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財說
ST花王6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涉及重大訴訟,涉案金額1.04億元。起訴方則是正計劃向萬億城商行奔進的長沙銀行。
據了解,原告長沙銀行湘潭分行要求韶山項目公司立即償還本金1.04億元按合同的約定支付原告利息、罰息合計80673.6元,判令其餘被告對上述借款本金、利息、罰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另外注意到,此前,華夏環宇申請對ST花王控股股東花王集團進行破產重整。5月20日,ST花王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花王集團轉發法院下達的《民事裁定書》,法院裁定受理華夏環宇對花王集團重整申請。
長沙銀行能收回本金的幾率有多大,目前來看似乎不確定性很大。
對公發展快速 風險如影隨形
與國有行和全國性股份制行不同,城商行的地域依賴和限制比較強,這也決定了城商行發展能力與當地的經濟發達程度高度相關,同時由於各類銀行定位仍存不明的原因,城商行和國有行、股份行爭搶大客戶、大項目也是常態,甚至有的農商行也加入到大客戶、大項目爭搶中。
但城商行畢竟體量規模和國有行、股份行相差較大,在爭搶大客戶時底氣沒前述兩類銀行足,如想搶到優質大客戶,銀行就需要做比較大的讓利,盈利空間就會壓縮,如果想保證銀行自身的話語權、有一定盈利空間,此時大客戶、大項目的資產質量就大機率需要打個折扣,項目風險也會有一定程度增加。
從長沙銀行近年來曝出的風險問題也能窺得一貌。
前文所提到的ST花王是一案例,且該案例還屬於長沙銀行大本營地區。ST花王拖欠銀行貸款不止長沙銀行一家,據公開資料,截至5月24日,ST花王到期銀行貸款超2億,同時該公司一季度凈虧損,2021年報還被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ST花王經營惡化、資金緊張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這樣的客戶對金融機構風險管控能力有著較高要求。
作為城商行,長沙銀行經營地域範圍主要在湖南省,更進一步,最主要在長沙市。從貸款投放地區來看,湖南省貸款投放金額2021年末占比為97.98%,其中長沙市內貸款占比為56.99%,長沙市外湖南省內貸款占比40.99%。長沙銀行也突破了地域限制,向省外有些許延伸,但不如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等城商行在省外布局力度大,其僅在廣東有分支機構布局,2021年在廣東的貸款投放占比僅為2.02%,較2020年占比還有下降。
貸款按地區劃分占比情況
圖片來源:長沙銀行2021年年報
在省外發展緩慢其實是必然的,一家體量不大、知名度不高的城商行到省外發展,被接受度必然會打上折扣,多數城商行到省外發展時,基本首選就是主打對公業務,零售的道路在省外過於漫長且艱辛。
資料顯示,長沙銀行廣州分行成立於2011年4月8日,至今有11年了,從時間上看,該分行成立時候正值監管批評城商行異地擴張激進的時候,推論猜測下,長沙銀行沒能有更多的省外分支,或許是因為錯過了城商行異地擴張的幾年黃金期。
要說長沙銀行在省外經營也算謹慎,對公客戶選擇也有原則標準,但仍會踩雷。近兩年踩雷較大的就是恆大,在幾年前,能將恆大列入客戶名單,不能說不優質。
踩雷恆大始於2019年4月,彼時,長沙銀行廣州分行與恆大智能汽車(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大智能」)簽訂《授信額度合同》,向恆大智能提供15億元的授信額度,後又與深濤生活服務(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濤生活」)簽署了《最高額保證合同》,深濤生活為15億元作最高額連帶責任保證擔保。貸款涉及8份合同,到期日均為2027年4月28日。
然而,2022年3月8日,深濤生活大股東由恆大汽車產業園投資(深圳)集團有限公司變更為中航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信託」),長沙銀行廣州分行獲悉後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恆大提前履行保證責任,歸還全部剩餘貸款本金13.99億元、利息9.31億元(計算至2022年3月21日)。
2019年長沙銀行向恆大智能提供15億元貸款時,深濤生活尚擁有土地和房地產項目,包括廣州南沙萬頃沙板塊的陽光半島。而被中航信託接手後,原深濤生活名下的土地、房產等「花落誰家」就未可知了。
這類糾紛扯皮起來時間則不會短,銀行方勢必要投入人力精力進行處理。
