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的夏天,病重的周總理將一封特殊的來信,轉交到了毛主席的手中。
寫下這封信的人是賀捷生,正是賀龍元帥的女兒。
在信中,賀捷生提出了一個懇求:「懇請尋找賀龍元帥的遺骸,補行葬儀。」
毛主席拿著這封信看了又看,竟落下淚來。
在信紙上,毛主席針對賀捷生的請求,鄭重的寫下了「同意」二字。
賀龍元帥最後的那段日子過得非常艱難。從1967年開始,無數的髒水潑向了賀龍。
一些別有用心的小人,甚至叫囂著要對賀龍進行立案偵查,儼然要將賀龍從英雄打成罪人。
當時的賀龍,身體本就非常不好,又遭遇如此打擊,其精神上、身體上所承受的痛苦可想而知。一批又一批調查組造訪賀龍家中,試圖想要找到賀龍所謂「叛黨叛國」的證據。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對於這荒唐的一切,賀龍非常憤怒。
一些人指責賀龍曾經給蔣介石寫過投降信。
當然,後續證明,這完全是小人誣陷,是莫須有的罪名。
可在當時,這卻給賀龍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打擊。
賀龍得知有人如此汙衊自己,非常憤怒,他毫不避諱地說:「栽贓,完全是栽贓!這些人什麼事都乾得出來。他們根本拿不出證據,如果有什麼證據也是假的!」
賀龍絕不願意對小人屈服。
所以,不管外界的壓力有多麼大,賀龍從未承認這些強加在自己身上的罪名。
並且,他在憤怒之中冷靜下來,寫了一份交給中央的材料,陳述了自己自參加革命以來做過的所有事情,以求證明自己的清白。
這讓他的敵人更加惱怒,因為他們發現,任何手段都不能夠折損賀龍的氣節。
當然,他們絕不會輕易的放過賀龍。
在敵人持續的攻擊之下,賀龍不僅名譽上有損,更糟糕的是,他的身體狀況也不斷亮起紅燈。
賀龍本來就有著嚴重的糖尿病,自從他受到審查之後,生活狀態不穩定,所以病情日益嚴重。水米不進,又出現了嚴重的營養不良,時常頭暈、心慌,甚至幾次昏厥。
到了1968年3月,賀龍不得不住進醫院,準備接受長期的治療。
但這時,還有人在叫囂,說賀龍這不過是裝病,想要博取同情,同時還千方百計的阻撓賀龍看病,賀龍即便躺在病房裡,也不得清靜。
賀龍怒氣攻心,在醫院裡沒住多少日子就離開了。
所幸,在這期間,還有周總理一直看顧著賀龍和他的家人。
1967年,在外界風波甚囂塵上的時候,周總理便把賀龍一家人接到了西花廳,想讓他們暫時避一避風頭。
可沒想到,這件事情很快傳了進去,有些人整日叫嚷不休。
周總理沒辦法,只好又在京郊重新找了一個偏僻清靜的地方,讓賀龍一家住進去。
當時,周總理也看出來賀龍的身體狀況很不好了,所以,在分別的時候,周總理拉著賀龍的手,不斷叮囑他,要放平心情,好好養病。
只可惜,天不遂人願。
1969年6月8日,賀龍起床之後,便精神沉鬱,還嘔吐不止,渾身顫抖。
賀龍的妻子薛明發現異常之後,趕緊叫來了醫生和護士,把賀龍送到了醫院救治。
看到丈夫被抬上救護車,薛明緊張的心情才有所緩解。
可薛明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是她和丈夫最後一面。
6月9日,薛明接到了消息,賀龍已經與世長辭,醫院讓賀龍家人去病房,做最後的道別。
聽到這個消息,薛明猶如晴天霹靂,她很難接受丈夫就這樣離開了。
