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忙碌之中的毛主席,忽然接到了葉劍英從廣州打來的一通電話。
葉劍英告訴毛主席,當地群眾在進行土地改革的工作中,竟然無意間發現一個潛藏的國民黨少將。
現在,這個少將已經被送到了當地的人民法院,不明就裡的百姓群情激憤,還說要將這個人判處死刑。
葉劍英
這件事情乍一聽也沒什麼,因為,解放之後有大批的國民黨特務藏在大陸,伺機而動,想要協助蔣介石反攻大陸,群眾對這一類人非常提防。
何況,這個國民黨少將又的確是隱瞞身份,形跡可疑。
可毛主席一聽到這個國民黨少將的名字,立刻激動起來,並叮囑葉劍英一定要保護好這個人,立刻釋放他,還要給他在政府里重新安排工作。
當地群眾乍一聽這個安排,心中都十分驚奇,為什麼毛主席面對這樣一個國民黨的將領,非但不加以懲處,反而還給他如此高的優待?
不過,當政府公開了這位國民黨少將從前的事跡,大家也就理解了毛主席的做法,並對這個人佩服不已。
原來,這個被群眾誤抓起來的人名叫莫雄。
他有兩重身份,既是前國民黨少將,也是我黨潛伏在地下情報線上的英雄。
莫雄傳奇的一生,大概要從1907年開始說起。
那一年,他16歲,出身底層,備受壓迫,可是卻有著一腔救國救民的熱血。
在廣州掙扎求生的他,加入了孫中山先生創辦的同盟會。
對於這個年輕人,孫中山非常賞識,對他大力栽培。
在孫中山先生的安排下,莫雄打入了清軍的內部,作為內應。
不久之後,他便成功策反了一支清軍,帶領他們一起參與了黃花崗起義和後來的武昌起義。
在武昌起義結束之後,莫雄便成為了國民革命軍的連長。
1921年,莫雄又追隨孫中山討伐陳炯明的叛軍,立下了赫赫功勞。
於是,他剛剛31歲,便又被升任為少將旅長。
有這樣的資歷,莫雄在國民黨內部,算是很有威望的元老了。
在黃埔軍校創立之後,莫雄便認識了身為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
當時的蔣介石很會收買人心,而且口號喊的響亮,把自己偽裝成了孫中山先生忠實的擁護者。莫雄也被蔣介石的假面所矇騙,那些年,他和蔣介石走的很近。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一切只是蔣介石巨大陰謀的一環,沒過多久,蔣介石決定對粵軍開刀。
蔣介石借著廖仲愷先生被刺殺一案,向粵軍發難,先後解除了幾個重要將領的兵權。
莫雄當時雖然帶兵多年,可是,論政治手段他卻遠不如蔣介石。
蔣介石很快便宣稱,莫雄手下的部隊有叛變行為,還假傳命令,要求部隊繳械。
等莫雄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切都已經生米煮成熟飯了,莫雄手裡的兵權也就這樣收歸蔣介石所有。
成為了光杆司令的莫雄心灰意冷。幸好,他在國民黨內資歷深厚,蔣介石也不敢對他趕盡殺絕,在過去同僚的幫助之下,他還是在政府里謀了一個閒職。
莫雄
1930年,莫雄前往上海工作,沒想到就是這次上海之行改變了莫雄的人生。
因為在這裡,他恢復了和共產黨之間的聯繫。
其實在過去,莫雄和共產黨的關係就一向不錯。他雖然是國民黨人,但是從不覺得革命同志之間還有什麼黨與黨的分別,向來是真心把共產黨人當做朋友。
當年在黃埔軍校的時候,他更是和周總理等一大批共產黨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只可惜,蔣介石卻不如莫雄對共產黨這樣友好,他一心排除異己,更是不惜發動政變,對共產黨人進行大清洗,釀成了慘案無數。
當時,莫雄手中無權無兵,所以也幫不上什麼忙,一直深感歉疚。
這次莫雄來到上海,他過去的朋友劉亞佛得知消息,便趕來拜訪他。
劉亞佛曾在軍中給莫雄當過下屬,莫雄一直非常欣賞他。
而劉亞佛還有另一重身份,那便是一個共產黨員。
雖然在蔣介石的血腥鎮壓之下,兩黨之間的關係已經勢同水火,但是,劉亞佛知道自己這個老朋友為人忠厚誠懇,所以依舊願意與之結交。
