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頭」到「下頭」,寶釵對寶玉的感情,為什麼會變化?

2024-01-17     少讀紅樓

原標題:從「上頭」到「下頭」,寶釵對寶玉的感情,為什麼會變化?

上一篇分析當中,我們比較全面地解析了寶釵對寶玉那種隱晦而內斂的喜歡。

寶釵對寶玉,儘管沒有上升到如黛玉一般的刻骨銘心的愛戀,卻也有過情竇初開的心動。因為金玉姻緣的可能,寶釵不僅沒有恪守女德,在心動剛剛萌生之時就斬斷情絲,反而在前期順應本心,與寶玉有過幾次帶著點曖昧的互動。此後,她也積極地收服寶玉的下人,并力圖在寶玉的親人面前留下好印象。

即便是後續她發現了黛玉和寶玉的異樣情愫,理智上認為自己應該「遠著寶玉」,但實際上,寶釵卻有一些與黛玉相爭的意思。

然而,隨著情節的演進,寶釵終於還是放棄了和寶玉的感情——不論是從行動上還是從情感上。

上一篇文章當中,我們就提到,寶釵最晚在27回時便意識到了寶黛關係的不尋常。然而,寶玉是寶釵早在第8回便以為的「真命天子」,而且金玉姻緣也是薛姨媽和王夫人都同意的政治聯姻。所以,寶釵最開始存了爭取寶玉的想法。

然而,寶釵卻沒有想到,寶玉和黛玉的感情能深到那種程度。

第34回末尾,寶釵剛剛為了薛蟠的話哭了一夜,第二天腫著眼睛出門,卻碰見了黛玉。黛玉打趣寶釵:「姐姐也自保重些兒。就是哭出兩缸眼淚來,也醫不好棒瘡!」

儘管這是黛玉錯會了寶釵痛哭的原因,但黛玉本人卻真的因為寶玉挨打而哭了「兩缸眼淚」出來,前文去看寶玉時也是兩眼腫著,像桃子一般。

黛玉會誤會寶釵,是因為她以己度人,認為寶釵既然喜歡寶玉,也應當為了情郎受的傷而哭得雙目紅腫。

寶釵當時雖然心裡有事沒有計較黛玉,過後若是想起這句話,則應該會明白黛玉的深情,已經到了怎樣的地步。

如果34回黛玉的這句無心的刻薄,還不足以引起寶釵的注意,那麼緊隨其後的36回「夢兆絳雲軒」的情節,對寶釵而言則不啻當頭棒喝。

彼時,寶釵仍然在試圖爭取寶玉。第35回時,鶯兒一邊給寶玉打絡子,一邊閒話寶釵的好處。這個行為的確不見得直接是寶釵的意圖,但卻很可能就是寶釵心中所想。

這段鶯兒對寶玉夸寶釵的情節,其實可以與後文紫鵑試忙玉的文字對看,一實一虛,一略一詳,這兩個丫鬟卻可能是出於同樣的動機。寶釵不一定明確地指使鶯兒「下次見到寶玉一定要誇我」云云,但鶯兒作為貼身丫鬟,卻是最懂寶釵內心所想之人,自然會在她的「心上人」面前為她美言。

隨後,寶釵便提醒寶玉用「金線拈上黑珠兒線」來給通靈玉打一個絡子。通靈玉的穗子,之前是黛玉所穿,現在換成寶釵的丫頭來打,而且用的又是極有象徵意味的「金線」,自是別有深意。

然而,寶玉雖然極贊黑金相間的玉絡子好看,內心卻從未將金玉之論放在心上。所以,在36回,寶玉從夢中的那句喊罵,便以最直接的方式向寶釵攤了牌:「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金玉姻緣,我偏說木石姻緣!」

寶釵不覺怔了。

素來不失態的寶姐姐,坐在表弟床前繡鴛鴦戲蓮的寶姐姐,聽見寶玉做夢都不想要金玉姻緣的寶姐姐,她怔了的時候,在想什麼呢?