隨後,薛明帶著幾個孩子,跌跌撞撞的來到了醫院的14病房。
他們看到賀龍的遺體就那樣草草的被停放著,因為賀龍的身上還背負著無數的罪名,所以,他的遺體上沒有花圈,沒有黨旗,旁邊也沒有人播放哀樂。
過去的戰友也沒能來為賀龍送別,這是因為,賀龍去世一事被封鎖了起來。
哪怕是周總理,也是後來才得知這一驚天消息。
薛明和賀捷生都哭得近乎昏厥,而最讓她們難受的是,她們不被允許參與遺體的火化儀式。
因為,很快又來了命令,說賀龍現在身份不清,罪名不定。
所以,他不能擁有一場公開的葬禮,遺體的火化儀式也要秘密進行。
隨後,薛明和賀捷生幾人又被強行送了回去,而賀龍遺體的去向,卻成為了一個謎。
事實上,就在6月9日的那天晚上,一輛靈車便悄悄的開進了醫院。
車上坐著的,是八寶山的三位工作人員。
他們三個是被精挑細選出來,執行特殊任務的。在出發之前,相關人員特意交代他們,不該問的別問,不該說的別說,只要完成遺體火化的任務就好。
所以,運送賀龍遺體的整個過程非常的安靜,幾個軍人將賀龍的遺體抬上了車,隨後,又與三個工作人員一同將遺體運往了八寶山的火化車間。
火化車間幾個負責火化的同志,根本不知道被抬進來的遺體是誰。
見眾人都默不作聲,他們也完全沒敢多問,便倉促地進行了火化儀式。
當時,已經是半夜12點了。
一夜過去,火化儀式結束,骨灰便被專人收走,從那之後,就不知道流落何方。
這也成為了賀捷生心中一個邁不過去的坎。她的父親含冤而死,甚至連一場體面的葬禮都沒有,無論如何,至少應當找到賀龍的骨灰。
可是,自從賀龍去世之後,賀捷生一直沒有聽說關於骨灰的下落。
憑藉一個人的力量,很難去做調查。
所以,賀捷生把希望寄托在了毛主席的身上,她知道,毛主席其實一直都非常關心賀龍當年的舊案。
所以,1975年4月,賀捷生先寫了一封信到中央,希望能夠重新查清楚當年的事情,還給賀龍一個清白,重新給賀龍舉辦葬禮。
但是,這封信沒有交到毛主席手中,而是被攔了下來。
同時,賀捷生還接到了另一份通知,那就是針對賀龍後事的處理原則:「秘密舉行,即不獻花圈、不致悼詞、不公開報道、不進行宣傳、不組織治喪委員會。」
賀捷生對於這個結果很不甘心,她又寫下了第二封信。
可是,她又擔心這封信像上一封信一樣被攔下來。
所以,賀捷生直接把信交給了周總理,請周總理代為轉交。
當時,周總理已經病的很重了,在醫院裡持續的接受治療,處理日常工作都十分力不從心。
但是,周總理看到信之後,第一時間讓人給賀捷生捎去了回復,讓她務必放心,一定會幫她辦好這件事情。
隨後,周總理自己寫了一封信,附在賀捷生所寫的信背後,把這兩封信一併交給了毛主席,請毛主席為賀龍、為他的一家人主持公道。
毛主席已經猜到,當年賀龍的事情,有許多沒有查清的部分。而看到賀捷生所寫的信,毛主席更是得知,原來,當年賀龍受到了如此多的不公正對待,甚至連骨灰都失蹤了。
對於賀龍這樣一位偉大的開國將帥,如此的身後待遇,顯然是極不公正的。
所以,毛主席既驚又怒,很快要求中央嚴肅的對待賀龍的身後事。
於是,不久之後,中央下了一份新的批示:「賀龍同志的骨灰安放儀式,將於1975年6月9日賀龍同志逝世六周年紀念日舉行,屆時,將邀請中央軍委領導同志、中央國家機關、北京各單位領導同志及賀龍同志的親屬、部隊群眾代表約800人參加。」
看到這份批示,賀捷生終於吃下了一個定心丸。
賀捷生
然而,還有一件最大的事情沒有解決,找不到骨灰,要如何操辦後事呢?
