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的玻璃製品有多珍貴?王熙鳳的玻璃炕屏,整個賈府就一件

2023-11-07     少讀紅樓

原標題:紅樓夢裡的玻璃製品有多珍貴?王熙鳳的玻璃炕屏,整個賈府就一件

鳳姐道:「若碰一點兒,你可仔細你的皮!」

這是《紅樓夢》第六回,東府的賈蓉向嬸嬸王熙鳳借一架名叫玻璃炕屏的物件,王熙鳳一再囑咐輕拿輕放時說出的一句狠話。

若我們把這句出自王熙鳳之口的狠話,只當做親友之間尋常玩笑話來理解,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賈蓉口中要借的這架玻璃炕屏,是真的貴重。我們從王熙鳳和賈蓉的對話之中就可以明顯看出。

先是王熙鳳藉故推託,百般不肯借:「說遲了一日,昨兒已經給了人了」,然後是各種囑咐,又是命平兒拿了樓房的鑰匙,傳幾個妥當人抬去。賈蓉更是明確表示要親自帶人去拿,沿路不准別人亂碰。

由這個嬸侄二人對待玻璃炕屏如此謹慎的態度,我們可以斷定,這家炕屏價值不菲,且是限量版,就連東府甚至整個賈府都沒有,這是王熙鳳的陪嫁貴重物件。

一件玻璃炕屏,竟然貴重至此,今天的我們大概是不能理解的。

我們同樣不能理解的還有小說第四十一回,戴了滿頭花的劉姥姥,喝醉了酒,在如廁之後,竟至暈暈乎乎進了賈寶玉的怡紅院,然後生平第一次見到了大戶人家的穿衣鏡。因為喝多了,居然把鏡子裡的自己認作了親家,後來才終明白:「常聽大富貴人家有一種穿衣鏡,這別是我在鏡子裡頭呢罷。」

這一回里,作者特意花了很多筆墨描寫劉姥姥眼裡的穿衣鏡,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同樣是再平常不過的物件。可是,在當時,窮苦如劉姥姥,壓根兒就沒見過,想必整個賈府,亦不多見,要不然,多次進出榮國府的劉姥姥,怎會直到誤入怡紅院才得以見到。

由玻璃炕屏、穿衣鏡這兩個物件,我們可以知道,在當時真正貴重的是玻璃。這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自然難以理解。

和穿衣鏡相比,來自王熙鳳娘家的玻璃炕屏更為貴重。

我國使用屏風的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屏風就已經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了。不過,最初的屏風是直接和權力與尊嚴聯繫在一起的,所以《史記》里記載:「天子當屏而立」,此時的屏風,很容易讓我們想到影視劇里立在皇帝身後兩把巨大的芭蕉形扇子,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用價值。

不過,屏風還是有一定實用價值的,比如擋風,比如遮擋隱私。明代之前,我國的屏風多以實用性為主,兼具欣賞性,明以後,出現了掛屏,屏風的裝飾性更加突出。

《紅樓夢》小說里出現的玻璃炕屏,很顯然更多是用於裝飾和顯擺,也就是炫富。這在小說里,作者通過賈蓉之口,已經說得非常明確了:「我父親打發我來求嬸子,說上回老舅太太給嬸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日請一個要緊的客,借了略擺一擺就送過來。」

炕屏,顧名思義,就是擺在炕上的一種屏風,用作裝飾用,而玻璃炕屏,則是指鑲嵌有一整塊玻璃屏心的炕屏。

為什麼鑲嵌有一整塊大玻璃的炕屏就貴重呢?這是因為,在我國清朝時期的康熙和雍正年間,玻璃類器具的製造還處於起步階段,當時的製造技術,只能製造出單色玻璃、琺琅玻璃和套玻璃等小件玻璃製品,一整塊大玻璃,則完全依賴進口。當時我國的主要玻璃進口國有英吉利、法蘭西、荷蘭等。

據清代承辦宮中各項活計的檔冊記載,雍正年間,清廷多次經廣東海關進口大塊玻璃。

「進呈玻璃鏡今年無甚大者,奴才僅得一面,鏡身寬二尺八寸,長三尺四寸。現在休整架坐齊備,即行恭進。」(雍正七年)

「奏事太監王長貴交來大波咯一塊,長五尺,寬三尺四寸。」(雍正十年)

這些從西洋進口的大塊玻璃,到了清廷之後,還需要進行二次再加工的,根據所需尺寸打造成穿衣鏡、玻璃炕屏等各類玻璃類日用品和工藝品。

這些大塊玻璃,進入清廷之後,進行二次加工的師傅們,必須格外當心,因為玻璃的裁剪使用損毀都要一一記錄在檔,皇帝還要親自查看過問的。

有人將大塊玻璃裁裂,竟被扣了三個月工資。據檔冊記載,乾隆三十九年九月,蘇州織造四德因裁裂一塊長八尺三寸,寬五尺一寸的玻璃,被罰俸祿三個月,造辦處還要向皇帝請旨,由粵海關再行採購。

由此推測,王熙鳳的陪嫁寶物玻璃炕屏,也應當是得自廣東海關的進口西洋貨。

物以稀為貴。當時從外國進口的西洋玻璃有多值錢呢?據史料記載,清時三尺見方的一塊玻璃,價值可抵得上當時建造兩間房子的費用。有人推算,被蘇州織造四德裁裂的那塊長八尺三寸,寬五尺一寸的玻璃,可以賣到紋銀六百二十二兩二錢九分三厘。按照清朝中晚期紋銀的購買力,摺合成人民幣,就是現在的十幾萬元,實在是妥妥的高檔奢侈品啊,如今很多打工人一年的收入或許都買不起這一塊大玻璃。

紅樓小說里寫王熙鳳娘家送來的玻璃炕屏,需要好幾個人小心抬著才能拿走,據此推測,這架玻璃炕屏,應該是大物件。大塊玻璃本身就貴,還稀有而難得,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如果用來鑲嵌玻璃的木架子又是紫檀黃花梨這類珍貴木料,又在鏡面上請丹青高手繪上各色花卉,那就更加貴重了。所以,東府里甚至賈府里都沒有這樣的貴重物件,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一回王熙鳳炫富一般拿出的得自王家的玻璃炕屏,小說第七十一回寫賈母生日,也收到了一架。

賈母因問道:「前兒這些人家送禮來的共有幾家有圍屏?」鳳姐兒道:「共有十六家有圍屏,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內中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紅緞子緙絲『滿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壽圖』的,是頭等的。還有粵海將軍鄔家一架玻璃的還罷了。」

這裡明確交待說,炕屏是四架小的,想來和王家的相比,還是要遜色一點。

大都好物不堅牢固,彩雲易散琉璃脆。

讓王熙鳳小心翼翼放入樓房中,還上了鎖的珍貴無比的玻璃炕屏,連同這四大家族的潑天富貴,又何嘗不是這易散易脆的浮雲琉璃之物,頃刻間便一場富貴一場空。

為之一嘆。

作者:午夢堂主,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e4983607dc86b7313c918d6c3558e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