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讀呀
01
周末,我帶小小費出去曬太陽。進入初冬,陽光出乎意料地燦爛。道路兩旁的銀杏樹,紛紛落下金黃的扇葉。經過前一夜大風,道路兩旁積累了厚厚地一層金色葉浪。
小小費淘氣,一下就蹦了上去。新買的鞋子就埋沒在厚厚的葉子裡,踩得沙沙響。我剛想要阻止他,告訴他別弄髒了鞋,想到一個詞「控制欲」,趕緊提醒自己——隨他去好了,讓他做快樂的事情。
小小費如魚得水一樣,行走在金色葉浪里。葉子夠厚,每走一步,都要踢開翻飛的葉片。「你好像在金色的大海里一樣。」我說,同事,我真切地能感受到他的快樂,那麼「恣意妄為」。如果要求嚴格的父母,或者家有老人,比如我家姥姥,下一秒肯定會把他拉回到馬路上正常行走,「你的鞋是剛買的!」他們可能更在意這個。
做一個控制欲小一點的家長,很難。
最近,看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動畫短片,叫《繼承者》(Inheritor),這是泰國一所大學的3名大學生製作的。片子不長,只有3分鐘,但是畫面以暗沉為主,全片0台詞。看著看著,仿佛看到自己的童年。片子表達了一個主題:控制欲太強的父母,正把孩子變成傀儡。
一間屋子裡,鏡頭閃過一張溫馨的全家福。然後,照片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獎狀、越來越多的獎狀。
原本屋裡有的玩具,也被拿走了,放上了新的獎盃。一個遊戲機被合上蓋子,一雙手拿走了它……
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都沒了,玩具、遊戲消失殆盡,替換上硬邦邦的獎狀和獎盃,角落裡的男孩嘆了口氣。這時,男孩的眼光停留在一個小盒子上,上面寫著「dream alan」,那裡也許有小男孩的夢想吧,剛要打開盒子,父母的雙手又拿走了它。
這一切都是小男孩希望的嗎?當然不是,他渴望宇宙,想成為太空人。而他的父母只想讓他不停拿獎,最終男孩機械地完成著父母的希望。鏡頭拉遠,出現驚悚的一幕,父母通過操控手中的絲線,把男孩變成了自己的傀儡。
更讓人背脊一涼的,是男孩父母也是這樣的長大的。他們只不過是繼承了父母的「控制」而已。
02
何為控制欲?
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控制欲,是一個心理學術語,是指對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個人在一定程度上的絕對支配,不允許意外或者是有其他差錯,對於人來說指對她/他絕對的占有,思想上行為上都不允許有違背你的意思。
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想要控制住一些事物或其他人。通常內心有較強不安全感的人控制慾望也強烈一些,那些謹小慎微、追求完美、心裡總不踏實的人更希望控制別人。控制欲強是內心恐懼的表現,也是極度沒有安全感的表現,通過控制一些人或事物來給自己帶來安全感。
對於當今的家長來說,控制欲來源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不確定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在未來成功贏得競爭,這份焦慮感往往讓家長認為:自己需要時刻謀划著孩子前進的道路,以便於讓孩子少走彎路。
這樣做的劣勢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孩子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在每做一件事之前都要詢問家長的意見:他不敢做決定,變得優柔寡斷。
我的大學同學蕾蕾,就有一個超級控制欲的母親。每天,要和媽媽通一次電話。期末考試要按時彙報複習進度。即便細到買一件什麼樣的衣服,都需要母親說「可以」,她才會買。等到她畢業工作,準備結婚時,她的媽媽會插手她的一切,包括結婚日期、請客桌數、婚房面積以及各種瑣事。
最終,導致她的丈夫非常憤怒和反感。要不是兩人感情很好,男方差點就悔婚了。
可能是她母親漸漸意識到這樣做的影響,選擇稍微放手。結果蕾蕾自己反而不適應了,她已經養成了早請示晚彙報的習慣。先生教給她一筆錢,她一個星期就花光,根本沒想過要理財——缺乏自控和生活自理能力,這部分本該自己養成的能力,一直被她媽媽代勞了。
03
前段時間有一部流行劇《小歡喜》,其中幾位母親里,最招人喜歡的一位媽媽是劉靜。在季勝利和季揚揚緊張的關係中,劉靜起了不少的緩和作用,而當英子面對巨大的壓力時,劉靜阿姨的從旁指引也無疑是英子人生中的一道溫暖的光。
劉靜就像冬日裡一瓣溫暖的橘子,是配著曲奇的熱茶,是一位難得的好的母親。
對於孩子來說,家長要做的,是當好把舵人,在關鍵時刻給予孩子輔導和提示。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那麼就要學會放開手,別直接告訴孩子要怎麼做。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鼓勵他們和家長交流,引導他們做正確的事。
如果你是一個有控制欲的家長,或者你家裡有控制欲較強的長輩,如何減輕控制欲?
重新認識和評價
控制欲來源於焦慮感,焦慮感增強了內心的控制欲。首先要重新認知教育這件事,告訴自己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只要在安全的環境下,給孩子去探索世界的權利。畢竟他還是個孩子嘛。接納孩子在與世界交往過程中,展示出來的不足和缺點,不要人云亦云,讓自己的評價體系更加完善。
少講道理、少囉嗦
如果一個人天天說「這不可以、那不行」,想必你自己也很苦惱和煩躁。與其跟孩子喋喋不休講道理,不如讓他們切身體驗。我有一個朋友即使如此,有一次,她的孩子把鞋子穿反了。控制欲強的父母會趕緊糾正,或者告訴孩子「趕緊換回來」。這個朋友卻說,不用嘮叨,他自己穿反了鞋,他自己不舒服,發現不舒服,他自己就會換回來。講那麼多廢話幹什麼?
把孩子視作獨立個體
必須明白: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擁有具有獨立的思想。並不是說,自己生養了孩子,他就屬於你。孩子不過是藉助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上。年幼的他由父母撫養,總有一天要獨立生存。到那時,你希望孩子可以展翅高飛,還是帶著孱弱的翅膀,只能在地上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