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疾速追殺》還狠的爽片,竟然完結了?

2023-10-16     Mtime時光網

原標題:比《疾速追殺》還狠的爽片,竟然完結了?

比《疾速追殺》還狠的爽片,竟然完結了?

時光撰稿人 | 南野文

邪典電影老饕。

或許讓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伸冤人》系列,竟然走到盡頭了。

在九月初上映的《伸冤人3》,將是整個系列收官之作,已年近古稀的丹澤爾·華盛頓無法再出演主角羅伯特·麥考爾。

畢竟,對於一部在打戲上尚有要求的動作片,男主角的歲數這麼大,確實不太合適。

《伸冤人3》

好消息是,該片除了在全球斬獲了1.68億美元,爛番茄新鮮度也高達75%,遠高於第一部的61%和第二部的52%。

即使撇開情懷濾鏡,海外觀眾對《伸冤人3》的好評也多過差評。

這部和《疾速追殺》系列並駕齊驅的動作片,看點何在?收官之作真的是系列之最嗎?

老特工「翻車」

前兩部電影中,麥考爾幾乎從未失策,出招必勝,但在《伸冤人3》一開場,他就老馬失蹄,險些喪命。

在對付一幫義大利毒品掮客時,麥考爾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用他特有的「計時送命法」,輕鬆擊殺這幫亡命之徒。

可就在離開之際,他卻遭到一個小男孩的毒手,背部狠狠中了一槍。

麥考爾並非沒有看見小男孩,而是低估了他的手段和心機,毫無防備地任其離開,才遭到此劫。

這個頗具寓言性質的開場,交代了《伸冤人3》的主題:懲罰和救贖。

麥考爾既作為懲罰者而出現,但在這一部中,他也是被懲罰者;同樣地,他既是作為救贖者而降臨,可他也是被眾人救贖的對象。

這裡的「眾人」,是將命懸一線的麥考爾送到醫生家裡的警察,也是西西里小島上所有善良的居民。

影片的主體故事,便圍繞麥考爾在小島上養傷,漸漸和島民熟悉,產生親密感情的過程。

以往的麥考爾,雖然也和家具城的同事、周圍的鄰居關係不錯,但他更多沉浸在對妻子和過往的追憶中,獨居的中年男人,是麥考爾身上的重要標籤。

但在這一部里,麥考爾將象徵「殺戮」的手錶,放進了抽屜,而每日前往教堂尋覓內心的平和。

不僅如此,他還破天荒地談起了戀愛,和咖啡店的老闆娘在海濱約會。

這一切並不代表《伸冤人3》放棄了「伸冤」底色,島上的居民同樣遭受壓榨欺凌,黑手黨「卡莫拉」為了開闢毒品運輸樞紐,不僅對老百姓大打出手,就連當地警察也從不放在眼裡。

本想徹底退休的麥考爾,為了守護島上的祥和,不得不再次以暴制暴,憑一己之力剷除整個黑手黨老巢。

至於達科塔·范寧飾演的女特工柯林斯,雖然也在另一條故事線中調查毒品走私,但同樣是在為麥考爾的形象服務,突出後者「神性」似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打折扣的動作戲

因此,本片作為三部曲的最終章,具有某種人物成長的意義。

前兩部中的麥考爾,更像是基於本能的「伸冤俠士」,他從未懷疑過自己的所作所為。

「私刑正義」的對與錯,此前沒有構成麥考爾內心的掙扎面。

但在本片里,麥考爾為什麼在中槍後打算自殺?為什麼頻繁前往教堂?

原因在於,他過往所有的殺戮,都只為行使「正義」,所以最直接、最有效率的殺戮手段才是麥考爾的首選。

可在《伸冤人3》的開頭,當麥考爾最終處決帶頭老大時,他明顯是在享受殺戮。麥考爾一邊看著他艱難匍匐,一邊用槍緩慢折磨。

這一帶有黑色意味的心理,從麥考爾在強光下恐怖凝視的畫面中,足以瞥見。

但這些尚非關鍵,重點在於,他所製造的「死亡遊戲」,讓那位男孩聽到並腦補,最終發酵出他內心的兇殘。

換句話來說,麥考爾舉槍自殺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得知:自己讓一個男孩變成了惡魔。

