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亡了100年,德國小鎮卻復活了大清,皇帝是伐木工人

2023-11-25     車解讀

原標題:清朝亡了100年,德國小鎮卻復活了大清,皇帝是伐木工人

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中部,有一個只有2500名居民的小城,名叫迪特福特。那裡的居民祖祖輩輩都驕傲地聲稱自己是「中國人」,這樣的稱號已經持續了上百年之久。早在上世紀20年代末,希特勒上台之前,此城居民就開始舉辦類似中國的廟會,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其實,這幫傢伙絕對是土生土長的日耳曼人,和中國沒有丁點兒關係的。可為啥他們也自稱是中國人呢?迪特福特的官方網上是這樣介紹的:「很早以前,主教派稅務官前往迪特福特催稅。迪特福特人聽到這個消息,馬上緊閉城門,不讓稅務官進來。稅務官只得空手而回,並向主教報告說迪特福特人就像中國人那樣,把自己關在城內。因此,迪特福特人也被稱為中國人。

有趣的是,迪特福特的官方網上稱:「中文是該城的「官方語言」,並介紹了中國氣功、太極、旅遊等,說的是天花亂墜,頭頭是道,卻是用德文寫的。迪特福特的中國節始於每年基督教齋戒期過後,通常是2月份。這天被稱為「清朝復活節,城市裡到處洋溢著濃厚的中國氣息。不論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穿著清朝服裝,雖然,他們衣服不倫不類,漢字錯誤百出,但他們自豪的認為,「他們是中國文化愛好者,所作所為都是出於對中國文化的敬仰。」

迪特福特的中國節在上世紀70年代逐步正規起來,皇帝成為終身制,但不能世襲。比如「登皇帝Boo-Da-Washy,一直做到1999年去世,隨後當選的皇帝Ko-HouangDi,據說原來是一位伐木工人,後經當地居民推選為皇帝,一直干到現在。中國節當天,皇帝在「御林軍侍衛」的保護下,走「金鑾殿」上,宣讀《致臣民書》,並祝福國泰民安,之後,所有人載歌載舞,縱情飲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1fe2b7b0b6343a031b61468a22582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