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是女性可能經歷的最複雜奇妙、難以言喻的體驗之一。
孕婦們的擔憂常常是:宮縮到底有多疼?開到八指是什麼感覺?無痛分娩會不會失效?
很少人會問產後疼痛。產後疼痛比分娩疼更加多樣,包括會陰撕裂、便秘、開奶、腱鞘炎……疼痛感也因人而異,有的媽媽開奶時比宮縮還疼。
它還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後果。2018 年美國麻醉學年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雖然分娩疼痛與產後抑鬱有關,但罪魁禍首可能是分娩後母親所經歷的疼痛,而不是分娩過程中。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以下是新手媽媽小南(化名)的自述:
身為一個超怕疼星人,我一直都沒敢看過任何分娩相關的紀錄片。生育之前,讓我特別焦慮的是無痛無效,或者順轉剖。
可以說,我對產後疼痛幾乎一無所知。
他遲疑著說
就很像一個「麵包圈」
今年 4 月,我在一家醫院無痛順產生下頭胎女兒,產程偏長,最後為了防止胎兒窒息,採用了胎吸助娩,生育證明上多了一項「難產」。
開三指後麻藥一打上去,我就幾乎沒有疼感了。前面的宮縮疼接近於痛經,生完心情還算輕鬆。
當晚才發現,這場跟疼痛的戰役遠沒有結束。
我有 2 度的輕微撕裂,麻藥一過,傷口就開始非常疼,疼到我完全無法坐下。
醫生推著小車過來,說要縫合撕裂傷口。看我一副生無所戀的樣子,她說你不要這樣,縫完之後,你跟之前相比不會有任何變化。
醫生走後,我問我老公,那個地方是什麼樣的。 他遲疑著說,就很像一個「麵包圈」。
我知道順產後陰部會有腫脹,但真正自己親身體會到陰部腫脹 5 到 6 倍,並伴隨強烈脹痛,不適感還是遠遠超過想像的。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多數孕婦都會得輕微痔瘡,我也有。因為生產過程中用力,外陰處連帶肛門都會腫脹,痔瘡也腫了好幾倍。產後便秘導致糞便很硬,盆底肌又處於損傷無力,再使勁也夾不斷,拉著拉著痔瘡可能就破了,加上會陰撕裂,所有疼痛扯在一起。
我就坐在馬桶上嚎啕大哭。那幾天,因為激素變化,我動不動就很想哭。
當時已經便秘了三天,醫生問能不能自己用開塞露,我很要臉,說自己來。結果還是不太會。我只好趴伏在床上,撅著屁股對著醫生,讓她幫我塞進去。 我老公當時就在旁邊,那一刻自尊心真的受到很大的衝擊。
護士安慰道,這點算什麼,要放下你的羞恥心。我們只會把你當病人。說完遞了一顆止疼片給我。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有時這種痛苦比想像得要久,影響日常生活。
我認識一位康復醫生,她長期練瑜伽,肌肉控制能力很強。但生孩子時遇到了急產,胎兒臍帶繞頸,醫生嚇唬她可能要順轉剖了,她只好使勁用力,四度撕裂,從陰部直接撕裂到肛門。
產後很長一段時間,她都得忍受隨時可能失禁的恐懼。
患上乳腺炎
無數根針同時在扎乳房
產後因為個人身體原因,我很快就斷奶了。 和我同期生產的幾個新手媽媽,公認產後最痛苦的就是開奶。
我有個朋友比我早生一個月。前兩周少奶,她用了各種辦法通奶,自己手推得很痛都沒效果,花了一大筆錢去通乳。
開奶比宮縮三指開痛很多。她當時奶頭都被孩子嘬腫了,全身觸感都聚集到了那個點上,開完火辣辣的,伴隨著不時神經抽痛。因為胸疼,她用理療設備烤胸。 還有媽媽的乳頭會冒血泡,因為那裡實在太脆弱了,小孩子就跟一隻小老虎使勁吸,咬得很狠。
她所在的月子中心,有時還會傳來隔壁開奶媽媽的慘叫,跟殺豬一樣,「啊啊啊…… 」
跟生育過程的疼痛比,這種痛還沒有盡頭。一下下的,不知道多久才能結束。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大多數時候,身邊親人只關心你有沒有奶。
我同事第一次有奶飆出,月嫂和家屬在旁邊說,哦原來有奶的。她這才如釋重負。
在周遭人看來,忍受這種疼痛似乎是非常應該的。她有一位男親戚跟她說,最好要喂一年才對小孩好。她當時很受冒犯。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我認同母乳喂養有奶粉不可取代的優點。但我們是不是可以關注一下媽媽的感受呢?
