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平餐桌x蘭明路大師作品品鑑會

2020-06-08     董克平飲饌筆記

原標題:董克平餐桌x蘭明路大師作品品鑑會

這一周連續在俏江南做了三天 「董克平餐桌x蘭明路大師作品品鑑會」,其中有一場在天津。二十餘道帶有蘭大師鮮明特色與深厚功底的菜式,讓來賓們感受到了精緻川菜的魅力與美好。

晚宴開始前先吃點卡露伽魚子醬

吃飯前先聊會兒。轉圈介紹:侯德成、我、崇占明、屈浩、牛金生、李浩、余梅勝,擺弄相機照相的是楊春暉,用手機記錄的是張涵冰。

把蘭明路請上來和大家見個面

三個小菜分別是芥末味、紅油味、燒椒味。

涼菜用圓盤上來,五個格子裡是五種味型的川式涼菜。從牛舌開始順時針吃,最後用中間的蔬菜沙拉清口。

- 油滷牛舌:油鹵是傳統老鹵基礎上的更新,五香醇厚,回味麻辣鮮香。

- 川式熏魚:麻辣味,老上海熏魚基礎上改良,增加麻辣咸香,味厚爽口。

- 椒麻雞:椒麻味也是川菜的代表味型,以土公雞作為原材料,選用350天左右的年雞,肉緊皮脆。

- 蒜泥白肉:肉白汁紅,片得極薄的臀尖肉軟懶爽口。

湯品是 清湯素燕窩:刀工了得,將冬瓜絲形似燕窩,湯清如水,清淡不寡淡。這道菜獲得大家高分好評。

干燒野生遼參:做得軟糯醇香的遼參,搭配肉丁、火腿丁、青筍丁、香菇丁、嫩青豆,干燒自然收汁,咸香微辣,下飯最好。

鮮椒澳鮑片:鮮麻鮮辣的味道更為充裕,超大的鮑片入味脆彈。

怪味雪花肉:5A雪花和牛肉,咸甜酸辣麻鮮香。味道層次清晰豐滿。

魚香東星斑:造型美觀,甜酸味兼之,蔥姜蒜味突出,咸鮮、香辣。

雪花雞淖魚子醬:雪花雞淖是傳統和經典的川菜,與芙蓉雞片和雞豆花異曲同工,火候的變化造成的不同菜品呈現形式,雞淖主材料是雞胸,是炒制而成的,咸鮮味。細嫩鮮滑,形似雲朵。與卡露伽魚子醬甚般配。

白蘆筍炒羊肚菌:青蘆筍打成漿糊搭配藤椒吊出白蘆筍的咸鮮味道,同一盤菜品嘗到羊肚菌的糊辣味、青蘆筍藤椒味、白蘆筍的清甜咸鮮。

冰粉:此時出現,讓整套菜單更富節奏感。草莓等水果膠囊加上醪糟和米酒膠囊,分子技法運用得低調又討喜。

隨飯菜:打開小木箱,呈現在眼前的是 回鍋肉、麻婆豆腐西施乳、小炒岷筍。道道都是米飯殺手,尤其岷筍,是高原筍,搭配五花肉絲,干香味濃,更是宜酒宜飯。隨飯菜還搭配了香醋湯,提神解膩。

大腳板、糖油果子、牛肉酥餅,經典又懷舊。

擔擔麵

老紅糖雪燕涼糕:這個必須要重點說說,做成蛋形的涼糕里包裹著滿的雪燕,外面點綴著鮮枸杞做的顆粒膠囊,打底的古法老紅糖里加了白菊花、甘草、陳皮,真是又美又補!

大家合個影

每餐宴會結束前,我把廚師團隊請上來接受大家的致敬。我說,這十幾年來,我一直致力於廚師的宣傳,讓他們從幕後走到台前。因為我覺得他們是美味的創造者、製造者,正是他們辛勤的智慧的勞動,讓我們有了與美食接觸的機會,他們的勞動,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增加了精彩增加了愉悅,這些人就是城市英雄。把他們請到台前接受大家的致敬,就是想讓更多的人尊重勞動,尊重技藝,讓廚師在消費者的愉悅中獲得自信,為人們製作出更多更好的美味佳肴。

這些天連續吃了四次蘭明路的川菜,每一次都是深入了解川菜的機會。出品造型簡單明了,突出食材沒有過多裝飾。調味精準,烹飪得當,味道層次豐富且分明,不奪味不搶味,相輔相成,層層遞進,復合出味道的巔峰體驗。餘生也晚,入川體會川菜不過十幾年時間,川菜昔日輝煌無曾經歷,也無法喜歡今日川菜的麻辣橫行。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已經很少有機會體驗了,即使有人努力,但也沒能達到蘭明路師傅的層面。不過個人的經歷總是有限的,但我只能相信自己吃過、經歷過的,由此我說,為了美味的川菜,蘭明路一定要多吃幾次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FHUkXIBiuFnsJQVMfBu.html