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曾經說:「人活到50歲就會知道:你對別人再好,都不如對別人有用!」

2024-10-27     小滿亮晶晶

莫言一句話道破人性:善良不如有用,這才是殘酷的社會真相

前幾天,我在整理書房時翻到一本泛黃的筆記本。那是我年輕時記錄的人生感悟,其中一頁寫著莫言的那句名言:"人活到50歲就會知道:你對別人再好,都不如對別人有用。"讀到這裡,我忍不住笑了,笑自己當年還不懂這句話的分量。

現在回想起來,這二十多年的人生閱歷,讓我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分量。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驗證這個真理,只是有的人領悟得早,有的人領悟得晚。

記得去年冬天,我的朋友小林懷著滿腔熱情開了一家奶茶店。開業那天人頭攢動,他給每位顧客都送上親切的微笑和暖心的服務。街坊鄰居都說他是個好人,可惜好人緣並沒能幫他守住生意。半年後,店鋪門可羅雀,最後不得不黯然收場。

這件事讓我想起一個殘酷的真相:在商業社會中,情感價值永遠比不上實際價值。小林的失敗不是因為不夠熱情,而是因為他的產品沒有競爭力。再多的善意也代替不了過硬的品質,這就是現實給我們上的一課。

在我漫長的職場生涯中,見證過太多這樣的案例。有個同事小王,人特別熱心,每天都主動給大家買咖啡、整理文件。大家都說他是個好人,可每到關鍵時刻,他的業務能力總是跟不上團隊節奏。漸漸地,大家開始委婉地回絕他的好意。這不是眾人無情,而是職場有其運行的規則。

真正的職場智慧,不在於你付出了多少善意,而在於你能為團隊創造多少價值。 當你的專業能力足夠強時,善良會成為你的加分項;當你的能力不足時,善良反而會成為你的負擔。

不久前,我參加了一個同學聚會。往事如潮水般湧來,讓我感慨萬千。當年班上最受歡迎的竟然是一個總能幫大家解決實際問題的女生。二十年過去了,她開了一家設計公司,生意紅火。老同學找她,不是因為她多善良,而是因為她能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這才是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社交關係。

生活中處處都在印證這個道理。去年我認識了一位計程車司機老張,老實巴交的性格讓他總是心軟,給乘客讓價。可每個月收入卻連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他困惑地問我:"我對誰都好,為什麼日子這麼難過?"

我告訴他:"善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與其一味討好,不如把服務做得更專業。" 後來他改變策略,專攻機場專線,精通各種快捷路線,不僅收入提高了,好評也多了起來。

這讓我想起一位企業家朋友說過的話:"最好的善良,是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然後用這些價值去幫助他人。" 這話說到了問題的核心。善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真正的善良應該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否則就會淪為一種廉價的討好。

就像我認識的一位心理諮詢師,她不僅心地善良,更重要的是,她把善良轉化成了專業能力。她幫助他人時,既有溫度又有專業度,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她常說:"真正的善良不是一味地付出,而是幫助他人獲得成長的力量。"

其實,莫言的這句話並非否定善良的價值,而是提醒我們: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裡,善良需要有價值做支撐。當你有了真本事,善良就是錦上添花;當你能力不足,善良可能會成為你的負擔。

現在的我終於明白,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好人,缺的是既善良又有用的人。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往往都具備這兩種品質:既有仁慈的心,又有過硬的本領。他們用專業能力贏得尊重,用善良的品格贏得信任。

所以,與其感嘆世態炎涼,不如提升自己的能力。當你足夠強大時,善良就是你的光環;當你足夠有用時,善良就是你的加分項。這才是在當今社會立足的關鍵。

讓我們懷著善良的心,做一個有用的人,用實力證明自己的價值,用專業贏得別人的尊重。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圓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ae460d744e4ee51c2ef6efe60c9d2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