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絹絲和A100天絲混紡超高支紗生產實踐

2022-05-25     中國紗線網

原標題:技術 | 絹絲和A100天絲混紡超高支紗生產實踐

一、原料和紗線規格

我們對所使用的纖維進篩選檢測指標,最終確認絹絲為一級絹絲條,規格為1-1.7dtex×40mm,A100天絲規格1.25dtex×38mm,纖維混紡比例:絹絲30/A100天絲70,所紡紗線規格7.38tex.

二、紡紗工藝流程

在生產中由於絹絲很難單獨成卷且混紡占比少,因此選擇池混方式,保證纖維的混紡比例,確保纖維均勻分布。

工藝流程:絹絲的預處理FA1001圓盤抓棉機FA029多倉機FA1131清花機A186G型梳棉機FA316A型並條機FA497粗紗機TH518型細紗機賜來福絡筒機

2.1 原料養生處理

由於絹絲過於柔滑、細軟,且存在明顯的靜電現象,紡紗生活比較難做,對原料抗靜電處理的要求很高特性,為了嚴格控制混紡比例,使原料充分混合,紗線光澤一致,並確保織物的獨特性,需要在生產前對其進行人工預處理,主要減少生產中的靜電積聚,增加纖維間的抱合力,達到防靜電效果。因此我們對絹絲進行預處理,將絹絲條切割到我們所需要的長度,把抗靜電乳液和溫水按照15:1比例攪拌均勻,均勻噴洒在纖維表面,根據季節不同進行養生處理,夏季放置24小時,其它季節放置48小時,使纖維均勻吸濕、充分滲透,可提高纖維的可紡性。

圖1 絹絲預處理

2.2 減少清花工序對纖維打擊

由於化纖類纖維無雜質,天絲剛性大、表面光滑,易於分梳,但易脆斷,梳理過度易短絨過高的特點,開清棉工序強調「輕打,多梳,少落」的工藝原則。抓棉過程削高填平,原料批鋪放密度保持一致,保證抓取均勻在。降低各個打手速度,減少纖維損傷和落棉。為提高圓盤抓棉效率,抓棉機下降動程控制在2mm,開棉機使用豪豬打手,速度降至400 r/min,適當放大打手與塵棒間的隔距。棉卷米重320g/m,棉卷長度45m,棉卷米重不勻率控制在1.2%以內。由於絹絲比例較少,一遍清花很難混勻,因此清花工序需要混兩遍,要嚴格控制卷重不勻及伸長率。

由於纖維光滑容易產生靜電,需要在成卷時加入兩根同配比纖維的生條,保證棉卷分層清晰,避免退卷時黏卷。天絲剛性大光滑,為了保證後工序的順利生產,採用包卷布將棉卷進行包裹,一是防止棉卷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損壞,二是防止水分和油劑的揮發。

圖2 棉卷包裹

2.3 生條充分梳理

為了使纖維充分伸直並保持一定的分離度,將纖維梳理成單纖維狀態,既保證絹絲的充分伸直又不損傷天絲纖維。梳棉工藝採用「輕定量,低速度,少損傷,柔性分梳」合理控制錫林和刺輥的速度,保持刺輥的清潔和錫林的梳理狀態,避免因纖維過度梳理造成損傷。由於纖維光滑剛性大,梳理過程短絨多,纖維間抱合力小,靜電大,為了改善生條條幹,牽伸張力應該偏小控制,降低刺輥錫林速度,提高蓋板速度把短纖維梳理出來。保證棉條通道的清潔,減少棉條與器件之間的摩擦,做好清潔工作,規範操作,控制棉結粒數,保證棉網的清晰度以及棉網質量。

2.4 保證並粗生活穩定

由於纖維剛性大過於光滑,防止纖維過度牽伸造成纖維損傷短絨增加,因此採取兩道並條工藝。纖維光滑,纖維間的靜電會使纖維蓬鬆,包合力小,纖維與紡織器件之間也容易產生靜電,導致纖維纏羅拉皮輥,末並出現反花落白,導致條子帶入疵點。因此需要嚴格控制車間溫濕度,溫度控制在25℃~30℃,相對濕度控制在65%~70%,濕度達不到的話,可以採用加濕器進行局部加濕。做好清潔工作,適當降低車速,保證集束器喇叭口等紡紗通道光滑無毛刺。嚴格控制末道並條的重量,重量不勻率控制在1.0%以內,有利於粗紗短片段不勻的改善。

為了進一步提高纖維的伸直平行度和分離度,粗紗設置合理的工藝參數,合理的粗紗捻係數和干定量有利於改善粗紗條幹的不勻。採用小的隔距塊,增加搖架壓力,有利於加強對牽伸區浮游纖維的控制。通過調整粗紗的成型和張力,減少粗紗的意外牽伸。

2.5 減少細紗工序斷頭

為保證成紗質量,提高條幹均勻度,鋼領採用1/2鋼領,鋼絲圈用進口1/2鋼絲圈,異型管蓋片採用較常規偏小規格的,鉗口隔距偏小掌握,使用帶壓力棒隔距塊,加強對纖維的控制,以不出硬頭為宜。皮輥容易粘花,可以加上絨輥起到清潔作用,保持牽伸通道的清潔。

由於紗支較高,細紗車速偏低掌握保證細紗生活穩定。

2.6 確保筒紗質量

為了防止毛羽的惡化,要控制好絡筒速度,保證紗線通道內的所有元件完好光潔,避免紗線在運動過程摩擦、產生靜電,導致紗線毛羽增加。在保證筒紗成型良好的前提下,注意筒紗張力調整,車速偏低掌握。採用烏斯特QUANTUM3光電式電子清紗器,重點對紗線細節進行監控,此外還要提高捻接器的捻接效率,保證接頭質量。

三、紗線主要質量指標

我們對絹絲/蘭精A100天絲30/70,7.38tex紗線的主要質量指標進行測試,主要成紗質量指標如表。

四、結語

關於絹絲和天絲混紡纖維生產中,主要解決纖維的靜電性和在生產中因損傷產生的短絨,在前紡生產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對纖維保護,減少損傷。控制好各工序的相對濕度,加強生產管理,採用合理的工藝參數配置,從多個方面入手降低紗疵,使成紗質量指標能達到較好水平,紡織出滿足客戶需求的紡織用紗,且成品面料的風格也能達到客戶要求。

作者:張作民 青紡聯(棗莊)纖維科技有限公司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END

向微信後台發送「行情」,獲取最新行情

向微信後台發送「加群」,邀請您加入300個紡織群

向微信後台發送「招聘」,獲取招聘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fd7d4acba59189692212d1845d230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