這才是他後來頻繁上教堂禱告的根由,也是他腦中為何會浮現出殺人時的影像。

從一點來說,《伸冤人3》在前半段的立意,以及對麥考爾內心的挖掘上,比前兩部要深刻豐富得多,加上丹澤爾·華盛頓的細膩表演,足以成為近些年犯罪片主角的高光時刻。

但除此之外,影片在動作戲和反派的塑造上,要遜色不少。

片中比較集中的動作戲只有三場,一個是開場部分團滅毒犯;一個是小試牛刀,剷除四個黑幫嘍囉;最後一個是直搗黑手黨大本營。

前兩部《伸冤人》中生猛殘酷、血肉見骨的元素,確實都保留了下來,這也是影片被定為R級的原因。

可不管是第一部最後的「家具城圍獵戰」,還是第二部高潮橋段的「颶風小鎮戰」,都拍得緊張刺激,饒有特色。

可到了這一部的三場戲裡,幾乎全靠短平快的剪輯形成凌厲的動作風格,稍微長一點、對抗性強一點的肉搏戲碼,蕩然無存。

這讓麥考爾的取勝顯得太過輕鬆,毫無挑戰,連帶著幾位黑幫反派也沒什麼魅力。

要知道,第一部中的俄國清道夫,還擁有神秘氣息;第二部里佩德羅·帕斯卡飾演的中情局特工,也有身份反轉和複雜的人物弧光。

《伸冤人3》的黑手黨,便淪為砍手逞狠、無能咆哮的單薄符號,並無威懾力可言。反派智商的全面掉線,直接導致影片的格調降了一個檔次。

老牌動作明星的退場

很多人喜歡上《伸冤人》系列,是因為麥考爾「僧侶心腸、魔鬼手段」的反差魅力,也是因為他一邊如空巢老人般讀書憶亡妻,一邊如江湖俠客般鏟奸除惡的傳奇色彩。

但最早版本的麥考爾,可不是這樣。

《伸冤人》的原版故事,來自於1985年的劇集《私家偵探》,原劇共播出四季,到第五季的時候,因故被砍。

在這一古早劇集裡,麥考爾雖然也鏟奸除惡,站在弱勢群體一邊,但總是一副老派英倫特工的腔調,和華盛頓版判若兩然。

2010年時,出演過《角鬥士》《美麗心靈》的羅素·克勞,曾有意把《伸冤人》的故事搬上大銀幕。

不過一年後,丹澤爾·華盛頓被索尼影業敲定為麥考爾的扮演者,加上老搭檔安東尼·福奎阿的加入,兩人最終在2014年,開啟了影版《伸冤人》的改編之路。

除此之外,2021年重啟的劇版《伸冤人》,也陸陸續續播出了三季。只不過,麥考爾從鄰家大叔變成了鄰家大嬸,這部性轉版的劇集品質不高,所以很少有人關注。

其實,華盛頓版的《伸冤人》三部曲,在近十年的好萊塢動作片市場頗受歡迎,並非個案。

稍早些,連姆·尼森主演的《颶風營救》系列,或同時期,基努·里維斯主演的《疾速追殺》系列,都獲得過不錯的反響。

這些老牌好萊塢巨星,之所以能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如魚得水,在動作片領域大放異彩,一是如今的好萊塢影壇青黃不接,二是動作片的風格變化巨大。

青黃不接在於,老派動作片明星的魅力和餘溫還在。

不管是施瓦辛格、史泰龍、威利斯,還是華盛頓、尼森、里維斯,他們的觀眾緣依舊不錯;而新一代的男星,又未曾經歷過八九十年代動作片的錘鍊,只能在懸疑片、科幻片和劇情片中打造各自的知名度。

這一類譬如傑西·艾森伯格、亞當·德賴弗,甚至是小羅伯特·唐尼。

雖然在2010年到2020年之間,這些老牌明星體力已然跟不上,可如今的動作片,不再是《第一滴血》《魔鬼司令》這類需要肌肉和密集打鬥的電影,而是可以藉助特效、攝影手法、剪輯技巧,甚至是豐富的燈光布景,要掩蓋身體碰撞上的不足。

翻看《伸冤人》和《疾速追殺》這兩個系列,尤其如此。

但即使再不需要動作撐起來的動作片,讓一堆已到花甲古稀之年的老頭子強撐著,也是強弩之末。

這或許是里維斯在《疾速追殺4》中「自我終結」,華盛頓在《伸冤人3》不再續拍的原因吧。

進入本世紀的第三個十年,這些老牌動作片明星,終要退出這方舞台,這是他們所締造的最後魅力,也是我們緬懷這群巨星的最終霞彩。

-END-

神級黑幫片,太狠了!

漫威最佳劇集回歸,驚喜or失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12d62a5861c44cf03176c6d86a1de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