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學老師的講述:這樣的孩子,最不受班級孩子喜歡

2024-01-21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一個小學老師的講述:這樣的孩子,最不受班級孩子喜歡

一個小學老師的講述:這樣的孩子,最不受班級孩子喜歡

我曾經是位小學高年級老師,長期擔任四、五、六年級孩子的班主任。

我發現,班上總是和別人發生衝突的孩子,來來回回就那幾個;大多數孩子不喜歡的孩子也特別少。

有個女孩子,我印象很深,特別惋惜。

我們就叫她小靜吧。

小靜長相乖巧、成績很好、多才多藝、文靜敏感一看就知道是家長寵著、有用心培養著長大的孩子,如果只是這樣當然不是惋惜的原因。

就是這個小靜,是班上和同學發生衝突最多、大多數不那麼喜歡的一個孩子。

我很奇怪,開始仔細、留心觀察起來,我發現她跟別人發生一些矛盾的小細節。

有一次矛盾是小靜和同桌男生的,同桌男生推她在地上,罵她「瓜娃子」(罵人的話),還把她的書從三樓教室扔到到一樓。把兩個孩子叫到面前時,小靜哭得稀里嘩啦,怒目圓睜,一句話不說;男孩子則喳喳的不服氣說「活該,誰叫她碰掉我的書不撿起來」,另兩個同學跑來幫腔「就是,是小靜先碰掉書,對不起都不說一個」「就是嘛,就是嘛」......

還有一次大課間,同學們小跑著去操場做操,我站樓梯口,看到人多有個同學被小靜踩了一下,小靜假裝沒看到、目不斜視跑到前面去了,被踩的同學停頓一秒朝小靜吼了一聲什麼......

還有一次學校組織出去玩,在一個農場挖紅薯,小靜褲子沾好多泥髒了,五六個女生群而嘲笑「醜八怪」、「醜人多做怪」......其實,很多孩子衣服都搞髒了。

作為老師,作為大寶14歲、二寶3歲的媽媽,我的心無比疼痛。我開始頻繁與小靜家長談話、與小靜聊天,慢慢的,我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家長的過度期望,導致的小靜:無謂的要強,表像歸結為一句話是:已經10歲、11歲的小靜,不會說、說不出,那句最簡單的「對不起」。

小靜的案例後面可以再提,今天以小靜的例子作引子想和大家分享的是:

「對不起」真有這樣重要嗎?

怎麼能讓孩子會說、愛說「對不起」?

家長應在孩子那個時間段里陪孩子完成這項訓練?

「對不起」真有這麼重要嗎?

是的,真這麼重要!

從懷孕時知道是女兒開始,小靜父母就有個想法無比堅定,自己的女兒是掌上明珠,要富養、貴養、嬌養、她得是才女、她要事事比別人強、她優秀得像太陽,別人只能仰望。在家的時候是父母的寶,出嫁後是丈夫的寶。自己的女兒要嬌貴、傲嬌、優秀一輩子。必須的。

所以,當小靜2、3歲開始搶小朋友的玩具、推推小朋友、朝小朋友踢踢、坐滑滑梯不排隊、果汁弄髒小朋友的衣服......小靜的父母,會假裝沒看到,如果小朋友家長說起,就抱歉笑笑,但內心或多或少的其實有些小得意,「女孩子,就是要強勢點,強勢點好,長大才不被欺負」!

家長的這種「唯我女獨尊的想法」,是小靜後來很多很多不快樂的根源,或可說是不幸的原因。原諒我用「不幸」這個詞。事實真有這麼沉重。小學時光,多麼美好,孩子們本應如生機勃勃的小樹和花朵,有溫暖的陽光、香甜的水分、在同伴的玩鬧中自由快樂成長。而小靜感受到的是:

「我語文很好,但數學沒有***好」

「我只是不小心碰掉了**的書,他竟然直接丟我的書,好可怕」

「**能唱好聽的歌,我......好像不行」

「他們仨一起做手工,竟然不叫我」

11歲的小靜,過早的嘗到了生活的「無可奈何」,我很擔心再以後,會自卑嗎?會不想出門嗎?會不會不敢不願和同學們更多交流呢?不知道。

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馬連柯說過:如果在幼兒期,不能合理的教育孩子,使他們養成良好意識和行為習慣,那就給以後的教育帶來幾十倍、幾百倍的困難。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調查分析了無數成人犯罪大案,卻從這些人幼時找到了原因。

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說:「缺乏認錯精神,以後是會吃大虧的。」

所以,聰明的家長們,孩子會說「對不起」真這麼重要!

怎麼能讓孩子會說、愛說「對不起」?

我經常看見有種小場景,2-3歲的小朋友走在路上不小心摔跤了,大哭,陪著孩子的大人立馬抱起孩子,然後蹲下,手拍打地面「哼,打你,拌到乖乖了;打你,誰叫你拌到乖乖;看你還敢不敢拌到乖乖」之類的話,慢慢的孩子就不哭了。

這種思維,家長朋友們稍一回想,立馬能找到一百種相似因果的場景。

每次看到,我心裡都忍不住嘆息「唉,家長沒有意識到凡事自我歸因的重要,錯過了一次很好的教育」。

我的小兒子,西西,三歲,也常發生類似的事情,我們家的做法是:

淡淡的牽起來,然後蹲下,

「呀呀,西西摔跤了,是跑太快了是不是?額頭疼不疼?肯定把地面也碰疼了,來,媽媽吹吹(呼呼),我們也一起給地面呼呼,好不好?」

「呀,西西撞著了,沒關係,我們下次小心點,好不好?」

「遭了,西西,我們把花盆碰到了,沒關係沒關係,花花,對不起,我們扶你起來,下次我們西西會小心的,你別生氣」

無論是孩子遇到高興的事,不高興的事,陪著孩子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並引導孩子感知別人的不高興並真誠的感到歉意。

這是一件教孩子學會並真誠的說「對不起」多好的機會啊

從蹣跚學步開始,孩子長大得摔多少次、碰多少回啊,這是孩子長大的必經的自然過程,這更是老天爺給孩子整個人生最好的禮物,只可惜一些家長沒有收下,或是代替孩子拒絕了。

家長應在孩子那個時間段里陪孩子完成這項訓練?

越早越好!

能多早就多早!

但,如果孩子已經到了像小靜這個年紀,也一定要記得 亡羊補牢。

我給小靜選了一個性格特別溫和、會隨時說「說不起」的男生做同桌,遇到集體活動時,讓他們倆作主持人,讓他們每天下午放學後在教室練習主持,背台詞。有一個沒有背好,都得重新背。我在下面看著。

剛開始,小靜背錯了,兩個自然而然的重新背;男生背錯了,男生馬上說「對不起」,兩人重新背;

再後面,小靜背錯了,心虛的看一眼男生,兩人又自然而然的重新背;男生背錯了,男生馬主說「對不起」,兩人又重新背。

後來,小靜背錯了,會低頭不敢看男生,輕輕的說一下「對不起」,男生會說,「沒事」;

再後來,小靜會看一眼男生,稍大聲說「對不起」

再後來,小靜會自然的看男生「呀,又背錯了,對不起」

再後來,小靜會笑著懊惱的看男生說「對不起,對不起」......

這時的我在幹嘛?我在欣慰的笑。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cd5c2060dd7dd2b40a305a03c24c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