而在拜訪了莫雄幾次之後,劉亞佛更是發現,莫雄心中對於蔣介石的暴政已經深感不滿,想要尋求一條新的救國救民之路。
劉亞佛認為,莫雄或許是一個突破口,所以便偶爾試探著和莫雄聊一些共產主義思想,而莫雄對這些思想深感認同。
他認為,現在依靠蔣介石等人,已經無法實現孫中山先生的理想了。
相反,若是按照共產黨的路線,說不準,中國還有出路。
莫雄很坦誠的將自己的這些想法,告訴了劉亞佛。
劉亞佛心中也大為感動,於是,他又給莫雄引薦了在上海的一些地下黨成員,算是把莫雄當做了半個自己人。
和這些共產黨員接觸日久,莫雄越來越覺得,自己在國民黨待下去,也是助紂為虐,不如棄暗投明。所以,他拜託劉亞佛幫自己聯繫黨中央,希望能夠正式加入共產黨。
而當時在上海負責地下黨組織工作的,正是被稱為特工之王的李克農。
李克農對於莫雄早有耳聞,且敬佩已久,莫雄這樣一個作戰經驗豐富的優秀將領,如果加入我黨,自然是如虎添翼。
李克農
不過,豐富的地下工作經驗讓李克農很快考慮到,如果莫雄留在國民黨內部,那對我黨的助力將會更大。
雖然現在蔣介石把莫雄趕出了國民黨的權力核心,但是,莫雄畢竟是國民黨的元老,在國民黨內朋友眾多,就算是蔣介石也不得不對他高看一眼。
而且,蔣介石現在正需要收買人心,更需要人手來幫助他圍剿紅軍,所以,莫雄在國民黨內部很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如果他能夠取得蔣介石的信任,那麼,會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幫到紅軍。
李克農同樣把這些考慮誠懇的告訴了莫雄,如果莫雄願意自然最好,莫雄不願意倒也沒什麼,我們歡迎他正式的加入共產黨。
李克農
對於李克農的建議,莫雄經過了反覆的思考,他一生為的是救國救民的宏願。
如今,潛伏在國民黨內部這個選擇雖然兇險,但卻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報國之道。
所以,莫雄很快給了李克農答覆:自己願意成為一名地下工作者。
而結果果然如李克農所料,蔣介石沒多久又把莫雄調回了部隊。
原因是當時蔣介石正在瘋狂的圍剿紅軍,可是前幾次圍剿都失利了,蔣介石惱羞成怒,又苦於手下沒有精明強幹的將領。
這時候,他便想起了過去一直被自己針對的莫雄,要求莫雄帶兵進攻革命根據地。
為了讓蔣介石滿意,莫雄便和根據地的同志們一起演了幾場戲,佯裝攻擊紅軍並取得勝利。
蔣介石面對紅軍已經很久沒有打勝仗,看著莫雄連戰連勝,大喜過望,對莫雄連連褒獎。
加上此時的莫雄雖然還能帶兵,但兵權還是控制在蔣介石的手裡,所以,蔣介石漸漸的對莫雄放心起來,並把他視為自己的心腹。
1934年10月,莫雄等國民黨將領接到了蔣介石的通知,要求他們到廬山參加軍事會議,商議第五次圍剿紅軍的行動。莫雄看到蔣介石如此鄭重,覺得大事不妙。
國民黨前幾次作戰都失利了,蔣介石已經很沒有耐性,這一次可能是要拼盡全力和紅軍打一仗了。
紅軍前幾次雖然能夠憑藉戰略戰術打贏,但是,面對大兵壓境,未必有反抗之力。
而且,現在毛主席等人也被調離了根據地。
萬一中央不能及時反應,恐怕所有的紅軍都將犧牲在蔣介石的陰謀之下。
莫雄懷著滿腹心事來到了廬山。
果不其然,蔣介石告訴他們,這一次要對紅軍實施一個鐵桶計劃。
他要直接調動整整150萬國民黨大軍,並在150公里範圍內對紅軍進行全方位的圍剿,除了龐大的人數之外,還有密集的武器支援,在這樣一個包圍圈之內,紅軍恐怕很難逃生。
莫雄光是聽著蔣介石這樣的戰略部署,都覺得頭皮發麻。
這次會議持續了整整一個星期,而會議之後,蔣介石就要求各級將領立刻按照這個任務布置下去,務必要將紅軍全數殲滅。
莫雄拿著蔣介石下發的作戰計劃,匆忙的回到了自己的寓所。
他知道,必須抓緊一切時間將這一消息報告給紅軍方面。
可是,蔣介石對這個計劃格外重視,如果自己突然消失,恐怕會引起警覺,如何把消息傳遞出去呢?
