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了2019-2020年度煤炭行業兩化深度融合優秀項目名單,其中,由中煤科工開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的「採煤沉陷區災害空天地深一體化監測預警技術與平台」被評為重點推薦優秀項目。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表示,這些項目是煤炭行業兩化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湧現的先進代表,為推動煤炭行業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突破核心關鍵技術、解決企業共性難點問題、促進新技術轉化落地應用、推進模式體制機制創新、提升煤炭工業發展的科學化水平做出了積極探索,具有行業示範意義和推廣價值。
中煤科工開採研究院安環所所長、研究員尹希文介紹:採煤沉陷區存在覆岩和地表移動周期長、變形量大、致災機理複雜的特點,單一監測手段無法滿足現場需求。我們融合大數據、網際網路、5G、遙感等技術,開發出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載合成孔徑雷達、無人機攝影測量、地面測量以及覆岩鑽孔監測為一體的「空、天、地、深」協同監測平台,實現採煤沉陷區覆岩及地表移動全方位、全過程動態監測,並在北票採煤沉陷區成功應用。
中煤科工開採研究院安環所鄧偉男博士表示:在北票市46平方公里採煤沉陷區災害監測中,地表共埋設1000餘個監測點,在覆岩鑽孔內安裝了近百個位移、應力、水壓水位等傳感器,監測數據通過5G技術實時傳輸至平台,為北票市採煤沉陷區綜合利用及十四五城市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據了解,中煤科工開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煤炭開採與支護、煤炭工程設計與諮詢的綜合性科技開發及推廣應用的機構,現有專業技術人員30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1人。擁有地質災害防治單位勘察、評估、設計、施工四項甲級資質,工程設計煤炭行業專業甲級,工程諮詢單位甲級資信,礦山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等幾十項專業資質。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之下,開採研究院成立了安全與生態環境研究所。
中煤科工開採研究院安環所副所長、集團首席科學家張玉軍提到:面對煤炭行業新發展階段,我們圍繞綠色、低碳、安全、智能發展方向,以現場需求為導向,採用「自主創新、協作創新、合作創新」三種方式,以技術為引領,著力打造技術與工程一體化服務模式,攻關煤礦現場面臨的關鍵技術問題,推動煤炭行業綠色開採技術水平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一系列新觀點、新思路、新措施和新要求,對煤炭在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保障中的地位、作用進行了科學定位,為煤炭工業安全綠色智能化發展和清潔高效低碳集約化利用指明了方向。
中煤科工開採研究院安環所副所長、集團首席科學家張玉軍表示:我們以雙碳目標為導向,以低損害開採為核心,在國內率先提出了「粉煤灰固碳+防滅火」綜合利用新方法,初步開發了粉煤灰固碳及充填利用技術與裝備,預計2022年在現場進行中試和工業性示範,有望助力煤電聯營企業在碳減排和構建循環發展新模式方面邁出實質性一步。
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征程,安環所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動綠色開採、生態保護理論與技術發展。
中煤科工開採研究院安環所所長、研究員尹希文強調:我們將以集團公司「1245」總體發展思路為指引,秉承「求實、創新、奮鬥、超越」的企業精神,解放思想,勇於創新,真抓實幹,馬上就辦,為煤炭工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本節目於5月29日在北京財經頻道播出。
廣通社-北京直通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責編:郝蘭蘭 | 編導:田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