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電動車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推向市場,讓消費者眼花繚亂。但目前電動車最令人苦惱的就是續航里程問題,表面看里程都不少,但真實續航能力大部分都會大打折扣。
玩數字遊戲!
我們發現不少電動車,充滿電之後的表顯剩餘里程,與日常駕駛的實際行駛里程,相差甚遠,甚至能差一倍之多。充滿電之後顯示的剩餘里程,大部分車是是CLTC標稱里程,根據電池剩餘電量,等比例減少表顯剩餘里程,並不會根據實際用戶駕駛習慣,估算剩餘里程。如果你發現某輛車充滿電就是CLTC里程,過夜之後,剩餘里程下降很多,那麼這輛車大機率就存在比較嚴重的虛標。
還是有老實人
當然,我們也看到很多車企不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數字遊戲。依舊按照駕駛員的實際駕駛習慣和路況,估算剩餘里程,這樣的計算方式與汽油車比較相似。這才能更真實的向車主反映一輛車究竟還能跑多遠,讓車主合理規劃充電時機。目前歐洲品牌的新能源車,大部分會顯示更為真實的續航里程,而自主品牌大部分都會虛標,並且是賣得越好虛標越嚴重,動不動就是「七八百公里」續航,怎麼可能?還是國內消費者好糊弄,因為他們只會看數字。就像手機,8核16核都給你整上。
真實續航看我們
說實話,國內電動車消費者還是比較苦的,因為無論是企業發布,還是媒體廣告或者工信部數據,都沒法真實地了解一輛電動車的實際續航。大部分人只買續航數字高的,所以不少廠商,就開始耍小聰明,跟消費者玩數字遊戲,而消費者對車輛的真實續航,只有買車之後才會了解,到那時也是欲哭無淚! 這就是我們評測「里程達成率」的初衷,就是為了給大家儘量真實的展現出一輛電動車的實際續航能力,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