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年10月11日,德國納粹的一代名帥隆美爾在喝下希特勒親賜的毒酒後不治身亡。「沙漠之狐」的故事就此成為歷史,隆美爾和希特勒之間的恩怨情仇也划上了一個句號。
後來有很多人在心裡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隆美爾在希特勒賜毒酒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其他方式,而是乖乖的喝下了這杯酒離開了人世?他為什麼不造反?答案是隆美爾已經沒有實力,也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
我們來追朔一下歷史:1942年中後期的北非戰場上,納粹德國已經成為了強弩之末,各大戰場的接連戰敗,國內資源的嚴重不足都已經開始宣告著德國失敗的結局。
北非戰場的德軍也不例外,除了自身資源補給的嚴重不足之外,隱忍多時的英國軍隊也已經蓄勢待發。不久之後,英國名將蒙哥馬利率軍在阿拉曼戰役中擊敗了隆美爾的鋼鐵軍團,德國軍隊就此在北非戰場上一敗塗地。
1943年3月,隆美爾接到希特勒的命令,讓他回大本營進行休整。實際上是個傻子都明白,希特勒只不過是名義上讓隆美爾回國休整,實際上早在1943年初就已經對這位納粹名帥產生了猜忌之心。
正如調回大本營的隆美爾對兒子所說,自己已經失去了希特勒的寵愛,這一生都很難被委以重任了。果不其然,後來隆美爾雖然被希特勒數次任命,但大多都是觀察員之類的虛職,並無實權。
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來就風雨飄搖的隆美爾在1944年又攤上了一件大事。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的情報組織抓獲了一個反對希特勒統治的社會組織,其中就有一大批來自軍方的官員士兵。
隆美爾當年作為德軍「三大元帥」之一,手下將官也是數不勝數,其中就有幾位摻合了反希特勒組織的中下級武官,隆美爾當時看他們可憐就為其在希特勒面前求情,結果卻引來了希特勒更深的猜忌。
後來反希特勒組織中的一些人經受不住嚴刑拷打,慢慢將隆美爾也供了出來。希特勒一聽頓時起了殺心。3個月過後,希特勒權衡再三,最終還是給隆美爾賜予了一杯毒酒,讓其自盡。
隆美爾死後希特勒也為其舉行了國葬,並善待了他的家屬。一代名將最終落得個如此結局,也是讓後世人唏噓不已,一生戎馬征戰天下,為德意志帝國出生入死,結果沒死在對手槍下,卻死在了自己老大的酒杯之中。
看完這段歷史,我們其實已經可以得出隆美爾為什麼沒有反抗,乖乖喝下毒酒而死的原因了。
所以說,不是隆美爾不反,而是實力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