據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長沙銀行作為原告未執結的訴訟標的超過1000萬元的訴訟案件合計90件,涉案金額合計44.05億元。超過1000萬元的貸款,對於城商行來說基本就都可以列為對公貸款。
從對公客群看,截至2021年末,長沙銀行對公有效結算戶為12.6萬戶,同比增長25.7%,全省上市公司客戶覆蓋率達80%。本行對公存款餘額2830.8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00.09億元,增長3.67%;對公貸款餘額2019.8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08.54億元,增長18.03%。
逾期增長 高管大變動
長沙銀行經營狀況在同類上市銀行中算得上中上。
2021年該行營收和凈利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資產規模達達到7961.50億元,接近8000億,今年一季度末資產規模突破8000億。
5月25日,是長沙銀行25周年行慶。長沙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小中表示,下一步,長沙銀行將進一步發揮地方銀行主場優勢,深度參與「強省會」戰略和長株潭都市圈發展,錨定「百千萬」戰略目標,將長沙銀行打造成為資產規模過萬億的城商行標杆,在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揚帆致遠、再開新局。
綜合近期消息,城商行似乎對資產規模破萬億有種執念。中原銀行剛剛吸收合併了3家質地並不優良的城商行,不過因此次合併,其資產規模突破了萬億,並成為該行一個宣傳的噱頭。成都銀行也在號稱衝刺萬億。
無例外,長沙銀行營收主流還是利息凈收入,占據絕對地位,同時2021年其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7.69%,此外該行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增長也較多,同比增長超3成,且手續費及佣金各項全面增長,倒是沒有瘸腿。
該行生息資產收益率下降,計息負債成本則略增,造成計息負債成本增的原因是同業負債成本增加的推動,由此其凈利差下降也就順理成章。
投資收益下降超兩成,該行稱是由於非貨幣基金投資分紅下降導致。
資產質量方面,水平尚可,但仍有繼續上升潛在風險。2021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20%,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占比1.98%,較上年末下降0.7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97.87%,較上年末上升5.19個百分點。數據水平在上市行中處中游位置。
不過其不良貸款餘額還在增長,次級類、可疑類貸款均增長,尤其是可疑類貸款同比增長超7成,關注類和可疑類的貸款遷徙率均增長,意味著該行不良和損失貸款增長的風險加大。
重組貸款餘額38.62億元,較上年末下降22.39億元,重組貸款在貸款總額中占比1.04%,較上年末下降0.9百分點。不過逾期貸款增長,且各類期限的逾期貸款均增長。
圖片來源:長沙銀行2021年年報
股權被質押凍結,甚至發生股東更迭等情形在地方銀行中並不少見,也是長期困擾因素,長沙銀行也有此困擾。根據2021年報,長沙銀行2021年末前十大股東中有6大股東的股權被質押或凍結。
去年該行董監高變動較大,至今正式行長仍未有消息。根據公告,去年11月,因工作變動,朱玉國申請辭去長沙銀行董事、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辭職後,朱玉國不再擔任長沙銀行任何職務。原行長趙小中接任董事長一職,並同時代理行長職責。
今年2月該行曾發布公開選聘行長一職,截至目前尚未有更新消息。
去年不少董事更替是因為換屆,不過其中有一位是辭職,去年4月15日,因工作調整,陳細和申請辭去長沙銀行第六屆董事會董事、董事會薪酬及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且不再擔任長沙銀行擔任任何職務。據了解,陳細和在長沙銀行擔任董事是由友阿股份。接替其董事職位的是賀毅,為友阿股份的副總裁、投資總監。
監事也有大變動,不過主要是因為換屆。高管層面的變動更受投資者關注,去年,長沙銀行有三位副行長、一位行長助理和首席信息官因為工作調整、達到自然離任年齡等而不再任職,同時又新聘任吳四龍、 楊敏佳、 張曼、 李興雙、 李建英為副行長, 其中吳四龍、楊敏佳(副行長) 、李興雙、李建英任職資格待監管部門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