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顏值高價格 文創雪糕「萌丑風」還能刮多久

2023-07-10     品橙旅遊

原標題:低顏值高價格 文創雪糕「萌丑風」還能刮多久

【品橙旅遊】2023年入夏以來,全國大範圍的持續高溫帶動雪糕等消暑產品進入銷售旺季。契合消費新需求,文創雪糕因其「吸睛的顏值」以及不菲的價格,一舉奪得了「最貴雪糕」的名號。

從2016年年初登場,到2019年成為網紅,再到近兩年引爆流量,快速席捲市場的文創雪糕,其熱度增長似乎有所放緩。

儘管如此,文創雪糕發展前景依然很廣,長尾效應長,比如今年的文創雪糕就出現了新一輪的口味創新和以「丑」出圈的造型變化。

如何憑藉創新,彰顯產品獨特個性,是文創雪糕創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品牌若能在這方面發發力,也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劍走偏鋒」的文創雪糕

最近,社交媒體上颳起了一股文創雪糕大比拼的風潮。看到網友曬出的圖片,大家會發現,天下雪糕千千萬,還能找到這麼丑的?

在這其中,南鑼鼓巷的文創雪糕就率先「火出了圈」——從外觀上來看,三分像雞三分像猴,又有幾分像「黃蟲子」,但追溯創意來源,其原型是一根蘿蔔。該文創雪糕一經亮相,就吸引了眾多網友的注意力,甚至還被網友排在了今年「丑」文創雪糕top.1的位置。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同樣憑藉著「丑」設計出圈的還有陝西考古博物館的一款文創雪糕——該雪糕外在形象和南鑼鼓巷文創雪糕相比,醜態不相上下。呆萌的表情,略帶粗糙的做工,乍一看,還以為是非常草率地在倒扣的花盆/鐵桶上給隨意刻畫出眼睛、鼻子和嘴巴,就拿出來售賣的產物。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除此之外,山東博物館的「亞丑鉞」、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館的「傅儀的眼鏡」、湖州的「月亮酒店」、北京奧森公園的「金針菇」、蘇州園林的留園雪糕、北海公園的文創雪糕、以及前期的北京香山系列……

這些被網友吐槽不僅貴、難吃、造型敷衍的文創雪糕的價格,少則15-30元一根,貴則40多元一根,更有甚者,其價格甚至超出景區的門票——以北京各公園的文創雪糕為例,普遍要比門票貴出數倍。北京玉淵潭公園、天壇公園、香山公園等門票在2元-10元不等,而對應的文創櫻花雪糕、祈年殿雪糕、紅葉雪糕則要15-30元一根。

因為媒體的大量報道,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到這些產品,因此便產生了不同的輿論風向。儘管現實的文創雪糕依舊有它的市場,但對於設計公司來說,錢不好賺了。

「雪糕刺客」的底氣是什麼

有媒體針曾針對「價格不低,造型設計似乎還『差點意思』的文創雪糕究竟算不算新型『雪糕刺客』」,對網友們進行一項調查,1694名受訪者中,有55%的人因價格貴而認為是,34%的人表示不能貴太多,另有11%的人願意為設計買單。

儘管這些「醜陋」的文創雪糕價格不菲,但越丑的東西,大眾越能找出有趣的點來愉悅自己,從而引發二次傳播,帶來源源不斷的自來水流量。

以南鑼鼓巷的文創雪糕為例,很多人在小紅書上討論這款雪糕所用到的詞彙是「丑得充滿特色」「爆笑蟲子」「丑漂亮」「丑得可愛」,這款雪糕以一己之力,成功將南鑼鼓巷的名氣給打響了,吸引來眾多外來遊客去當地打卡/拍照,分享至自己社交平台。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審美趨於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一些「反審美」的東西出現,往往容易打破桎梏,形成新的審美。

像馬踏飛燕玩偶、淘寶丑東西大賽上的一些東西,都具備特立獨行的個性,在萬般丑物中形成了自己的一股清流。以這種創新方式出圈,會提高出圈速度,也會讓大家在快樂的氛圍中潛移默化記住產品信息。

