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五糧液背後的神秘男人,身家260億,他做的廣告一代人都看過

2022-06-15     快推正能量

原標題:茅台、五糧液背後的神秘男人,身家260億,他做的廣告一代人都看過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黃嘉祥

白酒江湖潮起潮落,獨領風騷者屈指可數,被譽為「白酒教父」的金東集團董事長吳向東便是其一。

從靠五糧液貼牌創造金六福神話,到併購珍酒等10餘家地方酒廠,打造中國酒類流通第一股華致酒行(300755.SZ),吳向東26年締造了一個龐大的白酒帝國,形成「生產商+經銷商+品牌商+零售商」全產業鏈商業模式,一度問鼎中國酒業首富。

「吳向東為人厚道,聰明、有魄力與勇氣、講義氣,在酒業江湖廣結善緣,與各大名酒廠都有不錯的交往,業內口碑很好。」白酒專家肖竹青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

金東集團旗下擁有華致酒行、華澤酒業集團、金東投資三個產業板塊,總資產逾300億元,2021年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酒業之外,金東投資還投資了恆茂電子等20多個企業和項目,累計投資額超百億。2022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上,52歲吳向東的財富達260億元,成為新晉湖南株洲首富。

華致酒行是金東集團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2021年營收74.6億元,同比增長50.97%;凈利潤6.88億元,同比增長80.98%。2022年一季度,華致酒行業績繼續向好,實現凈利潤2.49億元,同比增長超30%。

「白酒教父」也有遺憾,金東集團旗下酒廠雖多卻無大型知名酒廠。

醬酒風口下,吳向東果斷押注。在2021年底舉辦的全國優強民營企業助推貴州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吳向東放言,將繼續保持投資強度和建設速度,規劃總投資超300億元,建設珍酒廠原址擴產、珍酒趙家溝基地和茅台鎮金東醬酒園等項目。

賣酒賣出一家上市公司

吳向東的創業歷程,既是中國酒商進化疊代的縮影,也是白酒業數十年的發展註腳。

1969年,吳向東出生於湖南省醴陵市,18歲參加工作,先在湖南醴陵五里牌農工商工貿公司乾了兩年,後來去湖南外貿學校讀書。1992年畢業,他進入姐夫傅軍旗下的新華聯集團工作。

傅軍是知名資本大佬,新華聯集團產業橫跨地產、礦業、化工、陶瓷、金融、酒業等多個板塊,一度是湖南第一民企。吳向東在新華聯工作4年,曾任董事局副主席,他的白酒事業也從這裡起步。

在傅軍的幫助下,吳向東在1996年拿下五糧液旗下川酒王的代理權,僅一年就將川酒王銷量做到湖南第一。川酒王熱銷之後,大量仿冒產品湧現。同時,白酒市場競爭白熱化,下游經銷商的日子越來越難,吳向東想自創白酒品牌。

吳向東決定找強勢廠家合作,切入尚處空白的中檔酒市場。在與五糧液簽訂OEM代工協議後,金六福品牌誕生,吳向東在白酒業開創了貼牌生產模式。

那個年代,不少白酒品牌斥因巨資奪得央視廣告「標王」而一夜成名。吳向東深諳白酒營銷之道,金六福1999年上市,依靠大手筆廣告投放迅速走紅。

2001年,中國男足衝進世界盃,媒體將米盧譽為神奇教練和好運福星。吳向東找來米盧擔任金六福形象代言人。米盧穿著唐裝,面帶微笑地說「中國人的福酒,金六福。」很長一段時間,金六福的廣告投放量都是全國第一。

在吳向東的操盤下,金六福迅速成為國民白酒,高峰期一天能發出57個車皮。2008年底,金六福營業額已超60億元,僅次於茅台、五糧液。

締造金六福神話之後,吳向東又將手伸到銷售終端,2005年創立華致酒行。

吳向東曾說,華致酒行創立源於兩件事:一件是2005年春節,他請好友來家中吃飯,特意打開一瓶名酒,給大家滿上,喝下去發現居然是水,場面極度尷尬;另一件,是朋友搬家,讓吳向東過去幫忙,結果發現他家裡的酒大部分是假酒。

這兩件事觸動了吳向東,他決心創立一家只賣真酒,絕不賣假酒的公司,由此開創了以「保真」為核心的新型酒類連鎖模式。

創立華致酒行後,吳向東相繼拿下五糧液和貴州茅台代理權,還與多家全球知名酒企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華致酒行2019年登陸創業板,成為A股酒類流通第一股。

2016年-2018年上半年,華致酒行白酒收入占整體營收的95%左右,貴州茅台酒系列與五糧液系列合計每年為華致酒行貢獻約87%的營收。吳向東在2021年4月的華致酒行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茅五」等名酒營收占比仍高達70%。

靠賣茅台與五糧液貢獻七成營收,這也是吳向東提出要「永做名酒廠金牌服務員」的原因。

白酒分析師蔡學飛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吳向東是行業內少數穿越幾個白酒生產周期的高手,他以高超的運作手法整合白酒行業產業鏈,為白酒銷售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併購遺憾

