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子仁也翻船,它戳中人工智慧陰暗面

2024-01-05     抽屜電影

原標題:溫子仁也翻船,它戳中人工智慧陰暗面

人們應該如何對待科技?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存在,但一直以來都被忽視。我們在擁抱科技進步與發展的時候,是否能做到揚長避短,是否能讓人處於一種安全的境地?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會帶來人類生活的日新月異,然而並不是每一種變化都能帶來百分百的正向改變,當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帶來了難以避免的負面的時候,人們是否還有勇氣去面對?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梅根》講述的就是這個話題,只不過這個話題因為有了恐怖片導演作為監製,轉而是用一種比較驚悚的形式來展現,然而這個話題並不是今天才出現。

《梅根》是一個關於智能機器人的故事,遊戲公司開發員設計了一款智能機器人,它能解決人類現代社會很多無法避免的問題,梅根可以充當一個盡職盡責的父母,可以充當一個孩子孤獨無聊時候的好玩伴,在孩子遇到危險的時候,梅根又能化身為一個保衛者,保護孩子不受傷害。這個設計理念的提出以及梅根在開發員的家庭中真實實踐之後,梅根這款玩具已經成為了遊戲公司未來的重點項目,然而就在這個重點項目發布會即將召開之際,梅根的負面作用也開始蔓延開來。

《梅根》所展現出來的理念並不是近年來才有的,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人類社會經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發展巔峰的時候,就有很多電影對此進行了思考,比如說《玩樂時間》,《克里斯汀魅力》等,其中,《克里斯汀魅力》是一部對於當時社會進行反思的佳作,它所反思的是人類社會在進入到了工業發展巔峰之後,面對著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汽車所展現出來的一種畸形態度,一方面展示了汽車對應於人類生活的便捷,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作為工業文明代表的汽車以及它背後所代表的工業文明對於人類的反噬。

無獨有偶,《梅根》秉持了同樣的理念,梅根是一款玩具,而且是一款具備了人工智慧的玩具,人工智慧同樣是今天信息時代的主流發展方向,且在智能聊天機器人取得重大突破之際,梅根所帶來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可觀的。然而就在我們當今社會面對這樣的發展方向充滿期待的時候,人們同樣的自覺不自覺的忽視了發展的代價,梅根的產生也會有負面作用,而面對這種負面作用,是否每一個人都做好了準備?

很明顯,片中的幾個人是沒有任何的準備的,在面對梅根的時候,即使是開發員也是一知半解的,就好比她在絕望之際放了一把火,然而卻沒有能力控制火勢的蔓延。這種行為不僅讓人想起了葉文潔,如果一個人做出了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之後,表面看,這樣的事情是多麼的輝煌,實際上,當光環散去,當負面一個接一個出現的時候,問題該由誰來解決,這個並沒有人告訴給她。

科學技術從來是一把雙刃劍,然而即使是過去了這麼多年,也並沒有人能將這把劍舞好,我們總是過分的沉迷於科學技術帶給人類生活的一種光輝燦爛的改變,卻或多或少的忽視了科學技術也是一種技術,既然是技術,就會有負面,當這些負面出現的時候,我們是否還有能力去改變?現在看來,這種能力是或缺的,我們並沒有太好的能力去應對這種科學技術的負面帶來的結果,因此,失控才是必然。

作為一種啟示錄式的題材,《梅根》並沒有展現出來它該有的啟示意義,因此,相比較《克里斯汀魅力》而言,《梅根》的反思只是淺表性的。考慮到著名恐怖片導演對於這部影片的影響力,以科學技術的發展負面為藍本,卻雜糅了一種恐怖片的感覺,並將這種感覺當作了影片的主旨核心,平心而論,這並不是一個最優解。

作為恐怖片來說,本片的反轉以及最後的結局顯得很生硬,甚至於沒有緣由,我們沒有辦法理解本片中的小女孩情緒變化以及行為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卻在最後時刻目睹了她轉變自己立場的整個過程。這個雖然有助於片子的結束,但卻沒有任何的說服力。而結尾處的懸念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作為啟示錄式的科技片來說,本片所給人的教育意義本來是可以深度發掘的,但是卻由於本片融合了,或者說過度融合了恐怖片的元素而遭到破壞,這種破壞是最直接的,也是最讓人迷惑的,原本靠著一個主題就能講好的故事,結果卻在一堆主題當中迷失了自己。

而相比於其他的一些單純的科技造化未來引發思考的電影,像《我是你的人》,《超能查派》,《機械姬》以及《克里斯汀魅力》等影片,本片也沒有太多的展現自己該有的元素,因此,當電影失去了專注,我們確實是沒有辦法對它的喜愛更進一步。

……

你好,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f54dceb677913886e70eee160c07e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