因為斷奶,我得過一次乳腺炎。真的很痛,很辛苦,當 晚氣得我飆髒話。我也不知道那是堵奶。醫生說可能是激素水平回來了 。 晚上 8 點,胸硬得就像石頭一樣,還有點發燒。
我吃了兩種止痛藥,還是劇痛無比,感覺同時有無數根針在扎你乳房。側躺疼,正躺也不舒服,整個人擰成麻花。吃了三天回奶藥,這種痛感才慢慢消下去。
還有一種我沒想到的,是產後鬆弛素引起的關節疼痛。我的手腕、手指關節、腳腕、膝蓋都不同程度地疼過,後來找到理療醫生烤燈、電刺激緩解。但都無法根治,只能等鬆弛素的影響慢慢褪去。
很多人會擔心麻醉造成腰疼後遺症。我的麻醉醫生跟我糾正過,產後腰疼其實是提抱重物(常常是小孩),彎腰時不注意合理的姿勢引起的。
撕裂過
就不是一個有魅力的女人了嗎
我曾經是媒體人,採訪過一些女明星。很少有女明星會願意談生育後遺症,仿佛一旦說出來就失去了女性魅力。
網上也沒多少新手媽媽會聊這個話題。大家一看到會陰撕裂四個字很焦慮。 有些人還有恥感,因為下面有了一道疤而難堪。會陰撕裂過,就不是一個有魅力的女人了嗎?
前兩天,我還看到一個微博帖子,講一位丈夫看到妻子生育後的側切傷口無法接受。現實中這種男人確實存在。也有女性擔心老公看到會陰撕裂影響性生活。如果真是如此,這樣的男人平時會尊重妻子嗎?
產後疼痛的確很難跟人分享。 我不可能跟發個朋友圈,說下面很痛。沒經歷過的人很難同理,這點男女都一樣。
作為孕婦,我覺得自己就是弱者。求助很正常,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我老公陪我進了產房,全程陪伴和照顧。前兩周我坐下之前,他會幫我拿一個「甜甜圈」坐墊緩解疼痛。 有一次我看到他低頭給我換衛生巾,動作熟練、表情淡定,心裡還是很暖。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我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些女性說不會讓丈夫陪產,因為怕嚇到對方。我真的還蠻難理解。這時不讓丈夫參與進來,那還能期待他做什麼? 我們應該主動告訴丈夫自己的需求,讓他參與進來支持自己。
不是一定要忍受疼痛
才是偉大的媽媽
我懷孕時,很想知道生產的疼痛到底是怎樣的等級。我問過媽媽,她只是說當時累得精神渙散,連吃飯的力氣都沒有。
上一輩的媽媽們怕年輕人恐育,想讓我們在無知無畏的狀態下去生。
後來醫生們跟我主動聊起疼痛。 打麻醉之前,我的麻醉師告訴我那根麻醉針沒那麼可怕,跟皮試類似。
「宮縮要是太疼了就說,你不用非得忍受疼痛。」他這句話讓我很安慰。
產科醫生跟我解釋,會陰的功能之一就是撕裂,會陰的復原能力與口腔並肩。為什麼人類的陰部包裹著陰道口,就是為生產的撕裂做準備的。 我們要相信時間,相信人體的自愈能力。
當了解了疼痛的原因,我不再那麼恐懼,還能有預期管理。我把自己經歷講出來,希望更多女性了解這種疼痛,減少恐慌和無措。
「忍一忍就好了。」「女人都是這麼過來的。」我們總是聽到長輩們這麼說。
有朋友產後陰部比較痛,但她就是不會想到吃藥。
大家對止疼藥也有所誤解,擔心止疼藥有副作用,影響母乳。 醫生告訴我,布洛芬完全沒有副作用。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疼痛不只是生理的感受,也會帶來很多心理痛苦。
一位心理醫生朋友跟我說,生產本身對於一部分媽媽來說可能是一個應激事件, 產後疼痛會帶來能量消耗,更容易激發抑鬱;另外當媽媽比較虛弱,也會對外界有更多依賴的需要,那些對此難以接納的新媽媽,容易產生自我攻擊。
我覺得忍受產後疼痛沒有任何意義。
孕育本身是一件快樂的事。為什麼一件快樂的事要賦予它痛苦,讓它變得崇高。我希望我們能在一個儘量有尊嚴的環境里,迎來一個新生命。
我那位開奶不順的朋友一度很焦慮,對無能為力的丈夫有所抱怨。她想不明白,為什麼這些痛苦都是女的在承受?為什麼老公就不能分擔?
其實媽媽自己過得好一點,對孩子、對家庭都有好處。
媽媽開心,全家都開心。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翁醫生:可用冰敷或藥物緩解
產後疼痛一部分是宮縮痛,強度會比分娩疼痛弱一些,還包括會陰撕裂,腫脹,恥骨痛,肛門墜脹等其他類型的疼痛。
持續時間因人而異,絕大多數在一周內會明顯緩解, 有部分人可能持續時間會比較久一些,一般不超過 42 天(產褥期結束) 。
新手媽媽們無需恐懼。如果嚴重,有可能是病理問題,比如說切口血腫感染。
一般用冰敷或者熱敷的方法緩解,如果無效,也可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
不同孕婦對疼痛的耐受性不同。二胎也比一胎更加明顯。如果總的產程很長,特別是第二產程(從子宮頸口開全到胎兒娩出)時間很長,疼痛可能會更嚴重。
產婦對產後疼痛有所認知,知道自己面臨的是什麼,才能更好地應對。
丁香醫生長期徵稿,如果您也有生命故事想記錄下來,歡迎給我們投稿,稿費從優,投稿郵箱:health@dxy.cn,更多投稿信息:
本文合作專家
本文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1]Jie Zhou, M.D.,M.B.A. Postpartum depression linked to mother’s pain after childbirth .presented at ANESTHESIOLOGY 2018 annual meeting.
策劃製作
策劃:貓雨 | 監製:Feidi
特別鳴謝:心理諮詢師陶璇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