不論寶釵如何不承認,寶黛的刻骨銘心的愛戀,如今都已經展現在寶釵的眼前,她既不能再將其歸為天真爛漫的友誼,也不能將其看作一時新鮮的早戀。

坐在寶玉床前的寶釵,心中已經明白,不論最後結果如何,想要和寶玉兩廂情願地步入婚姻,是不可能了。

在政治聯姻面前,「兩廂情願」畢竟是脆弱而可笑的。就算寶玉不喜歡,就算寶釵永遠得不到寶玉的愛,如果他們的結合對家族有利,那也是勢在必行。

因此,僅僅知道寶黛二人情比金堅,並不是擊退寶釵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層原因,是賈母這個大家長的反對。

第29回,賈母借著張道士提親的當口,向眾人提出了寶玉娶親的原則:第一,要過幾年再求配;第二,對方的根基富貴不關鍵;第三,一定要模樣性格好的。

張道士提親的姑娘,條件和寶釵一模一樣(也許就是寶釵本人也未可知),而賈母的拒絕,也相當於明確地拒絕了薛家的金玉姻緣。

寶釵已經十五歲,她作為四大家族之一的嫡女,不可能為了寶玉真的像傅秋芳那樣等成二十多歲的老姑娘。

賈母既拒絕得乾脆利落,薛家儘管有王夫人和元妃的支持,可能一時半會兒也難做成這個強扭的瓜。此時,金玉姻緣未必完全失敗,卻也已經暫時擱淺。

寶玉和賈家,值得薛家賠上寶釵的終身和名聲,冒著讓她等成老姑娘的風險,如此汲汲而求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寶釵的人生志向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她認為男人應該讀書明理,立身揚名。寶玉本是賈府的嫡孫,又聰慧靈秀,本是寶釵實現抱負的絕好憑藉。

所以,作為薛家最有頭腦的人,又是金玉姻緣的當事人,寶釵對寶玉寄予了重大的期望。她不僅與寶玉房中最賢德的襲人關係很好,而且也會親自勸導寶玉用功讀書,將來好考取功名。

然而面對寶釵的勸導,寶玉的反應是「嗐了一聲,拿起腳就走了」,氣急之下,甚至都不顧他素日對女兒的體貼,都沒管寶釵臉上過不過得去(此事應該發生在32回之前)。

寶玉不愛讀書,和寶釵性格不合,志向不同,寶釵內心自此瞭然。然而緊隨其後,第32回,寶玉因為幾句調情,害死了金釧,緊接著忠順王府的拜訪又使得他在外結交戲子之事暴露。

如果寶玉只是不愛讀書,他還有平平無奇地接管賈府家私,一生無功無過的可能性,但從寶玉今天挨的這頓打來看,也許他連平平無奇都做不到。

到了第36回,寶釵實際上已經對這個不務正業的表弟棄療了。原文提到:「或如寶釵輩有時見機導勸,(寶玉)反生起氣來……因此禍延古人,除《四書》外,竟將別的書焚了。眾人見他如此瘋癲,也都不向他說這些正經話了。」

如果是這樣,對於寶釵和薛家而言,寶玉既然不喜歡寶釵,又有賈母的阻攔,要繼續求嫁風險很大,而且寶玉還是個不求上進,私生活混亂的紈絝,那麼他的價值還剩幾何?恐怕也就只剩一個榮府繼承人的名頭了——至於這個名頭,在寶玉沒有功名傍身,又沒有理家才幹的情況下,到底值不值得薛家費這麼大力氣,恐怕就要打個問號了。

從27回到36回,短短10回書之內,寶玉已經從寶釵幻想的如意郎君,蛻變成一個名草有主心有所屬、祖母堅決不同意親事、並且還不務正業根本配不上自己志向的「燙手山芋」。

至此,不論是從外因還是內因上,從現實上還是情感上,寶玉在寶釵這裡都大幅扣分。寶釵對寶玉,也終於從之前的「上頭」,走向了「下頭」。

儘管不知道薛家後來對寶玉的綜合考量結果如何,但寶釵本人,確是及時掐斷了之前對寶玉的不安分的想法,並在「下頭」寶玉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要是將書開頭的《西江月》里那句「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念給寶釵,恐怕她是會舉雙手雙腳贊成吧?

作者:泥娃娃,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da8079111d03330f9ac20a68c601d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