北京聯合大學在線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楊彥鋒認為,現在文創雪糕已經成為景區的標配,且各家的競爭也越來越卷。有時候「劍走偏鋒」的時尚化、小眾化作品,往往比板板正正、四平八穩的作品更受大家關注。這種產品多元化的方式, 可能也是一種好的現象。

資深網際網路觀察家丁道師表示,「最美文創雪糕」也好,「最丑文創雪糕」也罷,它背後不僅承載了所謂的文化、IP,還有一種社交的媒介性質,能在千篇一律的旅遊打卡照片中出奇制勝,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遊客分享的成就感和價值感——很多消費者買到這些文創雪糕後,往往會拍照打卡,發社交網絡,發朋友圈,發微博,說明這些文創雪糕的價格是否不菲,已經和它實際產品的價值本身沒有太大的關係了。

「現在很多消費者願意為一些有附加值的產品付出更高的價格,這說明了這幾年我們在消費降級的同時,也有消費升級的現象存在。這並無不妥之處,甚至可以理解成市場經濟發展那麼多年後,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產品選擇,這是一件好事。」丁道師說,「我們不怕這種所謂的『最美』『最丑』,或者貴的文創雪糕橫行於世。相反,如果市面上只有一種文創雪糕可以選擇的時候,那才是我們應該害怕和反思的時候。」

從「網紅」變成「長紅」

「萬物皆可雪糕。」一句話可以說明近年來文創雪糕的「出圈」效應。

從2019年到2021年,被稱為文創雪糕最好的時代,用一家文創雪糕設計公司的話來說,那兩年閉著眼睛賺錢。

不過,到了2021年的下半年,風向突變,文創雪糕似乎陷入了發展的瓶頸,一方面因為大量優質景區已經開發殆盡,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文創雪糕有了兩極分化的態度,一些人認為是「智商稅」不值這個價,一些人認為創意不錯就是口味一般。

此外,雖然文創雪糕行業發展速度加快,然而大多數景區的產品產量規模不大、生產成本較高,銷售渠道受限、價格高也是當前景區景點文創雪糕的痛點。

以五羊石像文創雪糕為例,2022年,在廣州越秀公園這樣的消費場景中,五羊石像雪糕銷量較大,但離開景區場景,在其他渠道的銷售則相對較弱。

雖然今年國內旅遊市場的火爆帶來了極高的人流量,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文創雪糕的流量轉化並沒有變得更好。

之間味道從2018年入局文創雪糕領域,至今已與200多家景區和博物館合作過,其創始人李楠認為,目前文創雪糕的銷售情況並不像前兩年那麼火爆。

2021年,李楠公司操盤的黃鶴樓文創雪糕,曾創下上市當日賣出3900根、5.5小時售罄的好成績。但現在,李楠表示這個轉化率有了明顯下降,並且業內也基本達成共識,文創雪糕的流量巔峰已經過去,對文創雪糕的期望值也有所下降。

意外博物品牌負責人孟廬陵表示,2022年,他們設計生產出一款半立體牡丹花形狀的雪糕,但是銷量不盡如人意。

不少消費者在網上表示,目前的文創雪糕越來越雷同,缺乏獨特性,他們希望文創雪糕一定要體現當地特色,不落俗套,要一眼就能認出雪糕代表的是哪裡。

消費者總是喜新厭舊的。對於目前的文創雪糕的從業者來說,想要再次占領市場高地,依然需要想出新點子,為消費者提供新玩法。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而好奇心的高與低,往往容易決定消費者購買慾的高與低。以南鑼鼓巷文創雪糕來說,當嘗試過的人都在社媒平台曬出,且給出好評時,會引發大家的好奇心,從而想去一探究竟,親自嘗嘗這款雪糕是不是大家說的那樣「又丑又好吃」。

今年以來,文創「丑雪糕」起到宣傳噱頭的作用,也成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快樂來源。調動大眾的注意力,藉助丑設計完成高效引流,不失為一種討喜的營銷方式。

業內人士建議,文創雪糕要從「網紅」變成「長紅」,還需要在口感工藝、標準制定、IP變現等方面持續完善,滿足遊客新的消費升級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a9cd5a0c4b8009ca4f9f54107068d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