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成長,就是處在不同的無知中

2023-01-18     中外概覽

原標題:所謂成長,就是處在不同的無知中

小學生看學前班小朋友,很有優越感,自己上學了,認為小朋友太無知。

中學生看小學生,很有優越感,自己升了級,認為小學生太無知。

大學生看中學生,看不起,認為他們很無知,又苦又累又無見識。

研究生輕看大學生,博士生輕看碩士生,認為他們還太嫩,很無知。

看過某本書的人,小看沒看過這本書的人,認為他們很遺憾,很無知。

發現天圓地方的人,認為自己發現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輕看四方蠻夷,認為萬物皆備於我,我心即宇宙。

混沌說比不思考的人有知識,地心說比混沌說有知識,日心說比地心說有知識,銀河說比日心說有知識,後人還會不斷地推翻前人認為自己有知識。

有知識的人,看到了自己的知識,而看不到自己的無知和愚昧。看不到,就認為自己是真理。

其實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跳了一步,還未必是往上跳的,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以為發現了宇宙奧秘,實際上一直沒有跳出井中。一直都在井中,一生都在井中,這就是人生的光景。人永遠無法認清宇宙的真相,但是都覺得掌握了宇宙真理。

知識不能讓人擺脫無知,就像你在井中再爬,還是在井中。讀書人常被稱為知識分子,也常覺得自己是知道分子了,以為自己無所不知,其實就是在你的知識領域中,你永遠還是無知的,不是你讀的書還不夠,就算你學富五車,就算你讀遍所有圖書館的書,還是無知的,說一個小的原因,你不知道的永遠要比你知道的,多得多。知識還可能讓人變得愚蠢,而且極可能,許許多多的人因為有知識,結果變得愚不可及。

知識給人一種真理的錯覺。知識研究的只是現象,現象不是真理;知識還研究世界,世界也不是真理。真理在真理那兒,不在世界中,不在宇宙中,更不在人的頭腦中。知識只是給人一個看問題的角度,一個不同的方位,但是無論人站在怎樣的角度,都無法認清問題的全貌。人在世人,只是盲人摸象。

所謂成長,就是處在不同的無知階段,處在不同的無知中。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學識,實質就是處在不同的無知狀態。這裡主要談無知,還沒談愚昧,無知的人,看重知識、看重科學、看重知識分子,這就是愚昧造成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27262fb8fc6ff29dd35e161ff39a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