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ESUMMER
夏日·小確幸
炎炎夏日
又到一年防曬季
有人說:
「現在去哪都要戴口罩
防病毒+防曬
一步解決
還能省一大筆買防曬的錢」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關於防曬的終極技巧
你都清楚嗎?
01
塗抹時間
防曬霜需要時間被肌膚吸收,應在出門前10min~20min進行塗抹。夏天容易出汗,易把防曬霜衝掉,建議每2-3個小時塗抹一次。處于海灘等陽光強烈的環境中時,每30~90分鐘塗抹一次。如果日常通勤,室內辦公,一天塗一次就足夠了。
02
塗抹量
通常一張臉防曬霜塗抹的量約為一枚硬幣大小(約1g)。如果一瓶30g的防曬霜,2個月都還沒有用完,說明你每次塗抹的量偏少了。
03
塗抹次序
防曬霜應在使用護膚品之後塗抹。如果想省事,在無需太高防曬環境下,也可以使用有防曬功效的隔離霜替代防曬霜。此外,粉底要在防曬霜或者隔離霜充分成膜後再使用,否則上妝容易卡粉、掉粉。最後,使用防曬霜後記得清潔、卸妝。
洗面奶化妝水乳液(乳霜)防曬霜粉底液
04
戴口罩還需要塗防曬霜嗎?
普通醫用口罩有一定的防曬效果(大概SPF10左右,深色的口罩會比淺色的口罩防曬效果好一點),防曬能力不是太夠,而且口罩縫隙處容易漏光,所以還是得全臉塗抹防曬霜,以免出現陰陽臉。
05
去年未用完的防曬霜
今年還能用嗎?
儘量不要使用。長時間開封后的防曬霜,裡面的油性溶劑揮發,會導致粉體析出,使其防曬效果打折。建議開封的防曬霜,最好在一個季度內用完,即使是未開封的防曬霜,建議不要放置超過2年,千萬不要因為打折而囤貨。
請記住:
醫用口罩≠100%防曬
近20%紫外線,還是能傷害你的臉
至於我們平時聽的「口罩不能防曬」的說法,
嚴格來說,只能防8成紫外線,相當於不能防曬。
因為——阻擋<95%紫外線=不能防曬
很多人以為,熱辣辣的大太陽才會曬傷人。
事實上,傷人的主要是「藏」在陽光里、肉眼看不見的紫外線(UV)。
即使是在陰天,紫外線強度最高也可以達到晴天的70%左右。紫外線還會被反射,所以去到海邊或雪山,沙灘、冰雪的反射,更會使紫外線的輻射量暴增!
而紫外線是皮膚最大的殺手,不僅會曬傷,還會曬黑,曬出皮膚癌。
我們臉上的皺紋、雀斑、老年斑,甚至是一些皮膚癌,都是由過量的紫外線造成的。
平時說的防曬,就是防紫外線。
能到達地面的紫外線有兩種:長波UVA,占了95%;中波UVB,占了5%。
UVA:主要把你曬黑
波長320nm-400nm,穿透力最強,能穿透表層皮膚,到達真皮層,是引起皮膚曬黑、老化、皺紋的主要兇手。
UVB:主要把你曬紅
波長280nm-320nm,大多在表皮層搞破壞,把皮膚曬紅、曬傷、曬脫皮,也可引起惡性皮膚黑色素瘤和晶狀體白內障。
曾經有個7歲女娃
大陰天被曬得全身起水泡
每年夏天,都有很多被曬傷的孩子。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曾接診過一位八九歲的小男孩,他不僅曬傷,還發燒了,全身的皮,一碰就痛,連衣服都穿不了。
還有一位7歲的女娃,她跟著家長去海邊玩,才2個多小時就被曬傷,臉蛋、手腳、胸背出現紅斑,回家後還長出了很多小水泡,渾身灼熱刺痛。
看到娃如此遭遇,家長還很不解:
「明明是陰天,根本沒有太陽,怎麼就曬傷了呢?」
其實,罪魁禍首就是上文所說的——「看不見的紫外線」!
怎麼防曬?
擦防曬霜只是「下策」!
說到防曬,每個人都知道防曬霜。
選防曬霜要看兩個常見的指數:
01.SPF:防護UVB的能力,簡單講就是防曬紅的。
SPF≥15,才能提供基本的保護:
SPF達15,可濾掉93%的UVB
SPF達30,可濾掉95%的UVB
SPF達50,可濾掉98%的UVB
02.PA:防護UVA的能力,簡單講就是防曬黑的。
同樣是把人曬黑,假如不塗抹任何防曬產品,需要1倍時間,那麼——
PA+:需要2-4倍時間
PA++:需要4-8倍時間
PA+++:需要8倍以上時間
但是,這些數值也不是越高越好!
因為防曬係數越高,就意味著添加了越多的防曬劑,對肌膚的刺激也就越大。
所以,最重要的看你要去哪裡、要做什麼,根據具體情況選最合適的防曬霜。
01.室內工作者:SPF15,PA+
02.室外工作者:SPF20-25,PA++
03.去海邊度假:SPF>30,PA+++以上
塗防曬霜絕不是一勞永逸。它的麻煩事也不少!
首先,要在出門前10—20分鐘塗抹;出門後,要至少每2個小時補充一次;出汗和游泳後,防曬霜形成的防曬膜會遭到破壞,還要再抹一次。
如果是去爬山或者海邊,要長時間暴露在太陽底下,光塗防曬霜是遠遠不夠的。
國外有個小哥做了個測試實驗,把自己的背分成20格,塗上不同牌子的防曬霜,然後暴曬3小時。
結果卻讓人哭笑不得,竟然是貼了膠帶的地方最白。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單靠防曬霜真的不靠譜!
事實上,在科學的防曬策略中,塗防曬霜向來是排在最後面的「下策」。
不被曬
才是最佳防曬
國際上有一個【防曬ABC原則】——
A:Avoid,避免曬
就是不被曬到,待在室內,或者儘量行走在陰涼處。任何防護都無法做到100%防曬,最聰明的辦法就是躲得遠遠的,這才是最佳防曬方式。
B:Block,遮擋
指的是硬防曬,物理性的遮擋防曬。比如打傘、戴墨鏡、穿防曬衣等。實在沒辦法要外出了,這是最好的防曬方式。
C:Cream,防曬霜
最後一個才是防曬霜,作為A、B的補充選項,用來輔助或者加強防曬效果。
出門逛街時,最好是【B+C組合】,做好遮擋,又塗上防曬霜。
防曬產品選擇有要求
遮擋防曬的方式很多,防曬傘、防曬帽、防曬衣、太陽鏡等等,這些選起來也是有技術要求的。
01. 防護服
根據我國在2011年出台的標準,只有當產品的UPF(紫外線防護係數值)>30,且UVA透過率<5%時,才可稱為「防紫外線產品」。
此外,儘量選擇深色和鮮艷的顏色。一般而言,衣服顏色越深,防曬效果越好。
02. 墨鏡
不是隨便一副黑乎乎的墨鏡都能防紫外線。
通常來說,標註了這些字的太陽鏡才靠譜——
標註「UV400」
標註「UV」「防紫外」
標註「100%UV吸收」
03. 遮陽傘
主要看遮陽傘的UPF數值。目前市場上UPF50+的產品非常多,能產生99%以上的遮擋效果。
相比之下,穿防護服要包得嚴嚴實實,憋出一身大汗,而打傘卻輕鬆又涼快,實在是居家旅行、防曬防老的「必備良藥」。
來源:上海市消保委、深圳疾控
文章來源於: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