莫雄很快找到了,與自己同樣潛伏的劉亞佛、盧志英、項與年三人商量。
由於這次作戰計劃過於精密,所以,僅靠口頭傳遞消息是不現實的。
他們四人連夜將所有的軍事部署謄寫了下來,並藏在一本字典的夾層之中。
但是,怎麼把字典送出去,依舊是個問題。蔣介石最怕這種關鍵時刻,有人傳遞消息,所以,在中央蘇區外圍已經實行了重重封鎖,莫雄自己出面肯定不現實。
這個時候,項與年表示自己可以去。
他雖然潛伏在國民黨內部,但是位卑職小,加上他的直屬上司就是莫雄,所以他突然消失,只要莫雄這邊能隱瞞下來,其他人便不會發現。
再說,他是江西本地人,熟悉那邊的地形情況,大路走不通,他可以走人跡罕至的山林,只要接近紅軍根據地,就一定有辦法。
最終,項與年攜帶著這本字典出發了。
他一路避開敵人的視線,風餐露宿。
在通過最後一道崗哨的時候,為了打消敵人的懷疑,他敲掉自己的四顆牙齒,衣衫襤褸,扮作乞丐,終於混進了紅軍的根據地,把這個消息交到了周總理的手上。
項與年
正是因為提前得到了消息,所以,中央緊急展開了部署,並最終做出了進行長征的決定,九死一生的逃出了蔣介石的包圍。
在紅軍長征期間,莫雄同樣動用自己手下的部隊與紅軍進行配合,協助紅軍成功的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
紅軍能夠取得這次偉大的勝利,莫雄這樣的幕後英雄同樣功不可沒。
但是,隨著紅軍長徵結束,蔣介石漸漸的也對莫雄起了懷疑。
蔣介石擔憂莫雄和共產黨勾結,又本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原則,對莫雄進行了審查,還關押了他整整五個月。
好在莫雄平時在國民黨人緣不錯,所以他一被關,有不少人來蔣介石這邊求情。
而莫雄也一直嚴守秘密,不管蔣介石如何威逼利誘,他都始終堅稱自己和共產黨沒有任何關係。
蔣介石害怕長期關押莫雄,會引得國民黨內一眾元老不滿,所以,五個月後還是不情不願的釋放了他。但是,他不願意再將莫雄放在核心的位置上。
正因如此,莫雄後來在國民黨內的職務沒能更進一步,一直都是少將。
在解放戰爭期間,因為擔心蔣介石繼續迫害自己,所以莫雄先一步躲到了廣州,過上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莫雄認為,自己不過是盡了自己能盡的力量,所以也沒有主動去聯繫黨組織。
莫雄
但是,毛主席和葉劍英都沒有忘記這位老朋友,所以,建國之後一直在尋找他。
萬萬沒想到,1951年,廣州進行土地改革,由此揪出了一大批國民黨特務。
莫雄過去當過國民黨少將的事情,也不知道被誰舉報了出去。
就這樣,莫雄稀里糊塗的被當地群眾控制了起來,還險些被判了槍斃。
幸虧這件事情上報到葉劍英那裡,一查才發現,莫雄就是我黨找了好多年的救命恩人。
隨後,葉劍英立刻下令釋放莫雄。
不久後,莫雄成為了全國政協委員以及廣東省參事副主任。
雖然久經波折,但最後的結局是圓滿的。
參考資料:
人民網《送絕密情報的奇人奇功——莫雄與項與年》
劉靜一《革命先驅莫雄、項與年、盧志英勇挫國民黨「鐵桶計劃」》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