者少造惡業,將來才會獲福無窮。今天我們探討有關口業的問題,這常容易被人忽視,因為按照眾生的習氣,往往是張嘴就來,絲毫不考慮後果。而言語一出,便覆水難收,一傳十,十傳百,尤其是當下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驚人,一旦於人於己不利,所造作的口業可謂十分嚴重,不可不慎。

無論你是否學佛,都請重視因果,從利人利己的角度管好自己的嘴,下面的這三種話在說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切記不要亂說。

第一種話:不譏他過

《無量壽經》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佛陀教導我們要守好自己的口業,不要隨便宣揚他人的過失。常人道:人貴有自知之明。每個人無論他的身份地位如何,都是有自尊心的,都應該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己如果做錯了什麼事,即使還沒有造成不良的後果,心裡多少都會感覺到慚愧與懊悔。

因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即使是那些十惡不赦,作惡多端之人,他們也都是有良知的。為什麼說那些真正犯了罪之人整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呢?是真的害怕被「抓」,被「懲罰」嗎?是,但卻不完全是。因為他們內心也一定有深深地自責。所以,對於他人的過錯,可以從側面提醒,甚至於單獨的訓斥,督促其改過,但是一定不要當著眾人的面去大肆宣揚,或者藉此詆毀,攻擊他人,這是一定要注意的。

第二種話:不打妄語

我們常聽說「出家人不打妄語」,對於在家人來說,妄語也是一定要杜絕的。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本分。把人做好,把事做好,於人於己都問心無愧。不要為了達到自己的一己私慾,而編造出謊言,坑蒙拐騙,即使得到了暫時的利益,也始終不會長久,損壞了自己的名譽和形象,損失了人脈資源,這是任何既得利益都無法補償的。

第三種話:不揭露他人隱私

每個人都希望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一定有不願意讓人知道的隱私。如果他人將隱私之事告訴了你,那一定是出於對方對你的無比信任。又或者自己在有意無意之中得知了他人的隱私,就一定要守口如瓶,不可再向第三者揭露。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質。

將心比心,如果自己的隱私暴露出去,一旦得知是誰造成的,我們也會恨之入骨。尤其是那些難言之隱,糗事,羞愧之事等等,如果暴露出去會嚴重傷害自己的自尊。古人告誡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是自己不願意做的,也不要強加在他人身上。

人與人之間其實存在著莫大的差別,有的人可能不以為然之事,在他人面前就會顯得重如泰山。因此,與不同的人交往是一種藝術,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斷,凡事三思而後行,嚴守自己的「身口意」三業,無論於人於己都是有莫大的益處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81726120130466d167cc42eb320ca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