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一直飛到不能飛的那一天

2022-09-26     第十放映室

原標題:飛,一直飛到不能飛的那一天

國內市場真的很需要一部商業大片來重新點燃大眾的觀影熱情。

這不,勢頭正旺的《長空之王》以3000萬的預售票房佳績一騎絕塵

雖說極速定檔,觀眾對它的期待卻絲毫不減。

光是官宣海報就相當「囂張」,很難不注意到風采卓然的「國之重器」。

你見過一部電影里的最大牌演員是戰鬥機嗎?

前排整裝待發、目光堅毅的試飛員們英姿颯爽,而傲然挺立於雲霄之中的殲-20戰鬥機氣貫長虹。

《長空之王》來了!

01

又燃又爽,硬核爆表

看完終極預告的我好想縱情翱翔於雲端之上。

開頭即是驚艷暴擊。

一架戰鬥機如雄鷹展翅般翱翔,呼嘯而過的轟鳴聲尚在我耳畔迴響。

殲20搏擊長空、置身巨幕那一刻,誰能不熱血沸騰

伴隨著滴答滴答的倒計秒鐘,是責任重於泰山、任務刻不容緩的緊迫感。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腦海中不免浮現這句文言。

試飛員與戰鬥機猶如合二為一,歷經艱難磨礪,方可砥礪蒼穹。

無論是精美視效還是極致音效,對大銀幕前的觀眾而言都是場硬核爆表的觀影體驗。

燃點、爽點、淚點齊全,炫酷炸裂的大場面、護我長空的澎湃感、惺惺相惜的戰友情它都有。

此刻我仿佛已經坐在IMAX放映廳,準備好127分鐘的熱血飛行,和試飛員們一同感受衝破雲霄的驚心動魄以及築夢藍天的甘之若飴。

又燃又爽,硬核爆炸。

出品方即飛機研製方,軍事基地實景拍攝,夠猛。

在空軍和航空工業集團的鼎力支持下,《長空之王》請來了重量級大咖即我國目前最先進的戰機殲-20,真機展示,蔚為壯觀。

以真實為基準的劇組,懷揣著一顆顆敬畏之心,力求創作精益求精。

試飛員們是《長空之王》當之無愧的技術指導老師。

從劇本撰寫階段便邀請試飛員參與指導,採訪多位試飛英雄,濃縮大量真實事跡融入電影。

開拍前演員們就參與了航空及試飛講座,並在拍攝期間前往試飛員公墓祭奠。

試飛員除了在現場教授演員操作飛機外,還需傳遞各種心得體會。

因而業內航空人士們在先前試看時不免動容,是打到心底的動容

我國航空工業新聞發言人周國強先生給予了高度認可,並發自內心地讚嘆影片真實。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院長劉選民先生再三感動落淚,即使是做好第三次心理預設還是破防了。

「都是真的,都是真實的。」

這裡的每一個故事都能看到航空人的影子。

02

從零開始,熱血起飛

從目前曝光的物料來看,我們可以對《長空之王》的劇情脈絡管窺一二。

據說試飛員在飛行員的比例是百分之一,雷宇(王一博 飾)、鄧放(於適 飾)、高英俊、夏鵬飛、黎曉航等頂尖飛行員通過層層的嚴苛選拔才有資格正式成為我國的新一代試飛員。

初見巍然發光的殲20戰鬥機,個個心花怒放、躍躍欲試的心緒溢於言表。

雖說都是青年才俊,但要想獲得新一代隱身戰機的試飛機會,一切必須歸零。

殲-20遠不止是一架新型飛機,更是一柄傲世全球的國防利刃。

從零開始,熱血起飛。

這群優秀的試飛員們必須在生理、心理等各個層面,證明自己具有駕馭這台最新式、最尖端戰鬥機的試飛能力。

試飛員,就是一群為新機「試錯」的無名英雄。

若要試出新飛機的極限,必先突破的是試飛員自身的極限。

試飛員在承受360度任意旋轉的同時,需要時刻保持專注答題。

遇到發動機空中停車和尾槳故障的特情,更需要他們以超高的駕駛技術和心理素質冷靜應對。

馳騁疆場的試飛員們不得不面臨接踵而來的挑戰,以此丈量新飛機的安全邊界。

他們要從不成熟到把飛機試到成熟,得像熟悉自己的身體一樣熟悉飛機。

從桀驁不馴到成熟穩重,《長空之王》充分展現了年輕試飛員們的成長弧光。

每個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真實個體

哪怕是再頂尖的試飛員,遇到磨難他們也會孤獨迷茫,會懷疑自我。

幸好在隊長張挺 (胡軍 飾)的指導下,這群風華正茂的試飛員們成功挺過千錘百鍊,獨當一面。

也正是訓練過程中隊長時常的挑茬挑刺,讓他們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加以改善,越挫越勇。

