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在4萬多年前就會編繩了,其腦力或許與現代人類相當

2020-04-11     想法捕手

以智慧生物自居的我們,或許都有一種「天然傲嬌」的習慣,時常身陷事後歸因的邏輯泥潭之中而不自知。比如,我們自詡萬物之靈。

在芸芸眾生的日常生活中,這套邏輯依然適用,更別說針對那些早在4萬年前就已經消亡的人類表親——尼安德特人。

在過去幾十年里,我們對尼安德特人總有這樣一種刻板印象:他們如同一群帶著棍棒蠻沖直撞、頭腦愚昧的「野獸」,整天肆無忌憚地互相毆打。

然而,尼安德特人真的是一群未開化的蠻夷嗎?

刻板印象的破碎與新證據的發現

事實上,對於尼安德特人的認知早已有所改善,但我們仍然繼承著這樣一種觀念,即那些已經滅絕的原始人一定都過著危險且暴力的生活。這一切或許源於早期對他們骨骼的粗狂描述,以及對骨骼上傷痕的揣測。

尼安德特人在4萬多年前就會編繩了,其腦力或許與現代人類相當

尼安德特人(左)和現代人(右)類骨骼。

我們腦海中有這樣一幅圖景:生活在冰河時代的尼安德特人過著狩獵與採集的遷徙生活,各種危險使得意外死亡頻繁發生。作為獵人,受到熊和土狼等危險食肉動物的攻擊也是家常便飯。那麼,尼安德特人理所應當具有「崇尚暴力」的社會行為。

面對自然的野蠻對待,尼安德特人似乎只能野蠻以對。

是的,尼安德特人的生活很艱難,但並不意味著,他們當時的生活就一定很暴力、血腥或殘忍。

最近科學家就發現,尼安德特人其實也會做一些極其精巧的技術活。

在法國南部工作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尼安德特人編織的繩子碎片,可以追溯到41000多年前。這成了考古記錄中古人類使用纖維技術的最早證據,也進一步證明了已經滅絕的尼安德特人具有非凡的認知能力。

尼安德特人會使用膠水,穿鷹爪作為珠寶,用羽毛裝飾自己,也學會了生火,開始用貝殼在洞穴里畫畫……如今我們又可以在這份尼安德特人的報告中加上使用纖維編織技術。

用焦油製成的「尼安德特膠」


有割傷痕跡的孤鷹腳趾骨


64000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洞穴畫

這份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上關於尼安德特人的最新論文,無疑令人印象深刻。

來自俄亥俄州肯揚學院(Kenyon College)的考古學家布魯斯·哈迪(Bruce Hardy)是這份報告的第一作者。他認為這些進一步的證據表明,尼安德特人在腦力上與現代人類相當,這些用纖維編織的繩子,證明了尼安德特人已經學會了如何極大地利用有限資源,甚至具備了構建語言的認知能力。

編繩與語言的關係

想想我們日常是怎麼編繩子的?

首先,你要把一些植物纖維搓成一股紗線;其次,再把多股紗線擰成一條繩子;最後,還可以把多條繩子擰成一根更粗的繩索。這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沒有前面的步驟,我們就做不成繩子。

這一過程與語言的形成也非常相似。沒有單詞,我們就沒有句子,沒有確定傳達意義的聲音,我們就不能形成語言。因此,編織繩子和對繩子的認知能力與創造語言和對語言的認知能力非常相似。這至少說明了尼安德特人有不弱於現代人的認知能力。

在這一發現之前,最古老的紡織和繩索技術的直接證據來自以色列太巴列湖沿岸的古人類遺址(Ohalo II)。當時發現了幾根由纖維順時針擰成的繩索,大約可追溯到19000年前,並與現代人相關聯。

Abri du Maras的挖掘地點。影象:M-H. Moncel

這次尼安德特人編織繩子的發現,源自法國南部的Abri du Maras遺址。Abri du Maras遺址是一個早已記錄在案的著名尼安德特人居住遺址。在之前考古學家也在這裡發現過尼安德特人使用單一天然纖維製作紡織品的證據,但卻無法確認。而這次之所以能確認,是因為它是由多個纖維纏繞成紗線,然後再擰成一根繩子。這明顯是有意而為之了。

此次發現的繩子碎片長約6.2毫米,寬0.5毫米,由三股紗線擰成,連在一個60毫米長的舊石器上。作者推測,這根繩子要麼是用來纏繞一個如薄片狀的工具把手,要麼是從一個袋子或其他用來搬運刀具的裝置上拿來的。

通過測定發現這根繩子的地層,可以將其追溯到4.1萬到5.2萬年前,而這個時間段現代人類還沒有到達該地區。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西班牙羅維拉-威爾吉利大學(Rovira i Virgili University)和其他機構對這項研究作出了貢獻。

尼安德特人或許已經具備了四季認知與數學能力


尼安德特人繩子的顯微圖像。影象: M-H. Moncel

通過光譜分析和顯微分析,表明這根繩子的纖維素可能來源於一種不開花的樹的內部樹皮,如針葉樹或一些常青樹。

所以如果要製作這樣的繩子,尼安德特人需要在春季或初夏,剝去一棵樹的外皮,以便刮掉裡面的樹皮,然後再將這些樹皮浸泡在水中一段時間後分解出單獨的纖維來,才能利用它們來製作繩子。

這意味著尼安德特人對這些樹木及其生長規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至少具備對季節性的認知,而且也開始掌握一些基本的計算技能,以及有了數學觀念,比如對配對、集合的理解。

正如作者哈迪所說:「要製作出這樣的紗線或繩索,你必須了解一些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字對和數字集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繩子的結構。三束纖維被擰成紗線,或成股,然後向相反的方向扭曲,擰成一根繩子,一組三股比兩股產生更強的繩子。然後兩對或一組繩子可以被擰成更大更結實的繩索。「

現代亞麻繩的絞線結構特寫。版權歸屬S. Deryck

會進行如此複雜的思考,顯然證明尼安德特人已經是一群技術高明的人。與此同時,尼安德特人還初步形成了各種社會結構,所以他們肯定不是以往被描繪成的「暴力野獸」。

然而他們卻在大約四萬年前開始滅絕,鑒於這個令人深刻的認知能力,尼安德特人到底如何滅絕的,也變得更加神秘了。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stone-age-string-strengthens-case-for-neandertal-smart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6e9cXEBrZ4kL1Vioh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