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坎城放映結束後,觀眾為其鼓掌15分鐘,原因:太真實

2019-09-27     more光影閒談

「你為什麼要起訴父母?因為他們把我生下來。」

這部電影,所有演員都是素人,主演是導演從街邊找到偶遇的小男孩,卻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以及第76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這部電影就是——《何以為家》。

男主贊恩是導演娜丁·拉巴基從路邊找到的。

贊恩是敘利亞難民,2012年為躲避戰亂,舉家輾轉來到黎巴嫩,所以他在電影中的表演,幾乎就是的真實經歷一樣,現實中的贊恩和電影里的主角擁有一樣的生活,每天在街上掙扎著。

小贊恩當初同意做主角的目的很簡單:「說不定我就成名了,說不定全世界都認識我,也許他會認識很多有趣的人。」

據說,該電影在坎城首映後,現場觀眾自發為其鼓掌長達15分鐘,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也是一票難求。

故事發生在生活著大量難民的黎巴嫩。

處在底層的人民每天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贊恩一家就是其中的代表。

贊恩一家8口人,擠在狹小破舊的樓房裡,父母沒有正式工作,贊恩和其他弟弟妹妹穿的破破爛爛,父母疏於照看,就用鐵鏈鎖住年紀小的孩子。

贊恩麥每天除了照顧弟弟妹妹,還要在房東兒子阿薩德的小賣部打工賺錢,而跟他同齡的孩子都在上學。

贊恩年紀雖然,但是他每天絞盡腦汁想辦法賺錢,他賣過果汁、送過煤氣罐,不管什麼髒活累活,只要能賺錢,他就能做。

即使如此,他依然得不到父母的半點關注,想去上學的夢想更是天方夜譚。

因為他和弟弟妹妹們一樣都是黑戶,根本沒有辦法辦理入學手續,每天下班的時候,就是別人放學的時候,贊恩總會用羨慕的眼光盯著那些學生。

贊恩只有12歲,雖然由於營養不足沒有同齡人那麼高,但是他心理層面上早就有超過同齡人那般成熟,因為他常日混跡的地方,不允許他像小孩子一樣天真。

一天,贊恩發現妹妹初潮來了,於是他匆忙將妹妹的衣服洗乾淨,還用自己的背心幫妹妹掩蓋血跡,讓她千萬不要將這件事告訴別人。

因為贊恩知道,初潮意味著到了出嫁的年紀,像他這種住在貧民窟的家庭,大多數都會為了錢將自己的女兒賣給別人做童養媳。

然而這件秘密沒過多久還是被父母發現了,很快房東兒子阿薩德就上門提親。

他們當著贊恩和妹妹的面洽談的「彩禮」,妹妹被父母打扮成另一幅模樣,恨不得趕緊將女兒賣出去。

贊恩不忍心妹妹受罪,晚上商量著帶著妹妹逃跑,然而他們剛剛解決車票問題的時候,妹妹已經被買走了,無論贊恩怎麼阻攔都無濟於事,而阻攔他的正是生而不養的父母。

妹妹被買走以後,贊恩對父母徹底失望。

他一句話都沒留就離家出走,隨便找了個地方開始流浪。

不過他幸運地遇到了一個單身媽媽拉希爾,才有了住的地方。

拉希爾自己都捉衿見肘了,她是衣索比亞的難民,因為躲避戰亂獨自帶著孩子來到黎巴嫩,每天都要打好幾份工,只為賺錢辦一個假的戶口。

也許是處於同病相憐,她對贊恩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贊恩幫她照顧兒子尤納斯,她就可以安心出去上班了。

就當贊恩以為日子會變好的時候,拉希爾辛辛苦苦賺的錢都被幾個黑心老闆給騙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她不得不當妓女掙錢,結果還沒開工就被警察帶走了。

贊恩又變成「孤兒」了,還帶著一個正在哺乳期的孩子,因為沒有交房租,很快就被房東趕了出來,又一次流落街頭。

他每天即使自己少吃點,想法設法也要將尤納斯喂飽,甚至冒著風險做毒品賺錢,結果錢沒賺到還遭到了癮君子的蹂躪。

時間長了,贊恩也感到力不從心,他實在沒有辦法養活尤納斯。

為了不讓尤納斯跟著自己受苦,他只能將尤納斯賣給人販子,至少那裡有一口飯吃,而他獲得的好處就是,他能弄到一張假證,偷渡到歐洲繼續流浪。

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贊恩還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他臉上的淚痕已經不足以表達他內心的痛苦。

當贊恩回家拿證件的時候,卻收到了一個噩耗。

妹妹懷孕流產,結果因為沒有戶口不能辦理入院手續,給活活痛死在了醫院門口。

贊恩這樣堅強的人,第一次歇斯底里的大哭。

他痛恨眼前的父母,更痛恨那個害死他妹妹的男人,怒不可遏的贊恩拿著一把刀衝進小賣店,捅傷了那個男人。

最終,贊恩成為一名少年罪犯,被判入獄5年。

贊恩被關的監獄跟豬圈一樣,上百個罪犯被塞在同一個監獄裡。

一些聲稱用歌聲幫助在罪犯振作精神的團體,在籠子面前歡聲笑語,企圖用自己的歡樂感染籠子裡的罪犯,但是像贊恩這種人心裡的痛,他們又怎麼會理解呢?

讓贊恩沒想到的是,他的父母又懷孕了。

為了不讓自己的弟弟妹妹受到同樣的厄運,他下定決定要將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

他先是打電話到電視台曝光了父母害死妹妹的罪證,之後在律師的幫助下,成功起訴了自己的父母。

於是,就有了電影開頭的那段法庭上的戲份。

贊恩將自己弟弟妹妹的真實經歷講了出來,鐵鏈、賣女兒等等,旁邊的父母和害死妹妹的男人,總想著各種各樣的理由為自己辯解,贊恩的爸爸甚至認為賣女兒是為了讓其他孩子過上好日子。

贊恩的媽媽指責:「你有什麼權利批評我,你有我這種處境嗎?」「我這一生都是奴隸,你還敢批評我。」

然而贊恩只有一句話:「我希望他們別再生了。」

法庭的戲份雖然不多,但是每一句都是扎心的話。

窮人到底該不該生孩子,贊恩的話到底正不正確?

每一個人的生育權都不該被剝奪,《何以為家》的本意也只是希望通過贊恩的經歷來告訴觀眾,導致他悲慘童年的到底是什麼原因。

電影最後,贊恩終於有了一張可以證明自己身份的護照,他第一次露出如此纏爛的微笑。

片尾介紹了現實中的贊恩,這部電影就像他的個人傳記,拍電影的時候他剛剛12歲,也是因為沒有學上,在街上玩耍的時候才被導演相中。

拉希爾的扮演者約丹諾斯·希費羅在拍電影時曾被警察的逮捕,原因和電影里一樣,她沒有任何證件,電影里被送進監獄的那一刻,她落下來的眼淚都是真實的,因為她確確實實經歷過。

而那個小男孩尤納斯,在拍攝電影期間父母就被警察抓走了,他不得不跟著劇組生活了三個星期。

《何以為家》花了整整3年調研,拍攝了6個月,用了2年時間製作後期,前後花了5年時間才完成這一部作品。

如此真實和打動人心的電影,怪不得在坎城電影節上讓觀眾為之鼓掌15分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SHGdG0BJleJMoPMeK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