幸好,毛主席和周總理也都記掛著這件事情。
不久之後,他們便安排專案組,在全國各地尋找賀龍骨灰的下落。
可對專案組來說,這件事情很是棘手,因為幾乎沒有任何線索。就連賀龍的家人,也只知道骨灰是從301醫院被帶走的,但具體誰帶走的、被帶到了哪裡,他們卻一無所知。
專案組只能先從最有可能的八寶山公墓查詢。
因為,他們從醫院的資料里發現,當年骨灰極有可能被人帶到了八寶山進行火化。
如此說來,骨灰也很有可能在火化後,直接被存放在八寶山某處。
然而,當他們去往八寶山辦事處詢問的時候,工作人員卻一臉茫然,因為,他們從來都不知道,賀龍的骨灰還到過八寶山。
而且,工作人員與調查組用了兩個小時,翻遍了1969年以來的所有登記資料,都沒有找到賀龍的名字。
這個結果讓調查組內心非常失望,難道說,賀龍的骨灰不在八寶山?
可這樣一來,調查範圍就更大了,全國任何一個骨灰堂,都有可能是賀龍骨灰的存放地。
究竟該到哪裡去找?
幸好,這個時候,空軍方面也提供了幫助。
原來,當年,負責護送骨灰的幾個軍人之中,有幾個是空軍方面的同志,有一位姓周的戰士對空軍方面反饋了一些信息。
原來,當年他們負責運送賀龍骨灰的時候,上級要求他們一切保密。
而且,沒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資料。
幸好他還記得,當時把賀龍骨灰移交的時候,登記冊上用的是一個化名,叫做「王玉」。
這個新的消息,一下子讓調查組看到了希望,他們很快順著王玉這個名字追查下去。
不久之後,他們在當年有關賀龍案件的檔案之中,發現了這個名字。
資料記載:「王玉,去世時間1969年6月9日,骨灰現存於八寶山老山骨灰堂,編號0034。」
終於有了明確的方向。
於是,1975年年6月3日,調查組前往了八寶山老山骨灰堂。
經過一番查找,他們在骨灰室的最後一排,最下面一層格子裡,發現一個蒙著黑布、資料不全的骨灰盒。
工作人員對這個骨灰盒印象還很深刻,因為,當年這個骨灰盒是由兩位解放軍送來的,能被軍人專職護送,可見這骨灰應該屬於一個不簡單的人。
然而,那兩名軍人只是把骨灰盒匆忙放下,什麼也沒有交代就走了,甚至,連個花圈都沒有留下。
這讓工作人員滿心疑惑,這些年來,他們對於骨灰盒中究竟裝著誰的骨灰,也做過很多猜測,可始終沒有找到真相。
直到現在,他們才明白,原來這骨灰是賀龍元帥。
6月4日,在賀龍家人的見證之下,北京方面重新做了骨灰盒的移交手續,將賀龍元帥的骨灰盒鄭重安置。
6月9日,中央重新為賀龍舉辦了追悼會。
賀捷生見證了追悼會的全程,六年前她經歷了父親去世,經歷了黑白顛倒。
如今,一切又回到了正軌。
骨灰的安放儀式由鄧小平親自主持。
而周總理不顧病重,趕到了追悼會的現場,親自為自己的老戰友致上了悼詞。
在幾項儀式完成之後,鄧公讓前來參加追悼會的人,向賀龍的骨灰盒三鞠躬。
可是,人們卻注意到,周總理淚流滿面的朝著賀龍的骨灰盒,整整鞠了七個躬。
賀龍離開六年了,但是,人們從來沒有忘記他,作為戰友和知己,周總理當然更不會忘記。
當初,賀龍去世的時候,周總理沒能第一時間得知消息,也沒能夠和賀龍鄭重的道一次別。
所以,他的心中是充滿遺憾的。
而六年之後,賀龍終於沉冤昭雪,恢復名譽。
只可惜,賀龍本人已經去世了,很多遺憾,再也沒有彌補的機會。
所以,周總理只能用這七個躬作為最後的送別。
英雄遠去,所幸人們永遠記得他的功績,哪怕他已經不在,也有許多人願意為他奔走。
遲到六年的追悼會,背後是無數人對他的追憶。
參考資料:
老同學之窗《中央尋找賀龍骨灰始末》
顧永忠《賀龍的最後歲月》
本文由「文史風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