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童年要給孩子快樂」的家長,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2023-08-30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崇尚「童年要給孩子快樂」的家長,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幾個朋友聚會,說到孩子時,一位朋友輕鬆一笑:我的孩子放假玩遊戲玩瘋了,很快就要開學,他暑假作業一點都沒寫,不管他了,難得輕鬆,讓他快樂個夠。

近幾年,"給孩子快樂"的呼聲越來越高,不少家長在看了太多孩子患上抑鬱症的報道後,心理發生很大改變,他們再也不敢嚴格要求孩子了。

有的家長對孩子聽之任之,說只要孩子過得快樂就行。有的家長乾脆躺平,美其名讓孩子順其自然成長,自己也樂得輕鬆,自在。尤其是孩子放假的時候,不少家長更對孩子放手,讓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

只是,孩子快樂了,家長輕鬆了,但留下的後遺症卻太沉重了…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圖輕鬆,也是人性。

有一句話說得好:人,其實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沒有引導,沒有約束的孩子,很難長成天使的模樣。所謂的勤奮、刻苦和不懈努力,只不過是受環境影響,或明白道理罷了。

家庭教育,最根本就是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養育孩子,既不能圈養,也不能放養。

簡單給孩子快樂,後果很嚴重。

認識一位母親,僅僅給兒子放手一個暑假,兒子就像脫韁的野馬,跑上偏道,再也拉不回。

這位母親的兒子,乖巧、聽話,學習成績也不錯,母親曾引以為傲。

但當有人告訴她:"你無須在孩子身上花太多時間、精力,自由生長的孩子更好,更快樂」,當時她的事業也剛好步入上升期,工作日益繁忙,所以當暑假來臨,她做了一個決定:"放手孩子,給孩子一個快樂的假期。」

她把孩子寄養在自己父母家,自己全情投入工作。

她的父母,生活在小城鎮,倆人沒什麼文化。她的兒子到他們家,他們能做的,是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其它都做不了。

她的兒子到外公外婆家,開始有點不適應,覺得無聊。幾天後,他找到樂趣,拿外公的手機玩上遊戲,並一發不可收拾。

當外公要拿回手機時,他提出要外公給自己買手機,且不能告訴母親,外公為了孫子高興,稍微猶豫後,還是將一部新手機交到外孫手裡。

母親每一次打電話過來,不管是外公、外婆,還是兒子都傳遞一個訊息:過得很快樂。

當暑假結束,母親從老師那裡得知兒子暑假作業沒有完成。而此時的兒子,已不再聽話,不愛學習。

她不讓兒子玩遊戲,沒收兒子的手機,兒子卻拿自己的壓歲錢逃學去遊戲廳玩。

一個暑假,兒子完全變了樣!

這樣的狀況,怪兒子、怪外公、其實更應該怪母親自己。因為母親的放手,讓孩子沉寂的貪玩的人性活了起來。

還孩子快樂,不是放任孩子為所欲為。

復旦大學的錢文忠教授說過,教育里一定存在"痛苦",如果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快樂,就需要對孩子不停讓步,這會毀掉一個孩子。

金燦榮教授更直言:快樂教育不符合人性。

網上看過一篇文章《十年快樂教育換來慘痛教訓》,家長起初只有一個心愿:孩子開心就好,於是,孩子寫作業太累太難受,允許不寫;孩子想看動畫片,可以無條件同意,甚至可以因此上學遲到,理由是孩子尚小,不想強制壓抑,只願孩子快樂。

結果孩子依照自我意識野蠻生長,到了初中,老師和家長都已經很難調教。

家長的放手,換來的是沉重、慘重的教訓。

類似的例子,現實生活中很多。

為了孩子所謂的"快樂",放任孩子不學習、玩遊戲、荒度時間,孩子的知識儲備和思維方式,必定一定程度落後和退化。

家長該如何給孩子快樂,讓孩子長成期待的樣子。

首先,家長不能躺平,不能放手。

既為孩子監護人,就要對孩子盡心盡責。讓孩子快樂成長無錯,但對孩子引導,督促必不可少。要做到這兩方面,家長一定更為辛苦。

自古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一個"勤"字和一個"苦"字道出了求學的不容易。家長不應為了孩子快樂讓孩子放棄求學的認真,而是要引導孩子找到學習的快樂,並樂在其中。

要了解孩子的需求,清楚孩子快樂的點。孩子貪玩中往往有滿足好奇心,有求勝心理,有尋求刺激的慾望等,家長要善於發現,並善於往學習上引導,努力給孩子快樂的感覺。

對孩子出現的不規範問題和各種偷懶躲避,家長要給予較正和阻止,而不是擔心孩子因此不快樂放任自流。

要給予孩子適當的空間和一定的自由度,讓孩子感到被尊重和被理解,從而更願意溝通,更容易接受教育。

要跟孩子建立起共同的興趣愛好,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如讀書、做手工等,通過這些共同的興趣愛好,讓孩子遠離遊戲和粗暴低級玩樂。

其次,家長要跟著孩子一起快樂,一起成長。

現代的孩子接觸面廣,且科技發達,各種不良的誘惑幾乎無處不在。可以說,家庭教育的難度有增無減。家長不應因此而焦慮,把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

家長要懂得並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坦然面對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異常"。同時不急於求成,孩子不同年齡段,心智發展不同,學習內容需要順序漸進。家長不能"拔苗助長",唯有如此,才能給到孩子學習的快樂。

興趣是"快樂"的源泉,也是孩子學習動力之一。家長要給孩子的興趣愛好提供支持,並注重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讓孩子的快樂轉移到學習上。

讓孩子愛學習,並快樂學習,家長往往要付出更多,而且自身也要不斷學習,既懂得人性的弱點,也知道孩子的成長規律。同時時刻記住:簡單給孩子快樂,只會毀了孩子!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549f75265c23439e7090e6e310392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