吳向東不甘於只是一名經銷商。

2001年以來,吳向東整合地方酒廠,先後將湖南湘窖、安徽臨水、江西李渡、貴州珍酒、陝西太白等12家酒廠收入囊中。吳向東曾說,「全中國能有12家白酒廠的,就應該是金東集團了,這些酒企涵蓋了七大香型,這是中國白酒界獨一無二的。」

金東集團這一發展模式,與國際烈酒巨頭帝亞吉歐、保樂力加類似,通過併購漸成酒業航母。「我以前有個理想,成為中國的保樂力加、帝亞吉歐,後來我發現,這個理想在中國很難實現,因為民營企業不可能買下茅台、五糧液。」吳向東感慨,「我們現在還處在帝亞吉歐、保樂力加的初級前段,沒有誕生像茅台、五糧液這樣的超級品牌。」

雖說旗下酒廠眾多,但金東集團旗下卻無名酒廠。據行業媒體報道,吳向東曾坦言,自己所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錯過了名酒廠。2001年,在他開始併購地方酒企時,洋河、郎酒等的處境艱難。吳向東曾有介入機會,卻被他回絕。2015年,市場傳言吳向東要參與重組酒鬼酒,但最後中糧集團入主,吳向東再次錯過。

肖竹青對時代周報記者說,收購諸多區域酒廠後,吳向東對旗下酒廠職業經理人充分放權,金東集團的職業經理人體系極具戰鬥力。遺憾的是,吳向東收購的酒廠規模中等,品牌影響力僅限於區域。

頻繁併購,整合不是易事。金東集團2009年收購太白酒業,與太白酒業當地股東存在管理分歧,導致入主多年業績無大起色。吳向東2014年曾表示,「對旗下的區域品牌進行內部整合,不是所有酒廠都整合成功了,有些酒廠也很困難,未來搞不好的也要賣掉。」

兩年後,深圳前海班客宣稱將出資4.7億元全資收購太白酒業,但最後沒有按約付款,金東集團出售太白酒業的計劃落空。2021年4月,華澤酒業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錦鴻出任太白酒業一把手。

蔡學飛認為,金東集團的系列併購更多是對地方名酒資源的提前占位。在他看來,金東集團有流通渠道與市場優勢,「只要整合得當,還是有潛力。」肖竹青則表示,在一線名酒渠道下沉和醬香酒的擠壓下,太白酒業等面臨的經營壓力依舊較大。

「對於地方名酒來講,需要尋求更差異化的產品、更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更小規模、更小區域、更高品質、更好的體驗。」在2019年春糖會上,吳向東如此分析地方酒廠的發展方向。

如今,酒廠競爭加劇,吳向東旗下各大地方酒廠的差異化突圍仍在路上。

圖片來源:金東集團官網

砸300億做醬酒

錯過名酒,吳向東便試圖打造自己的名酒。

2016年,金東集團集12家白酒廠之力,推出超級單品「一壇好酒」。吳向東說,這些年茅台、勁酒等優秀企業一直是行業學習標杆。而打造一壇好酒就是要向這些大品牌學習。他把一壇好酒的定位類比為時尚消費品牌「無印良品」,希望可以做成一個經典案例,並創造一個新的、享受穩定長遠利潤的生意機會。

一壇好酒的定價卡位200元—300元價格帶。在吳向東眼中,隨著資本大量進入,產能持續擴大,花200元就可以喝到一瓶好酒。

吳向東對貴州珍酒也寄予厚望。

2009年,金東集團以8250萬元併購貴州珍酒廠。貴州珍酒始建於1975年「貴州茅台酒易地生產試驗(中試)項目」。金東集團豪言,珍酒要成為「醬酒第二」。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接手珍酒廠後,金東集團已累計投資50多億元,現已具備釀酒2萬噸、制曲4萬噸、包裝產能2萬噸的生產規模,酒廠庫存優質醬香老酒3萬多噸。

即便如今醬酒降溫,吳向東仍在加大對珍酒等醬酒項目的投資,規劃總投資超300億元。

吳向東表示,預計到2025年,所有投資項目建成投產後,形成釀酒10萬噸、儲酒40萬噸的總體規模,年銷售產值超500億元,年利稅超300億元;要投出珍酒「真銀子」,跑出珍酒「加速度」,創造珍酒「大品牌」。

在他看來,「烈性酒投資大、投資周期長,一定要有資本的聚集,在這裡(貴州)迎來一個千億投資是不會覺得過了的。如果未來10年沒有大的投資,對醬酒是一個災難。「對此,吳向東給出的答案是,「醬酒要化解這一輪風險,就是要加大投資、加快投資、實實在在的投。」

圖片來源:華致酒行官網

未來,吳向東的白酒帝國如何進一步協同發展仍是挑戰,但這並沒有阻礙他加碼投資白酒的步伐。

「當你考察那些生存了幾百年的公司,發現它們往往都是經營酒業的,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2019年春糖會,吳向東引用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這句話。他堅定認為,未來烈酒繼續為王,今後酒業百億、千億、萬億市值的公司多數會是烈酒公司。

文章來源於:時代周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19cd67ded6b86e93364cd870172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