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為寧」都是在各自技術領域無人區中一路狂飆的「先行者」,他們在沒有任何參照物的未知條件下,帶領人類社會抵達了一個個「新大陸」。
「無人區,是一個充滿孤獨與荒涼、原始與寂靜的地方,這裡沒有生命的痕跡,只有偶爾閃過的星光」曾經穿越過被稱為「地球之耳」世界最神秘地方之一的羅布泊無人區的一位自然探險家如此描述進入無人區的感受。
對於任何人任何領域來說,「無人區」都是一個挑戰人類生理和心理極限的詞眼,技術研發領域亦是如此。
圖片來源於網絡
近日,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就表示,奇瑞與全球同行一起進入了汽車技術的「無人區」,奇瑞要持續學習蘋果、華為、寧德時代等優秀企業,始終努力攻克世界前沿技術,大膽追求顛覆式創新。
誠然,尹同躍提到的「果為寧」都是在各自技術領域無人區中一路狂飆的「先行者」,他們在沒有任何參照物的未知條件下,帶領人類社會抵達了一個個「新大陸」。
「今天,蘋果要重新發明手機。」2007年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的一席話徹底顛覆了移動網際網路,在那個還停留在笨拙的功能機時代時,蘋果公司憑藉超越時代的創新能力將人類社會拉入智慧型手機時代。蘋果之所以被稱為地表最強公司,是因為其所涉及的領域都做到了技術制高點。ios作業系統、A17仿生晶片這些都是工業設計的巔峰之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蘋果代表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中的技術極限。
任何在無人區中的穿行者都不是倖存者偏差,企業文化塑造了蘋果在後喬布斯時代的面貌。在蘋果,每位員工都要「忘掉曾經了解的技術」,同時蘋果公司非常「自負」,那面在創辦初期懸掛在樓頂的海盜旗詮釋了蘋果我就是與眾不同的公司性格。
如果說蘋果進入的是人類的「技術無人區」,那麼華為進入的則是國人的「技術無人區」,從5G通信技術、到晶片和作業系統,在歐美已開發國家進行極限技術封鎖的情況下,華為在沒有任何先進技術指導下的無人區中行駛,白手起家攻克了一道道「卡脖子」的技術難題,帶領國產突出重圍追趕世界技術制高點。5G通信技術超越愛立信等通信巨頭,海思麒麟晶片平替高通,鴻蒙系統徹底擺脫對安卓的依賴,Mate60 Pro的突然回歸則奏響了華為帶領國產技術「自主可控」的最強音。
這一切都與華為的狼群戰爭企業文化密不可分,在歐美斷供很多年前,華為就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在基礎科研上面砸巨資,從最底層的學科原理出發,在國產技術的無人區中踏出一條新路。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於華為來說,夢想是打破世界先進技術的封鎖,而對於「果為寧」中的後浪寧德時代,則是更進一步,在碳中和的新世界中,寧德時代實現了從開始跟跑到全球領跑,讓其在新能源革命時代中做到了蘋果般的代表「人類極限」。
CTP3.0版本的麒麟電池續航里程突破了動力電池1000公里大關,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22年度最佳發明」。全球首個磷酸鐵鋰4C超充電池—神行超充電池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成為燃油車的潛在終結者。4月的上海車展上,寧德時代發布的採用高動力「仿生」凝聚態電解質的凝聚態電池能量密度從業內的300Wh/kg直接拉到了500Wh/kg,捅破了人類動力電池天花板,讓世界看到了「電動飛機」的希望。這些代表著「人類極限」的最新電池技術底層邏輯其實都來源於寧德時代「全球唯獨」的四大創新能力,從基礎材料到結構搭建、到極限制造,再到模式首創,構築起了寧德時代獨一無二閉環的動力電池技術創新體系根基。
基礎材料創新中採用全新材料的鈉離子電池讓寧德時代在全球「率先」打開了鈉電的大門,成為鋰電池之外的新物種,讓打破資源瓶頸成為可能。結構創新中「世界首個」在單個電池包中布置「AB」兩種不同電芯的A/B電池設計方案,顛覆性的突破了單一材料性能的邊界,激發出了不同優秀材料的性能潛力。
極限制造創新中寧德時代的寧德工廠和宜賓工廠先後在2021年和2022年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行業「唯二獨有」的「燈塔工廠」,縱觀整個全球電池行業僅有寧德時代這兩家極限制造工廠能夠實現這一頂尖製造水平。商業模式創新中,寧德時代「行業首創」在重卡場景中自研的一站式重卡換電解決方案—騏驥換電開啟了新能源的換電新時代,加上乘用車換電解決方案EVOGO,寧德時代實現了目前行業首個全面布局乘用車、商用車兩大換電運營場景,極大的推動了人類全場景智能電動出行時代的加速到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年2月美國百年汽車巨頭福特宣布向寧德時代支付電池專利許可費以建設電池工廠,成為了動力電池業內首例對美技術輸出,作為最高級商業模式的技術許可,向來都是歐美已開發國家的「專利」,寧德時代則實現了從「自主可控」跨越到了「反向輸出」的新局面。
在動力電池領域,更多的是跟著寧德時代「過河」,而寧德時代自己則走在了「無人區」。「練好基本功,發揮想像力」是寧德時代的企業文化,看似簡單實則蘊含智慧,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曾解釋到,西方人善用實驗來驗證事實,東方文化則更具想像力,倡導中西結合來進行創新,寧德時代的科學家們就這樣「孤獨」地追求著動力電池未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世界前沿技術,在「人無我有」的技術無人區中一路狂飆。
《巴倫周刊》中文版認為,無論蘋果、華為、還是寧德時代,「果為寧」為代表的這些優秀企業身上都有一個「共性」,即勇於踏入技術無人區,挑戰自我的孤獨與極限,最終感受到人類技術潛力的無限可能,也成為奇瑞等各個領域追求世界前沿技術的「領路人」。
文|康德
編輯|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