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戰呂布、打趙雲,戰功比肩五子良將,卻只能做曹操的護衛

2023-12-29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此人戰呂布、打趙雲,戰功比肩五子良將,卻只能做曹操的護衛

提起三國,我們會想到什麼?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千村薛荔人絕矢,萬戶蕭疏鬼唱歌。民不聊生,戰亂四起。這是中國歷史上英雄輩出的時代,權謀機變,縱橫捭闔,這是各路豪傑施展報負的舞台。東漢末年,一場黃巾之亂,讓這場精彩的歷史大幕緩緩拉開。

風雲激盪的大時代

時政不穩,外戚專政,宦官專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口號一出,一呼百應,百姓揭竿而起,大批英雄走上了歷史舞台。天下逐漸呈現三分局勢:以孫策孫權為首的東吳陣營,以劉備為首的蜀漢陣營,但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要屬曹操為首曹魏陣營。

曹操麾下聚集了大批才智過人的謀士,與軍事技能卓越的將領。這其中包含了非常著名的五子良將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後將軍徐晃,征西將軍張郃。但作為追隨了曹操一生,被甚至能與趙雲,呂布打成平手的許褚為什麼沒有入選五子良將?

虎痴許褚

史書記載許褚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容貌勇毅,力氣過人。用我們現在的話說,這可是貨真價實的肌肉猛男。最初許褚正是憑藉這在淮汝一帶所向披靡。當時汝南葛坡賊兵攻打許褚,許褚以一當十,飛石退之,拉著牛尾巴行數百步,嚇退敵人。建安二年,曹操占領淮汝,許褚當即歸順曹操,此後再無易主。

曹操帶著許褚與韓遂馬超在戰前議談,馬超問起:「曹公虎候何在」?曹操指著怒目而視的許褚,馬超被震懾住,許褚又在交戰時斬殺敵軍首級。從此落下了虎痴的名號。典韋在宛城之戰為救曹操而戰死後,許褚就接任典韋成為曹操的跟班護衛,保護曹操躲過多次暗殺,總是伴隨曹操左右。最有名的是嚇退馬超,這得益於許褚性情忠厚,恪盡職守,對曹操毫無二心。

曹操生性多疑,這點可以從很多方便體現,曹軍重要的職位基本都由曹氏家族中人把守。最有名的還是曹操和呂伯奢,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故事了。所以他即使睡覺也會手持利刃,稍有動靜便會驚醒,所以他的貼身護衛一定是及其信任之人。

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曹魏集團本就是人才濟濟,而這其中能統帥三軍的人物,不僅要勇猛過人,要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智謀。還要協調軍中將領,人盡其用。更是軍心所向。所以戰爭中一個優秀的將領甚至起到決定性作用。

陳壽撰寫《後漢書》魏書卷時,將五人的傳和為一大章,被後人稱為五子良將。並在進行章末評價時說:「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五子良將都是負責對外征戰,他們中每一個人都領導過對外戰爭,並且都能獨當一面,常年帶兵打仗,積累了赫赫戰功。

縱觀五子良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代表性戰役,張遼樂進守合肥,七千多兵力對陣孫權十萬精兵,不僅使孫權久攻不下,更是差點活捉孫權。曹操征張繡之時,他曾經組建的青州軍趁機反叛,這可是曹操親自培養的勇猛之師,戰鬥力可想而知。是于禁率軍將其降服。最有名的兩個,徐晃在襄樊之戰中帶領一群新兵,大敗風頭正盛的關羽。保全了軍事重地襄樊。張郃更是大敗蜀漢名將馬謖,直接導致諸葛亮北伐的失敗。由此可見這幾位將領每個人都能以一敵百。

說到底,許褚是負責曹操安全,就是我們說的安保人員。《三國志》有一句話:「許褚,典韋折衝左右,亦漢之樊噲也」。劉邦建漢後,除掉了一批陪他打江山但卻對他皇位有威脅的人。樊噲看著浴血奮戰的好兄弟一個個倒下,痛心不已,最終拔劍自刎。許褚潼關之戰兩人都是捨命護衛曹操。這三人都是俠肝義膽,忠誠無二,所以近身護衛之人,首先是勇猛與忠誠,反而不需要太多的智謀手段。

這有一個小故事可以看出。曹仁從邊關回來向曹操彙報事情,當時曹操正在休息,曹仁想叫許褚到偏殿聊一聊,許褚拒絕了他。後來曹操問及此時,許褚回答,曹仁駐守邊防,我負責內部安全 ,工作性質不同,沒有可聊的地方。曹操對此大加讚賞。

不同的時代,同樣的英雄夢想

《三國志》是陳壽私人著述,是紀傳體國別史,所以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他必須要將人物分門別類。就有了我們現在所說的五子良將和八虎將。許褚曾經打敗過呂布、戰過呂布,當然說明他武力很強,但那場戰役是曹操領導的,許褚典韋是先鋒,所以這場戰役許褚是受到曹操的領導,而不是最高將領,許褚也沒有領導過戰爭。

「虎痴」許褚 的武力自然也不會有人低估,曹操許褚的感情也讓人動容,曹操去世後,許褚傷心欲絕,吐血數升。而許褚終其一生奉獻給曹家安保工作。所以即使不是五子良將,歷史也不會磨滅他的功績。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歷史已經落下帷幕,後人審視歷史時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每個說法都有它的支持者與反對者。就像英國歷史學家卡爾說:「歷史是過去與現在無止境的問答交流」。這也歷史的魅力所在:無所謂對錯是非,只有真偽。我愛讀三國這段歷史,因為它滿足了我對英雄的想像。每個人物的身上,都有我們現代人追求的理想人格包含的某種特質。

以人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幾千年過去了,我們討論五子良將,討論許褚曹操,都是帶著敬畏的情感。對歷史的討論,其實是一種文化認同感。毫無疑問,他們都是歷史大浪淘沙中脫穎而出的英雄豪傑。這段歷史的厚重感正是因為這些人的裝點。我們從歷史中體會人性的幽暗與光輝。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這段風雲際會的大歷史給了我們無數瑰麗的想像,也是文學研究對象。在不同觀點的碰撞之中,我們依然也會心潮澎湃,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實現相同的英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