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期,德軍敗局已定,羅斯福為什麼還要大量援助蘇聯

2023-04-24     史密記

原標題:二戰後期,德軍敗局已定,羅斯福為什麼還要大量援助蘇聯

蘇德戰爭爆發以後,美國就將蘇聯納入了《租借法案》的援助範圍,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援助,為蘇聯取得蘇德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美國對蘇聯的援助一直持續到了二戰結束,日本投降。

二戰後美蘇進入了冷戰,有些人覺得美國應該早些停止對蘇援助,不讓他坐大。不過二戰後期德軍雖然敗局已定,但是困獸猶鬥,加上還有一個日本要打,羅斯福不想多死人自然就只有繼續援助蘇聯,以借重他的力量。

確實從43年開始,德國就已經沒有勝算了。而在美英聯軍在諾曼第登陸以後,德國的失敗更是指日可待。不過希特勒並不甘心失敗,繼續指揮德軍負隅頑抗,美軍打的還是非常艱苦。

而在太平洋戰場上也是類似的情況,雖然美軍已經占據了戰略主動權,但是日軍的抵抗還很頑固。在一些島嶼攻防戰中,受軍國主義思想嚴重影響的日軍往往戰鬥到最後一個人,美軍的損失也不小。

對於羅斯福來說,此時勝利已經是定局,並不擔心,但是如果美軍傷亡太大的話對於,在政治上自己將處於非常不利的地步。而減少美軍傷亡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盟友的戰鬥力,讓他們牽制德國、日本的軍事力量。

在這些盟友中,蘇聯是實力僅次於美國的一個。雖然蘇聯和美國意識形態不同,但是此時對於美國來說只要能幫助自己擊敗德國、日本,壓根不在乎雙方的這點分歧。

由於蘇聯在戰爭初期損失很大,在戰爭期間又動員了大量的人力參軍,對生產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美國的物資支援,勢必會影響到蘇軍的戰鬥發揮。因此在蘇德戰爭爆發以後,美國就向蘇聯提供了大量援助。此時援助自然更不能停,否則蘇聯一旦減緩攻勢,德軍可以抽出兵力投入西線,美軍的壓力就大了。

至於未來和蘇聯的關係對於羅斯福來說問題不大,畢竟美國國力本來就比蘇聯強,而戰爭對蘇聯造成的損失遠大於美國,西歐國家也肯定會站在美國一邊,蘇聯的威脅並不大。更何況對羅斯福來說,戰後誰當總統還不一定呢,自己何必操這份心,先解決眼前問題最重要。

所以美國對蘇聯的援助一直沒停,甚至在德國投降後,為了讓蘇聯儘快對日本宣戰,美國還是一樣繼續給蘇聯援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46f6f0c98be81c3c1c561d3622e70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