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地里挖一37斤重金獸,引發全村挖寶潮,收繳後成鎮館之寶

2024-08-07     車解讀

農民在地里挖一37斤重金獸,引發全村挖寶潮,收繳後成鎮館之寶

我們中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先祖們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先後創下了絢爛多姿的華夏文化。留給我們後世更是無盡的寶藏,如今我們有幸在全球各地的博物館中所看到的無數珍貴古董文物,全是展現歷朝歷代輝煌文化和科技的不二見證。不過,破土而出呈現在大家眼前的這些珍寶,僅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結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還有相當一部分國寶級的文物長眠於這片古色古香的土地之下,等待著人們前去挖掘。

1982年,江蘇盱眙縣南窯莊的村民們正在疏通溝渠,準備即將到來的春耕作業。一個姓萬的農民在挖溝渠時,無意中挖出了一隻金光閃閃的大塊頭雕像,悄悄拿回家洗乾淨後,發現是一個有點像豹又有點像虎的巨大獸類黃金雕塑。過稱後,他發現這隻金獸足有37斤重。萬家在溝渠中挖到金子的消息不脛而走,全村人傾巢出動,紛紛拿著鋤頭等農具,在南窯莊溝渠一帶挖了個底朝天。

只可惜,村民們一無所獲,於是有些眼紅嫉妒的村民向當地公安局舉報。沒多久,縣裡下來了幾輛警車,公安人員通過普及文物保護知識以及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後,成功說服萬家上繳了挖來的金獸。

專家們通過對這隻巨重金獸的研究,發現它是目前我國出土的最重的黃金製品。該金獸的雕刻工藝極佳,將獸的整個身形刻畫得栩栩如生,頭部眼睛、鼻子和耳朵的雕刻十分精湛。不過,這獸到底是老虎、豹子還是其他動物,大家沒有一個定論,有專家甚至稱這可能是古代被滅絕的一種動物。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這尊金獸是南窯莊溝渠出土的單件文物,關於它的資料太過有限,至今也搞不清楚它出自哪個朝代,有何用途。如今,這尊金獸已經成為了南京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4ee7870d085a7d4eee13474fa339c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