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嫪毐」,《大秦賦》差《刺秦》八個檔次

2020-12-28     more光影閒談

原標題:同樣是「嫪毐」,《大秦賦》差《刺秦》八個檔次

《大秦賦》終於完結了,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大秦賦》的表現並不太讓人滿意。

系列前三部,在豆瓣有著9.3、9.3、8.5的高分,而《大秦賦》自播出之後,高開低走,前期人物台詞精鍊,服化道考究,幾個戰爭場面也算震撼,但越往後,主線越偏,槽點和水分也越多,大家都想看帝國東出一統天下,但重點偏偏側倒在了宮斗和感情戲上,這也導致《大秦賦》完結後,評分只剩5.9,著實可惜。

更讓人想不通的是,《大秦賦》一共78集,呂不韋作為輔佐兩代君主的重臣,戲份多點也在情理之中,但作為一個太后男寵,作亂即被平定的嫪毐,其發家衰落史竟然都演了30集,而本應作為重頭戲的「東出滅六國」卻只用10集加旁白補充就結束了,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

因此《大秦賦》也被網友戲稱為《呂不韋傳》和《嫪毐傳》。

另外,如果劇中嫪毐一角,形象能夠豐滿立體、具有熒幕魅力,那戲份多點兒也未嘗不可,但《大秦賦》中的嫪毐,明顯撐不起來這30集的鋪墊,相較起攪亂朝野老謀深算的亂臣,劇中的嫪毐一生都是他人手中的一枚棋子:

相邦呂不韋用他取悅太后以便脫身,眾門客鼓動他爬上權力頂峰以獲私利,秦王嬴政又暗中攛掇他舉兵謀反以名正言順地收復王權。而嫪毐卻單純得像個五歲的孩子,對身邊人不曾有半點猜疑,別人說啥他信啥,讓他幹啥就幹啥,絲毫不計其中是否有詐。

演技水準暫且不表,單是人物形象,劇集《大秦賦》的「嫪毐」就差電影《荊軻刺秦王》的「嫪毐」八個檔次。

電影《荊軻刺秦王》出品於1998年,由陳凱歌導演,李雪健、鞏俐、張豐毅、王志文主演。片中李雪健飾演的秦王嬴政,氣質癲狂獨特,至今讓人印象深刻。

除了嬴政,王志文飾演的嫪毐,也是血肉豐滿活靈活現。

作為太后男寵,嫪毐能坐上「長信侯」的位置,權傾朝野,除了太后的寵信,自己能夠善刀而藏大智若愚,保證自己的權力與安全共存,更是十分重要。

在《刺秦》中,王志文飾演的嫪毐,在後宮威風凜凜,但在嬴政面前卻宛若小丑弄臣,沒有弱點也營造出弱點,假意攤開肚子暴露缺點,藏匿自己對嬴政的威脅。

其中有一個片段:嬴政讓嫪毐陪其走馬,嫪毐面露難色,說自己恐高,嬴政一聽更來勁,讓他高空走長板,嫪毐渾身顫抖往前走,還被命令脫衣,一邊走,一邊更要回答算數題。

「王問:三三得幾?」

「大王說幾就是幾!」嫪毐卑賤圓滑地回道。

等嬴政心滿意得離開後,高空木板上顫顫悠悠的嫪毐瞬間卸下偽裝,抖擻衣物,悠然霸氣地走了過去。

一個片段,將嫪毐城府之深描繪得淋漓盡致,不禁讓人後背發涼。

這個片段跟《權利的遊戲》派席爾大學士有的一拼:作為君臨城謀臣之一,派席爾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隱藏自己對其他權臣的威脅,在日常中偽裝成一個佝僂的糟老頭子,看上去奄奄一息,隨時可能駕鶴西去。但等四下無人時,老頭子卻卸下面具,鍛鍊起身體來,儼然健壯體格。待到出門前,老頭子又佝僂起來,外露的全是弱勢一面。

這才是真正心有城府卻不外露的權臣。《大秦賦》的「嫪毐」跟《刺秦》王志文的「嫪毐」一比,簡直就是絕世傻白甜。

如果《大秦賦》的編劇能將嫪毐的性格再寫得豐富立體,劇情邏輯寫得合理一些,也不至於讓嫪毐以「傻白甜」的形象拖個30集,無聊且無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XgSqnYBF7MU6wDEFUS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