張挺也能在這群朝氣蓬勃的容顏中瞥見年輕時的自己。

預告中有一幕,張挺帶著這群後輩前去空軍烈士陵園祭奠,肅立於昔日戰友的碑前感慨萬千。

據悉,胡軍在拍攝這場戲時兩行清淚不自覺地滑落,情到深處時幾度哽咽。

青山有幸埋忠骨,碧血丹心銘殊功。

鮮花環繞,空軍先烈們長眠於自己戰鬥起飛的土地,遙望著他們的晚輩在浩然長空展翅高飛。

是薪火相傳的「試飛精神」,讓這曲鷹飛萬里的慷慨壯歌不斷吟唱。

03

生而為飛,逐夢長空

《長空之王》的英語譯名是《Born to fly》,言簡意賅地道出這群試飛員的鴻鵠之志。

他們是真正的藍天雄鷹,生而為飛,築夢長空,翱翔天際。

性命加使命,才是他們的生命。

國之重器,以命鑄之。

砥劍蒼穹,護我長空。

這是每一位試飛英雄的人生信條

飛機是設計出來的,也是飛出來的。

《長空之王》能將這群無名英雄的故事搬到大銀幕,是彌足珍貴的大膽嘗試。

顧名思義,試飛員是戰鬥機研發出來後進行首批試飛的排頭兵

他們需要先飛行員一步以身試險,靈活馴服高空之上的龐然大物。

除了超高實操能力傍身,試飛員們也必須具備紮實的飛行理論基礎。

通過層層數據把關,方可落實衝擊雲霄的宏偉藍圖。

因此他們也是會飛的設計師和工程師。

而這份守護蒼穹卻鮮為人知的職業,卻是名副其實的高危職業。

試飛絕非坦途。

預告中我們看到飛機突發雙發失效事故、試飛員被迫棄機跳傘、飛機落地後遭遇高速拖拽都只是試飛險情的一隅。

每個試飛員都曾在鬼門關走過幾遭,和閻羅王打過幾次照面。

預告里雷宇滿臉是傷、眼睛充血的鏡頭嚇得我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

但對於這群披荊斬棘的試飛英雄而言,是義無反顧的無畏出征。

面對試飛過程中的生命危險,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個人安危,而是保住戰機和試飛數據,不到最後關頭斷然不會選擇跳傘。

正如預告片所言, 試飛員們還要像保護老婆孩子一樣保護他們飛出來的數據。

即使到了最後一刻,也有不少試飛員有可能為了保全機內數據而放棄跳傘自救。

因此他們又被稱之為「刀尖上的舞者」,英勇無畏。

這組由解放軍報報道的數據相當觸目驚心。

據統計,70年以來來,中國空軍試飛員成功試飛180餘型、22000餘架國產飛機。

而這張閃亮成績單的背後,是500多次的重大險情和32名優秀試飛員獻出的寶貴生命。

而這群試飛員的平均犧牲年齡只有40歲,還未來得及在不惑之年好好規劃自己的後半生。

歷史是有溫度的,絕不是冰冷的數據。

我國首批「功勳試飛員」黃炳新在劇組採訪時表示,他飛了36年的試飛,大概遇到30次重大險情,但是他沒有一次準備過跳傘,都是想辦法把飛機安全地飛回來。

對航空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奮鬥目標,讓古稀之年的他依然堅定地說出:

「都知道我們試飛是一個危險的職業,但是總有人要去執行這個任務。」

乘風而起,衝上雲霄,他們是當之無愧的「長空之王」。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國泰民安絕非空手而來。

正是這群視危險與生死置之度外的試飛英雄,用一次次的試飛為萬家燈火保駕護航。

如今山河無恙,人間皆安,祖國的萬里晴空如你們所願。

這未嘗不是一種含蓄而特別的中國式浪漫

從望其項背到如今並駕齊驅,我國航空事業的崛起背後有太多默默無聞無私貢獻的試飛員們。

向來沒有從天而降的救世祖,只有無懼生死負重前行的平凡人。

哪種生活可以永遠很輕鬆,哪種安穩沒有暗藏漩渦。

和平年代依然願意以生命為代價保家衛國的高精尖人才,怎能不讓人敬重。

長空之王不僅僅是我們震撼全球的戰鬥機,還有這些為國鑄劍卻隱姓埋名的航空英雄。

他們的功績,不該被埋沒;

他們的故事,值得被禮讚。

中國航空事業的未來,在他們的保駕護航下定會翱翔九天。

保持熱愛,共赴長空。

試飛之路崎嶇坎坷,是奮勇向前的試飛勇者們讓頭頂的藍空更加安寧祥和。

很感謝這次可以通過電影的形式一同致敬守護蒼穹的藍天勇者。

還有什麼比在大銀幕前,做一場淋漓盡致的熱血飛天夢更讓人翹首以待的。

「哪怕是一瞬間,我也想飛上雲端。」

飛,一直飛到不能飛的那一天。

真正的雄鷹必將撥開迷霧,搏擊長空。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4036050795d3b235068480788b13a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