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周(10月9-13日),在經歷了中秋和國慶長假之後,國內大宗商品市場跟隨國外市場出現了大幅回調,其中鄭棉從最高點17815元/噸跌至最低點16770元/噸,跌幅達到了1000點左右。每逢長假期間,國內外盤面都會出現類似這樣的大波動,今年也不例外。
當周,在國內外市場都沒有出現重大利空事件的情況下,大宗商品市場出現劇烈調整不排除是資金主導的洗盤行情。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11月維持利率在5.25-5.50%區間不變的機率為89.4%,加息25個基點至5.50-5.75%區間的機率為10.6%。從加息角度看並不算利空事件,至少也是符合預期。雙節期間巴以衝突反而導致原油止跌反彈,因此當周大宗商品大幅下跌並未真正反映商品基本面行情。
當周,在期棉下跌調整的同時,棉花現貨價格表現基本穩定,成交價出現了小幅回調,並沒有跟隨期價大幅調整。再看新疆籽棉收購市場,新疆棉花加工企業表示,受近期國內棉花期現價格下調等因素影響,機采棉開秤價有所下跌,棉農惜售情緒強烈,企業收購量明顯下降。10月上旬,北疆棉花加工企業機采棉收購價集中在7.5-8.0元/公斤,南疆喀什、阿克蘇等手摘棉收購價穩定在9.0-9.35元/公斤,與機采棉價差在1-1.5元/公斤。
在棉價下跌調整過程中,下游輕紡市場棉紗成交價也小幅下降,由於紡企積極參與儲備棉競拍補充棉花庫存,紡企虧損進一步收窄。如果採購新疆棉紡紗,企業仍面臨虧損。例如,內地庫「雙28」新疆機采棉公重報價集中在18700-18900元/噸,與廣東、江浙輕紡市場C32中配棉紗價差僅6000元/噸左右,這樣的價差導致多數企業盈利困難。節後期棉大幅調整,導致企業競拍積極性下降,儲備棉成交率也較節前降低。總體看,這次期棉短期大幅調整確實對現貨市場造成一定衝擊,致使棉農和棉企都非常謹慎。
來源:中國棉花網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1、無錫一棉、陽光集團、金茂集團在衣索比亞陸續投產紡織項目 一帶一路國家成為紡織企業掘金熱點
2、新棉收購少量高開 國內棉價小幅上漲 紡織巨頭山東魏橋斥73億投資新造車
3、金九銀十已經過半,鄭棉跌破一萬七後怎麼走?
關注我,向微信後台發送「行情」,獲取最新行情;向微信後台發送「加群」,邀請您加入300個紡織群;向微信後台發送「招聘」,獲取招聘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cd72de81dafd1fa335f3abafa0c28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